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領先世界!印度還在緊盯地下,中國卻已經上天了

領先世界!印度還在緊盯地下,中國卻已經上天了

總體上,中國是個非常缺水的國家,而且80%的水資源集中在南方,正因如此,「南水北調」、「藏水入疆」等大型水利工程才會相繼出爐,而這一切也被依賴青藏高原水源的印度看在眼裡,近來引起廣泛討論的、從雅魯藏布江調水的「紅旗河」方案就一度令印度心驚肉跳。但當印度還在緊盯雅魯藏布江上的水電站時,中國再次祭出大手筆,

中國正在青藏高原打造3倍於西班牙面積的「造雨」網路,這下印度又該如何反對呢?


印度緊盯跨境河流,目的並不單純


3月26日至29日,中印跨境河流專家級機制第十一次會議在中國杭州舉行。印度媒體28日紛紛報道稱,中方可能時隔一年恢復向印度提供雅魯藏布江和蘇特萊傑河水文數據。在28日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就該問題表示,中方願繼續本著人道主義精神以及對發展中印關係的良好意願,通過既有渠道與印方開展水文報汛等合作。


印度緊盯跨境河流,目的並不單純


儘管中方十多年來持續向印度提供相關水文資料,但印方一直擔心受制於人。特別是去年中方暫停提供水文數據恰逢中印洞朗對峙事件剛剛結束,有印度輿論認為這是中方的報復行為。


多年來,印度一直對中國在雅魯藏布江上游修建水利設施十分擔憂,常年炒作中國的建造的水壩是「戰略武器」,在上游截流或泄洪,會對下游造成巨大災難,」生態戰爭「、「水戰爭」等也是印媒熱衷炒作的話題。


印度對雅魯藏布江水文數據的需求迫切,不僅因為這直接關係到相關流域的防洪工作,印方更關注的是通過相關數據的收集,了解西藏基建工程的進展。去年,雅魯藏布江峽谷因地震引起山體滑坡導致水流渾濁,印媒曾炒作中國「搞基建工程」。


2017年12月13日,印度媒體稱,最新的衛星圖像顯示雅魯藏布江消失在中國的一個900米的地下隧道中,「中國或會使用一個秘密隧道將雅魯藏布江水引到沙漠!」


印度曾自以為抓到中國藏水北調證據


事實上,印度媒體渲染的所謂秘密隧道不過是雅魯藏布江藏木水電站上游一座興建水電站配套工程導流洞的一部分。而印度媒體通過衛星圖所見雅魯藏布江消失不過是電站建設築壩時大江截流所致。


領先世界!中國實現大規模「空中調水」


中國正在測試先進的國防技術以發展一種強大但相對低成本的人工影響天氣系統,為亞洲最大淡水儲藏區的青藏高原帶來更多降雨。參與該項目的研究人員表示,該系統將安裝在青藏高原各大山上的燃燒室組成龐大的網路,該網路能在面積約160萬平方公里的區域——相當於3個西班牙國土面積——增加多達100億立方米的降水。



神話變成現實,天河工程實現空中調水


這些將使用固體燃料以產生雲催化劑碘化銀的燃燒室,位於朝向來自南亞的潮濕季風的陡峭山脊上。季風遇到大山就會產生上升氣流並將這些碘化銀顆粒吹入雲層內以引發下雪或下雨。儘管這並非新概念,美國等國已在較小的站點開展類似實驗,但中國是首個對該技術嘗試大規模應用的國家。

一位中方研究人員表示,雷達數據顯示,一陣微風就能將雲催化劑顆粒攜帶到山頂上方1000多米的高空,而一個燃燒室就能形成5公里多寬的厚重雲層。「有時我們一啟動燃燒室就馬上下雪,這就像站在魔術表演舞台上一樣」,他說。該系統除穩定、經濟、耐用和不需要維護外,還能像火箭引擎那樣清潔且高效燃燒,僅釋放水蒸氣和二氧化碳。與使用飛機、大炮和無人機向大氣播撒碘化銀不同,該系統還有一個明顯優點:不用設置禁飛區。但它仍有缺點,在沒風或風向「錯誤」時無法工作。


這就是中國正在實施的「天河工程」的一部分,為我國實現西部調水提供了另一種可行的思路。


「天河工程」:陸上難,就上天


近30多年來,我國北方地區主要河流徑流量總體呈下降趨勢,2025年將有可能面臨物理性缺水。作為國家重要戰略性工程,南水北調東線、中線工程已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北方地區缺水問題,但西線工程由於海拔較高、地形複雜、生態脆弱等原因,尚處於論證階段,近來頗受矚目的「紅旗河」西部調水工程就是其中之一。那麼,既然陸地調水難,能否考慮天上?


2016年9月9日至11日,「天河工程」論證啟動會在青海省西寧市舉行;2018年3月3日上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董事長雷凡培在與青海省以及清華大學簽署有關人工干預天氣的「天河工程」的合作協議後表示,該工程是用現代科學技術解決我國水資源問題的重大創新。



三江源,長江、黃河、瀾滄江的源頭


中國科學院院士、青海大學校長王光謙稱,觀測結果顯示,在大氣邊界層到對流層範圍內存在穩定有序的水汽輸送通道,可將其稱為『天河』,基於大氣空間的跨區域調水模式就是「天河工程」。

該項目利用三江源區天然的水汽輸送格局,採用人工影響天氣技術,把一部分落入長江流域的降水截留在或誘導到黃河流域,實現空中調水。「我們首先將通過對大氣中水汽含量及『遷徙』路線的監測,掌握水汽『遷徙』規律,並在有條件的地區進行人工干預,解決北方地區地表水資源短缺的局面。」也可以簡單理解為這是一個高端的「人工降雨」工程,只是選了一個合適的地點,把降雨客觀上變成了跨流域調水。



人工影響天氣

,實現三江源空中調水


《南華早報》稱,這項工程的本質是在青藏高原上空製造人工雲。這將帶來大量降雨以補充黃河的水量。該方法預計每年可製造約50億立方米的降水。


科學家們把「天河」工程比作大氣層中的調水工程。三江源、祁連山、柴達木地區將修建大型地面設施來幫助實施人工降雨。根據規劃,「十三五」期間,「天河工程」有望每年在青藏高原的三江源、祁連山、柴達木地區分別增加降水25億、2億和1.2億立方米,中遠期有望實現每年跨區域調水50億立方米,大約相當於350個西湖的蓄水量。


「我們自古以來靠天吃飯,這個項目就是充分利用天上的雲水資源,實現『空中調水』,為人類造福。項目在科學上很前沿,但也有很多問題要解決。項目成功以後對我國水資源緊缺地區在水利、民生、農業、環境和生態等方面將會有重大貢獻。」中國工程院院士馬洪琪表示。


「天河工程」或成中國氣象武器?


外媒曾稱,中國這一世界最大的氣象控制工程,不排除其中運用的技術未來可能成為氣象武器的基礎。


在蘇聯時期曾研究過如何影響氣候(出於軍事目的)的技術科學博士伊戈爾·奧斯特列佐夫表示,目前人們還沒什麼可擔心的。

他說:「中國的雨水工程不會成為製造氣象武器的基礎。莫斯科在所有節日都會驅雲,這並不稀奇。催雨與風向、風力和濕度有關。按說風可以催雨落下,但水量不會大到沖走一切的程度。況且,這種做法的代價很大。化學物質的價格並不便宜。莫斯科可以為了節日這麼做,但用它來解決農業問題就不行了。」



氣象武器早有應用,美國領先


沃耶伊科夫地球物理總氣象台首席研究員安德烈·基謝廖夫認為,相比假想的氣象武器,全球氣候變化更令人擔心。中國的工程將接受現實的考驗。現在還不能說這個想法是對是錯。人們早就試圖積極影響大自然,但迄今為止的嘗試都失敗了。「天河工程」之所以驚人是因為規模宏大。中國的經濟實力允許其實施這種耗資巨大的項目。他表示,中國個別地區嚴重缺乏淡水。因此,生存需要在這裡主宰著科學思維的方向。


自有戰爭以來,氣象就在戰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並經常成為影響戰爭進程和結局的重要因素。因此,人類渴望使用氣象武器由來已久,

過去就已存在將天氣當作武器加以利用的情況。


在越南戰爭時期,美軍為了封鎖越軍的重要補給線胡志明小道,派飛機進行人工降雨,瓢潑大雨使得道路泥濘,地面車輛行駛困難,一周內通過的車輛由原先的9000輛降到900輛,物資運輸能力下降到十分之一,美軍的氣象作戰取得了明顯的成果。CIA也曾在古巴製造人工降雨,以破壞糖類作物的收成。1974年10月,美國利用人工影響的方法將一颱風引向宏都拉斯,使中美洲國家損失高達千萬美元,人員傷亡逾萬人。此後,美國在大西洋上又成功地進行過三次人工引導颶風實驗,其人造颶風技術日臻完善。在2005年美軍一份研究報告《天氣-戰鬥力的倍增器:2025年擁有天氣武器》中,明確將氣象分析與技術列為重點發展的武器技術之一,並預測其作戰力量有望於2025年在一個中等範圍(小於200平方公里)內控制戰場天氣。


不過總的來說氣象武器的研究和使用還是處於探索階段,因為人工干預自然氣候會有許多難以預料的結果,這就是「蝴蝶效應」,所以聯合國已經禁止將人工影響天氣的技術應用到軍事領域——不過世界軍事大國可沒有放棄這個領域。



雨都不往印度下了,莫迪哭都找不著門路


「天河工程」如果順利實施,除了有助於解決中國西北的乾旱缺水問題,也將有效緩解不斷加深的中印水資源矛盾。此前熱議的「紅旗河」雖然是迄今為止最科學可行的西部調水方案,但工程難度、負面影響比起這條「天河」而言,應該只高不低。而且,「天河」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印度即使想反對都摸不著門路,總不能哭訴雨都不往印度下了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科環宇 的精彩文章:

中國電磁炮首次艦上試驗成功,美軍卻只能望洋興嘆
當代漢奸的十大標準!第一條就無數人強烈贊同!

TAG:國科環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