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楊利偉:空間站建設需航天員大量「艙外作業」

楊利偉:空間站建設需航天員大量「艙外作業」

中國載人空間站2022年前後將投入運營,航天員是載人航天的核心,「空間站時代」的到來對中國航天員提出更高要求。據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楊利偉透露,空間站建設將需要航天員大量「艙外作業」。

據介紹,為滿足空間站任務需求,上半年將組織開展第三批預備航天員的選拔工作,其中既包括航天駕駛員,也包括航天飛行工程師及載荷專家。應用系統相關載荷將完成階段性研製工作,載人飛船和貨運飛船後續產品正在按計劃生產。

進入「空間站時代」,航天員在軌駐留的時間大大延長,現在能駐留1個月,將來會是3個月、6個月甚至更久。航天員的技術技能將發生很大變化。過去航天員「上天」做的大部分是艙內實驗,將來空間站建造階段,航天員大量的工作要在艙外空間進行,這對航天員來說是非常大的挑戰。

「在地面上很難創造出艙外空間既真空又失重的條件,只能通過地面模擬試驗,而模擬就會有誤差,這些誤差會給上天后的航天員帶來什麼影響,這都需要大量的研究和訓練。」楊利偉說。

備戰中國空間站時代,中國航天員正在緊張準備中。楊利偉說,在2019年至2022年前後進行中國空間站的組裝建造期間,會根據需要安排若干次的載人飛行,航天員會在空間站駐留,等空間站完全建成後,將實現長期駐留。

楊利偉說,飛行工程師和載荷專家的選拔比較更加註重對基礎知識的要求,大都需要研究生以上學歷,更加註重工作經驗,飛行工程師要求碩士以上學歷,3-5年工作經驗,載荷專家要求博士學歷,有3年工作經驗。

對中國載人航天的後續發展,楊利偉大致描繪了中國載人航天未來50到100年的奮鬥計劃——逐步從近地空間走向地月空間,進而走向深空,支撐國家發展利益向地月空間拓展,建設形成我國主導的地月空間安全圈、經濟圈、科技圈,在人類探索浩瀚宇宙中作出中國人更大的貢獻。

(看看新聞Knews記者:湯銘 編輯:傅群)

版權聲明:本文系看看新聞Knews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看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59坦克配黑科技 中國無人坦克時代已來臨?
普京親自下令毒劑攻擊?英外長言論惹惱俄羅斯

TAG:看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