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宏觀經濟學再思考:GDP核算,柯佈道格拉斯生產函數,投資和利率

宏觀經濟學再思考:GDP核算,柯佈道格拉斯生產函數,投資和利率

引:

本谷主曾在NSD學習過中級宏觀經濟學,然其時課業繁重,理解不深,故今年寒假便又有了重溫宏觀經濟學的想法,這一篇便是再思考時的記錄內容。

由於中級宏觀經濟學本身並不完備,理論間亦有衝突,而本谷主知識儲備有限,疏漏在所難免,待留後觀罷!

(當時遊歷經過法蘭克福,看到了這藍色歐元周圍12顆星!)

宏觀經濟學再思考

——GDP核算,柯佈道格拉斯生產函數,投資和利率

1.GDP核算:核算國民總產出和總消費。其中地產的核算並不僅是收取土地出讓金這一回,而是把其當期租金也計入GDP,這包括租賃地產和自住房屋。自住房屋的租賃價格由統計方法估計得到。這樣做的原理在於地產作為一種資產,其產出的衡量就是租金,在衡量國民總收入的過程中,需要也應該把資產收益納入核算。而對於機器設備類的資產,如果投入使用,那其最終產品就已經包含了資產租金。對於自有資產如割草機等不進行核算,雖然原理上其租金應納入統計。

2.柯佈道格拉斯生產函數的外生性

柯佈道格拉斯函數描述了當資產收入和勞動力收入在時間尺度上呈現特定比例時生產函數的形式。需要注意的是,由於資產數量,勞動力數量,技術水平屬於外生變數,即認為在特定條件下一個經濟體的總產出是外生的。

對生產函數的理解始終把握其測量都是真實值,即勞動力數量以人頭計,資本數量以土地或機器數量計,而不應認為與任何貨幣量度有關。

3.利率的作用

Y=C(Y-T)+ I(r)+ G

由於總產出Y是外生給定的,假設政府購買G,稅收T給定。

利率r上升促進儲蓄而抑制投資,由於儲蓄=Y-C-G,假設(可以放寬)儲蓄不取決於利率,則通過調整利率,可以使得I(r)=儲蓄,以達到均衡。

政府購買導致利率上升:政府消費增加,Y生產/收入增加,貨幣需求增加,在供給不變時,需求增加會導致利率增加(持幣成本上升),利率上升導致投資I(r)減少。

4.通脹與貨幣供給

M/P=L(r+Eπ,Y) 實際貨幣供給=貨幣需求

說明實際貨幣餘額與預期通脹有關。貨幣供給預期增加,預期通脹增加,名義利率上升,持幣成本上升,貨幣需求減少,M/P減少意味著價格升高。預期貨幣供應增加引起了現期的利率和價格上升。

現期貨幣供應增加,會降低利率以達到均衡。

預期貨幣供應增加,通脹預期增加,機會成本上升(不要說名義利率),貨幣需求L降低(都想把錢花出去),即價格升高。

5.鞋底成本

通貨膨脹導致持幣成本上升,會更頻繁地去取錢,磨損鞋子。

6.古典理論:如何理解儲蓄=投資?

我們需要注意宏觀經濟中這個等式是古典理論在解釋長期規律時提出的。

儲蓄在特定時間的確不一定等於投資,有可能家庭把存款壓在床底下了,或者銀行沒有貸出存款。但在長期尺度,這些未進行投資的儲蓄可以認為總量是恆定的,就如同一個水池,水池中的水量可以認為是恆定的,因此流入(新增儲蓄)和流出量(新增投資)即認為是相等的。而新增儲蓄和新增投資即每年的儲蓄總量(Y-C-G)和投資總量I。

也有人解釋說投資在這裡另有所指,只是指「未進行消費的剩餘資金」,但是根據曼昆宏觀經濟學教材對投資的定義,投資只包括「住房投資,固定資產投資和存貨投資」,因此我還是認為從長期均衡來理解投資=儲蓄更為恰當。

註:投資是家庭在銀行的儲蓄的結果,但最終投資的主體還是家庭,銀行是不能直接進行投資活動的。

7.如何理解凈出口與投資(儲蓄)的關係?

Y=C+I+G+NX

=Cd+Id+Gd+(Cf+If+Gf)-X

=Cd+Id+Gd+IM-X

=C+I+G-NX

S=I+NX

儲蓄一部分通過凈出口進行形式的轉換,一部分進行國內外投資。

凈出口實際上是一種資產換資產的行為,把最終產品換成外匯資金。

貿易盈餘表現為NX>0, 外匯增加。

8.如何理解資本凈流出=凈出口

S-I=NX

儲蓄分為投資和凈出口,凈出口獲得外匯,凈出口過程中出口的產品作為資本流出國內。

9.索洛模型

認為在一定儲蓄率和折舊率條件下,經濟體存在穩定的人均資本和總產出。

當儲蓄率上升,穩定的總產出提高。

使得有最大消費的人均資本稱為「資本的黃金律水平」。

如果考慮人口增長,仍然存在穩定的人均資本,因此有持續的經濟增長。人口增長率越高,人均資本穩定時越低。

--當考慮技術(工人效率E,有效工人為L*E):穩定狀態有穩定的有效工人人均資本,總產出的穩定增長率為n(人口增長率)+g(效率增長率)。

內生增長:資本規模報酬不變,將資本內涵延伸,包括知識;或者引入大學作為兩部門模型,大學勞動力比例決定穩定狀態收入增長率。

10.通貨緊縮引起衰退

通過緊縮時需求下降,短期內價格粘滯,所以產出減少,失業率上升。隨時間變長,價格變為彈性,產出回復到均衡量,失業率下降。(238)

11.貨幣供給與利率

貨幣供給減少,流動性偏好理論--->短期利率上升,費雪效應----長期利率下降。

12.IS-LM視角

a政府購買:增加總收入Y,因此提高了貨幣需求進而提高了利率,利率上升,企業投資下降。

b減稅:減稅的這部分資金從政府轉移到家庭,如果政府購買不變,那這部分資金可以認為從完全儲蓄轉變為消費,導致貨幣需求上升,利率上升。

c貨幣供給增加:短期利率下降,刺激了投資與生產,長期利率上升。

d增加稅收與貨幣政策結合:增加稅收降低消費,總儲蓄擴大,降低了利率,為保持利率不變,需要減少流動性。為保持產出不變需要增加流動性,此時利率繼續降低。

13.如何快速判斷利率變化:

增稅,政府(銀行)資金變多,為了貸出資金,降低利率。

政府購買增加,政府(銀行)資金減少,為了籌集資金,利率變高。

14.解釋1929-1933大蕭條

支出假說:市場崩潰,人們減少消費,總收入減少,(IS曲線緊縮性移動)。同時,住房投資減少,銀行破產,增加稅收的財政政策,都導致了消費和投資的低迷。

貨幣假說:貨幣供給下降,造成了衰退。其原因是債務人的義務更大了(因為價格下降),傾向於更多地減少消費。通貨緊縮由於企業作為債務人義務預期變大,有激勵減少投資。

15.蒙代爾-弗萊明模型

對象:小型開放經濟體

基本框架:在世界利率確定時貨幣市場(貨幣供給)決定了總收入,產品市場決定了匯率。

浮動匯率:財政擴張(增加G,減少T)改變匯率,不改變總收入(p298)。貨幣擴張(增加M)會增加產出,因為資本流出,本幣貶值,促進出口。貿易限制:限制進口,凈出口增加,匯率上升。(p300)

固定匯率:財政擴張增加總收入,在本幣升值的壓力下產生貨幣擴張,共同導致收入增加(利率、匯率都不會改變,因此收入就是財政擴張的量值,貨幣政策與之匹配)。貨幣政策無效,為保證固定匯率,不可能改變貨幣供給。貨幣貶值,央行降低固定匯率水平,增加出口。貿易限制,出口增加,收入增加。

16.總供給-總需求的模型

貨幣政策的制定依據:名義利率大於等於通貨膨脹,因為當通貨膨脹超出預期,名義利率要增加。

DAS-DAD曲線,長期增長:如果產出增長,通貨膨脹長期不會變化,供給和需求同時增加。p361

供給衝擊:當發生供給衝擊(例如OPEC卡特爾),總供給減少,需求不變,供給減少引起通貨膨脹,於是提高名義利率,實際利率也高了(因為名義利率的增加值比通脹多出未預料到的通脹量),利率升高降低了需求,產出下降。產出的下降削弱了通貨膨脹壓力,因此總的通脹不如開始供給衝擊時大了。此後預期通脹升高(因為當期通貨膨脹很高)導致未來較高的膨脹(通脹緩慢下降),供給緩慢增加,最終達到原來的水平。

需求衝擊:需求衝擊(例如戰爭購買),需求增加導致通脹和產出增加,央行提高利率。預期的高通脹導致持續的通脹,而產出持續下降(因為利率提高了)。當需求衝擊突然消失後,產出小於均衡水平。

貨幣政策:例如減少貨幣供給,降低目標膨脹利率,需要提高利率,降低了需求,產出下降,膨脹下降。低通脹導致低通脹預期,因為高利率降低了產出。短期提高了名義利率,但長期由於通脹穩定在低水平,名義利率最終降低了。

17.貨幣政策選擇:

當發生通脹時,提高利率面臨著降低通脹和產出下降兩種結果的權衡。

18.泰勒原理

為了穩定通脹,需要提高利率,當利率的上升不足,導致實際利率下降,促進產出推高通脹,以致失去控制。

註:

宏觀經濟學給人們一種可以理解市場大勢的幻覺,如同占卜,如同神遊。

即便如此,宏觀經濟理論依然提供給我們討論經濟問題的語境,而這種語境,甚至反過來影響了主體本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金谷之歌 的精彩文章:

TAG:阿金谷之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