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亡國和亡天下的區別是什麼?如果李自成成功,歷史將如何發展

亡國和亡天下的區別是什麼?如果李自成成功,歷史將如何發展

史海爭鳴:假如李自成成功會怎樣

可以這麼說,清軍入關並不是華夏內部正常的改進換代,而是地地道道的異族入侵。如果李自成最終奪得天下的話,中國的前景會很許多。

為什麼這樣說呢?

這從顧炎武先生在《日知錄·正始》中的一句話可以看得出來:「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亡國和亡天下的區別是什麼?如果李自成成功,歷史將如何發展

顧炎武先生像

這句話的意思很明顯,就是針對清軍入關的。國家之事的興亡,保護國家不致被傾覆,是帝王將相文武大臣的職責,與普通百姓無關;而天下大事的興盛、滅亡,每一個老百姓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在當時的中國人看來,如果是李自成或者張獻忠這樣的華夏內部的政權變遷,那就是明朝的亡國,但天下沒有亡,那是明朝朝廷的事情,和天下人是無關的;但如果是清軍入關,那就是天崩地裂的大事,和所有人都有關係。

當時的歷史情況也確實如此,清軍入關,頒布剃髮令、易服令、逃人法、投充法、圈地法、沿海遷界令……,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陰八十一日,奸淫擄掠,殺人無數,白骨高累如山……他們殺人盈野,罪惡累累。等到政權穩固下來,修四庫毀天下書,禁民間火器,禁錮思想愚民,文字獄使得天下士人噤若寒蟬……。

顧炎武先生還說: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

正因為清軍入關是亡天下,所以這才引起全國軍民的一致反抗,清軍也足足用了三十多年才最終征服了中國。戰爭和暴政一樣,最先消滅的,就是一個民族的精英,而且是最為精簡的青壯年尖銳。在清軍征服中國的過程中,中國足足損失了幾千萬人口,無數財富化為一炬,有思想、有血性、勇於反抗的精神貴族被屠戳殆盡,剩下的大多是一些苟且偷生、貪生怕死的懦夫,中華文明遭受到了空前的浩劫,而這也是中國落後於西方文明的根源!試想想,一個民族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受到了如此大的打擊,被異族奴役,又豈能有什麼發展?

亡國和亡天下的區別是什麼?如果李自成成功,歷史將如何發展

清軍的屠城

如果清軍沒能入關,天下最終由李自成統一,那情況顯然要好出許多。

首先,全體國人對李自成不可能有那麼大的抵觸情緒。這畢竟是華夏內部的政權更迭,除了極少部分忠於朱明王朝的士大夫之外,絕大多數人都不會有那麼大的反應,非得去和李自成的大順政權死磕到底。像宋太祖趙匡胤的大宋政權取代了北周朝廷,除了極個別的忠於北周朝廷的將領有一些零星的反抗之外,大多數士大人和全體國人也都很快地服從了大宋的統治。

其次,李自成不會頒布剃髮令、易服令、逃人法、投充法、圈地法、沿海遷界令等一系列的反人類、反文明的暴政。由於是本民族的改朝換代,李自成當然不會蠢到要去搞這些東西。清軍入關後,沒有剃髮令和易服令,許多地方很快就順從了清廷。畢竟大多數老百姓對誰當皇帝這種事情並不在意,皇帝姓朱也好,姓李也罷,就算是姓愛新覺羅也沒什麼,只要尊重我們民族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大多數百姓和士大夫其實是不在意的。但一旦你搞出剃髮易服這種玩意兒,那就是赤裸裸的侮辱華夏民族了,這是對一個民族的尊嚴的赤裸裸的侮辱,是在挑戰一個文明民族的底線!

再次,李自成的大順政權能很快消彌戰爭,使天下重歸和平。明末的天下雖亂,但還沒有亂到像東漢末年那樣的軍閥割據狀態。如果李自成能在北京立足,穩定中國北方形勢,很快就能統一天下。像盤踞四川的張獻忠和南明政權都無法與之抗衡。其時的南明朝廷已經腐朽不堪,根本就是不堪一擊,南方的軍民面對本民族的大順政權,反抗意志和決心也不會那樣的堅定,而像張獻忠,畢竟地盤狹小,不論是財力、物力還是人力都遠不是李自成的對手。用不了多久,天下就會重歸和平,百姓又能安居樂業。

只可惜,李自成目光短淺、才能有限,他既不能很好地制約其部下進入北京城之後的一系列的燒殺搶掠,也無法招降吳三桂,致使其最終引清軍入關,更不能抗衡清軍,使得清軍在中國北方數省如同秋風掃落葉,養肥養大了清廷并吞全國的野心。

亡國和亡天下的區別是什麼?如果李自成成功,歷史將如何發展

李自成

如果李自成聽從李岩的話,新王朝上下齊心,厚葬崇禎帝,優待明太子,懲治貪官污吏,即便不能完全治本,但也能暫時使局面安定下來,李自成也可以在北京做長久的皇帝,國家也可以由亂世走向治世!

如果當時的大順王朝能夠穩定下來,不論今後的歷史如何發展,起碼這數十年的戰爭可以避免,即便有戰爭,也不會有如此的大規模,更不會持續太長時間,清廷的「剃髮易服」、殺人盈野的屠城可以避免,清廷的異族殖民者心態對中國的統治可以避免,數千萬人的鮮血可以不流,無數老百姓不會流離失所,無數的士大夫精英可以不死,歷史也將會是另一種寫法,無論如何也要比現在要好上許多。

如果歷史果真這樣發展的話,也就不會有後來的文字獄、焚書、禁書和禁錮思想了。華夏民族是一個開放的民族,他們對待外來文明是持一種兼容並包的態度,明代中後期,西方傳教士可以和士大夫做朋友,自由交往,自由傳教而不受阻撓,西方的精神文明和科學成果可以自由在中華大地上暢通無阻,東西方文明相互交融,將會使中國很快進入近代社會,也就不會有近代的一系列的恥辱了。

只可惜,歷史並沒有朝這個方向前進,而是走向了另一極,讓野蠻、無恥、落後的清廷入關,做了中國的主人。那對中國來說,是一個最糟糕的結果,但這個結果,偏偏就發生了。每每想起這個,筆者都覺得痛入骨髓,為我們這個民族的多災多難而感慨萬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慧讀古典 的精彩文章:

朱棣造反為何能成功?全因一句讖語,「莫逐燕,逐燕燕高飛」
本可以很快平定中國,清廷為何要剃髮易服,羞辱華夏為哪般

TAG:慧讀古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