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一瞥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一瞥

在紐約與大都會博物館齊名的,應該就是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簡稱MOMA)了。在紐約這個現代藝術的中心,MOMA自然是必看的展館。該館位於曼哈頓第53街(第五大道與第六大道之間),與古根海姆博物館相距不遠。

我們在看完古根海姆博物館之後,直接步行來到了MOMA,由於是非免費時間(周五下午4點之後),還是花了20美元買了門票,相對於其它博物館來說,MOMA的價格是挺高的。

一進門大堂中央設有諮詢台,旁邊可以申領電子導遊器,用貼有自己照片的ID可以免費領取(護照或銀行卡不可以),有中文版的翻譯。整個建築有六層樓高,分別展出不同類別的藝術作品,地下兩層展出影像作品。館內有咖啡館,可以提供簡單的餐食。該館成立於1929年,最早是由艾比·奧爾德里奇·洛克菲勒(小洛克菲勒的妻子)、瑪莉·昆·蘇利文(Mary Quinn Sullivan)與莉莉·布里斯(Lillie P. Bliss)贊助成立的,展品的布置和收藏也是由洛克菲勒家族掌控,20世紀40和50年代的背後贊助者,是艾比·奧爾德里奇·洛克菲勒的兒子納爾遜·洛克菲勒,他亦曾稱此博物館小名為「媽媽的博物館」。MOMA是紐約最早收藏現代藝術作品的博物館之一,剛成立之初只有8件版畫和1件素描,後來慢慢發展成具有15萬件藏品的頂級美術館。現在與英國倫敦的泰特美術館、法國巴黎的蓬皮杜國家文化和藝術中心齊名,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現當代美術館之一。20世紀最著名的現代藝術珍品彙集於此,讓人振奮。

在簡單地了解完MOMA的歷史之後,我們便匆匆開始了本次的視覺盛宴,由於時間緊迫,我們先從四樓梵高的作品開始,本次展出的是梵高著名的代表作《星夜》,作品旁邊配有保鏢,可以近距離觀看,畫面的筆觸和顏料厚薄都看的很清楚,不僅感嘆每天在如此多的參觀者面前,這麼多年下來這幅畫還保存得這麼好!

看完《星夜》,我們又接連看了畢加索的《亞維農的少女》、馬蒂斯的《舞蹈》、盧梭的《夢》、莫迪里阿尼的《裸女》、莫蘭迪的《靜物》、曼·雷《走鋼索的演員與自己的影子為伴》,除此之外還有塞尚、高更、德蘭、萊熱、克里姆特、席勒、夏加爾、馬克.羅斯科、珂珂希卡等大師的作品,簡直是一部20世紀現代藝術的發展史,在這些歷史性的畫作面前,所有的語言都顯得蒼白無力,在色彩和線條構造的彩色王國之中,內心的寧靜、愉悅讓人暫時忘記了外面世界的嘈雜、混亂和黑暗。梵高和他曾經的好友高更(後決裂,梵高割下了自己的一隻耳朵寄給他)的作品共處一室,畢加索早期的作品中還有他的「死對頭」莫迪里阿尼的影子,席勒和他的老師克里姆特在上百年後以這種方式相聚,一切都顯得莫名其妙又不可思議。這些被視為珍寶的大師們在當年貧困潦倒、疾病纏身、遭人白眼甚至精神失常,在百年之後,他們連同自己的作品卻被供奉在博物館中接受來自世界各地的人膜拜,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吧。「棒打出頭鳥」這句話放在藝術史上也行得通,創新者一開始總是受到打壓,但歷史總會是最公正的裁判,真正的藝術史也是由這些人創造的。

拋開各不相同的作品形式,不管各自的命運如何,我想MOMA為我們呈現的不僅僅是幾幅作品,而是隱藏於這些作品之後的思想,儘管這些作品也會招來觀眾的辱罵,但是平庸和模仿永遠無法立足於此,這也是MOMA的霸氣和骨氣,這麼多人每天絡繹不絕地彙集於此,也是想感受到這些獨立而有趣的靈魂和與眾不同的思想吧。向這些飽經滄桑的大師們致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雅昌藝術網 的精彩文章:

吳冠中90年代佳構《天際黃河》亮相保利香港春拍
馬俊絹本水墨作品展於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美術館開幕

TAG:雅昌藝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