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不要怕,要加油」,空喊口號的鼓勵是最無用的育兒

「不要怕,要加油」,空喊口號的鼓勵是最無用的育兒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一起科學育兒





今天文章有錄音哦~





幾個月前我去做牙齒檢查,發現一個牙齒上之前的填補物已經逐漸萎縮,牙醫建議需要做一個烤瓷牙冠,以防止侵入神經。那天牙醫也沒具體和我說,烤瓷牙冠是怎麼一回事,只是非常簡單地說,你考慮一下,想做的話就預約時間,大概需要3小時。我的建議是儘快做。




我只聽到了「3小時」這個關鍵詞,本來就害怕補牙的我,更加害怕了。真的沒有當場預約,回家考慮了起來。最終還是鼓起勇氣約了兩周後進行。




那天上午我就開始緊張了,想和老公說說,老公剛聽一會就開始「嘲笑」,「都當媽媽了還這樣」。後來看到我真的有點害怕,就問,「會打麻藥嗎?」我說「應該會的」,老公馬上說,「打了麻藥就不疼了呀,你害怕什麼」。嗯,聊天不歡而散了。








下午我提前了一點來到診所,我見到護士就說,「我很害怕,我馬上要進行一個3小時的手術」。那個護士一臉迷茫,「嗯?手術?我們今天不做手術啊」。原來從她醫學認知來看,不涉及抽血吸氧的都不叫手術,然後直接和我說,「和真正牙齒手術比起來,你這個就是小菜一碟」。可是,她的回答似乎也沒能幫助我緩解情緒。



最終,牙醫來了。我和牙醫很熟悉了,在他那看了四年牙齒,他一進屋子看了我神色,馬上就拉了一把椅子坐我旁邊,看著我的眼睛微笑地說,「有點緊張是嗎?」我點了點頭。他又微笑地說,「來,我先來和你說說,我們今天要做的是什麼」,然後示意護士把屏幕打開。隨後牙醫就開始一步一步告訴我,烤瓷牙冠是怎麼進行的。每個關鍵步驟時,他還會和我強調可能出現的感受,「待會我們就先要打麻醉針,一共三針,在你的牙床處。會有一點點打針的疼痛,但馬上你就會感受到牙床發麻了。如果需要,這裡有一個擠壓球,你可以捏緊,會有幫助」。




牙醫花了大概10分鐘和我細緻地說完,這個過程中我真的不再那麼害怕了,之後的裝烤瓷牙冠的過程也很順利,真的沒有我想像的那麼害怕。






這次的親身經歷不禁讓我聯想到了平時帶女兒的過程。小D是個比較謹慎慢熱的孩子,每次看到新事物總不願意第一時間主動嘗試,第一次見到不熟悉的親戚;第一次坐滑滑梯;第一次參加早教班,似乎都可以從她的眼神表情中看出一絲害怕和不確定,於是就會獃獃地站在那裡,什麼都不動。




與她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和她同齡的幾個孩子,總能第一時間叫人打招呼,總會勇敢地自己走上滑梯滑下來,總能積極配合老師要求非常踴躍。每到這時,我們總會鼓勵她,「不要怕啊,沒什麼,你可以做到的」,但是長久以來這招似乎並不奏效。




原來這麼久以來,我們對女兒說的「不要怕」和我老公、護士對我說的是一模一樣的啊。可是他們不是我,他們無法感同身受。

他們當時對我說的話,看似是鼓勵,但不僅沒幫助,還讓我更加無力,感覺沒人理解我,似乎就我一個人是最慫的。







換位思考,女兒當時也是這樣的感受吧,我覺得「沒什麼」的事情,對她來說,害怕緊張的情緒就是這麼激烈而真實。我卻打著鼓勵的名義在否定她的情緒,覺得這些情緒都是不值一提的。

這根本不是鼓勵,反而打壓了孩子內在的力量啊,「你好差勁哦,這麼一點點事,都害怕」。




那我們該怎麼做呢?想想我的牙醫,當時讓我真正不那麼害怕的,就是牙醫的那10分鐘。他首先

認可我的情緒

「有點緊張吧?」

,他的這句問話一出來,我頓時覺得終於有人懂我,有人接納我的情緒。




然後他開始和我講解接下來要做的事情。是啊,

所有的害怕或者緊張,都是來源於我們對於「未知」的不確定性,

孩子也無一例外。那個不認識的叔叔是誰?那個高高大大的滑梯是什麼?那個不認識的老師為什麼要求我做事?因為不了解,慢熱謹慎的孩子出於保護自己就不作為,這時家長越鼓勵,他們就越不動。




因此,我們該做的是,

不要給孩子壓力,非要讓孩子去做,但可以帶著孩子在一旁和他講解,幫助他理解這是什麼,

「你看這是媽媽的阿姨,媽媽小時候總去她家裡玩,就像你現在總去XX的家裡玩一樣」;「這個是滑滑梯,我們爬上去後,坐下來,然後qiu地一聲就滑下來了。你看那個小朋友玩的可開心了」。








當我們用事實告訴孩子這些是什麼,同時可以利用孩子之前的經歷進行聯繫,或者引導孩子去觀察其他人的情緒時,我們就是在引導孩子理解這個世界。




有了理解,就減少了不確定性,沒了不確定性,孩子就會安心。安心的孩子自己內心就會勇氣踏出這第一步,而不是靠父母口頭的鼓勵。




這個世上真的沒有100%的感同身受,如果我們無法理解,那請至少少一點評判,多一點聆聽,學會好好說話。




推薦閱讀


點擊標題直接閱讀

 




1、如何鼓勵




  • 沒經歷過害怕,怎能變勇敢|當孩子說,媽媽,我害怕!



  • 經不起挫折的孩子,小時候父母肯定沒做這三步



  • 孩子需要誇但不能「亂誇」,五條原則告訴你正確方法





2、同理心育兒





  • 美國教授問我,你們如此深愛孩子,為什麼卻總在傷口上撒鹽?



  • 講真,別再冤枉孩子不聽話,明明是你自己說不清



  • 媽媽,我不想去幼兒園|講真,你自己一周有幾天不想去上班的?



  • 總是忍不住對孩子發火,其實換個姿勢就行




3、慢熱孩子




  • 我的孩子不是內向沒出息,TA只是慢熱了一點而已



  • 女兒第一次幼兒園面試失敗,我卻一點也沒不開心



  • 為人父母,你輸得起嗎?-幼兒園面試失敗後的感悟




大J,坐標紐約,曾經知名外企經理,現全職媽媽,分享在美國學到的育兒知識,沒有理論翻譯,只有在兒醫指導下的實踐心得和運用企業帶人智慧的聰明育兒方法。暢銷書《跟美國兒科醫生學育兒》、《跟美國幼兒園老師學早教》的作者,微信公眾號:

大J小D





我已經寫了800多篇原創文章了,想看更多歷史文章,歡迎點擊下方二維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J小D 的精彩文章:

防性侵的安全教育要從小抓起,願我們孩子的善良都能有鋒芒
紐約兒童行為問題諮詢師分享|熊孩子的真心話,我知道如何搞定父母

TAG:大J小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