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製造業大驚喜!國家送出逾4000億元減稅禮包

製造業大驚喜!國家送出逾4000億元減稅禮包

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將從2018年5月1日起,降低製造業、交通運輸、建築、基礎電信服務等行業及農產品等貨物的增值稅稅率。這不僅將有助於我國製造業等實體經濟產業的持續發展,也有利於在貿易爭端形勢下,增強我國相關企業的競爭力。

當前,「中國製造2025」正深入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向縱深推進,作為「降本增效」中的重要一環,減稅降費仍然是接下來的重點。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深化增值稅改革的措施。

會議決定,從2018年5月1日起,製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將從17%降至16%,將交通運輸、建築、基礎電信服務等行業及農產品等貨物的增值稅稅率將從11%降至10%。此外,會議還決定將統一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標準,對裝備製造等先進位造業、研發等現代服務業符合條件的企業和電網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予以一次性退還。

實施以上措施,預計全年將減輕市場主體稅負超過4000億元,內外資企業都將同等受益。分析人士指出,在國內基建、房產投資增速回落,國際貿易爭端興起的背景下,減稅政策將刺激國內需求增長,對製造業等相關行業企業降低成本形成積極影響。

針對一:實體經濟與製造業

如今,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如火如荼,國際競爭格局發生了重大轉變。「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這是黨中央立足全局、面向未來作出的重大戰略抉擇。

實體經濟的主體是製造業,而製造業已然成為全球經濟競爭的新焦點。目前,全球經濟發展進入深度調整期,主要發達國家為了推動經濟復興,強化核心競爭力,紛紛反思「脫實向虛」的發展模式,重新重視起實體經濟的發展,大力推動本國製造業的振興與升級。

在此形勢下,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壓力不斷上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任務日益緊迫。本次減稅政策的推出,將減稅對象放在製造業、交通運輸、建築、基礎電信服務、農產品等實體經濟領域,有利於防止經濟「脫實向虛」,進一步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穩固實體經濟發展勢頭。

對於製造業企業來說,特別是先進位造業企業,在研發創新與技術升級過程中,往往需要購入不少高端設備。此次減稅政策中明確將實行進項稅額一次性減退,無疑將有助於減輕相關企業負擔,為企業帶來實惠,同時也能刺激市場信心,保障製造業持續發展。

針對二:國際競爭與貿易摩擦

2017年12月2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自1986年以來美國最大規模的減稅法案,美國實行大規模減稅,預計將導致不少企業回歸美國,這樣必然會影響到外資企業在我國的投資情況。

2018年3月2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又在白宮簽署了對華貿易備忘錄,宣布將對從中國進口的60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主要針對「中國製造2025」戰略覆蓋的高端製造業等行業,並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投資併購,打響了對華新一輪貿易戰。

在這樣的嚴峻國際形勢下,此番減稅一則可以增強國內製造業等實體經濟的競爭力,一定程度上抵消美國減稅和加息所帶來的衝擊;二則可以對製造業等實體經濟實現定向支持,減輕相關企業稅負,提升其盈利能力,緩解由於貿易摩擦帶來的出口等壓力。

因此,伴隨減稅政策的落地,相關利好有望在今年下半年開始逐漸顯現,為我國製造業等實體經濟的穩步發展提供有效支撐。另外,將更多小規模納稅人納入較低徵收率範圍,並減輕交通運輸、建築、基礎電信服務等行業及農產品企業稅負,也有利於鼓勵創業、促進消費、改善民生,使老百姓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工控中國 的精彩文章:

網上零售新業態持續向好 新零售將重構商業模式
消費升級新趨勢:掃地機器人將走進千家萬戶

TAG:工控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