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吳三桂起兵反清失敗竟是因為犯此大忌,本來早就成功了

吳三桂起兵反清失敗竟是因為犯此大忌,本來早就成功了

清朝康熙年間,年幼的康熙帝在剷除鰲拜之後,第一次完成了中央朝政中的集權,對於康熙帝來說,擺在眼前的是「三藩」強大的武裝力量,因此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康熙帝著手削藩,結果引發了聲勢浩大的「三藩之亂」,當時雲貴兩省的吳三桂、福建省的耿精忠、廣東省的尚可喜聯合起兵,其中又以吳三桂為最。

吳三桂

吳三桂,原明朝降將,初鎮守遼東多年,手下關寧鐵騎為當時晚明最強大的軍隊,在投降多爾袞後,隨滿清軍隊南下,一路勢如破竹,同時也不斷安插自己的人馬。吳三桂起兵後,以滿清「竊我先朝神器,變我中國冠裳」為聲討之詞,四川、陝西、湖南等地的舊部紛紛響應,當時漢人士族也紛紛支持,一時之間席捲整個南方。

三藩之亂形勢圖

吳三桂本人身經百戰,手下亦是當年曆經戰爭的勇武之兵,當時滿清節節敗退,甚至不少滿清貴族都準備回關外了。可是就在形勢大好之下,吳三桂反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吳三桂自己的重大戰略失誤。吳三桂當時年老,早不復年輕時代的雄心,一心只想裂土封王,學習明朝沐王府世守雲南而已,造反實屬被逼無奈。

關寧鐵騎

吳三桂在佔據半壁江山之後,卻沒有及時向北推進,想的竟然只是劃江而治。原本以吳三桂大軍逼近當時最富有的蘇浙兩省,切斷漕運,本就穩操勝券,結果因為戰略失誤而放棄了推進步伐。同時吳三桂本人身死,又拖累了大軍的推進步伐,最終給了康熙整合軍力反撲的機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知學堂 的精彩文章:

TAG:新知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