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北宋比遼國有海上優勢,為何不從海上與陸上包圍燕雲十六州?

北宋比遼國有海上優勢,為何不從海上與陸上包圍燕雲十六州?

達達說史,今天給大家帶來北宋比遼國有海上優勢,為何不從海上與陸上包圍燕雲十六州?宋朝對遼國的海上優勢,基本上只存在於理論上,並不沒有實際意義。這也是為什麼宋朝從未考慮從海上包圍燕雲的原因。從技術和軍事角度來看,都是非常不合適的事情。首先要看當時的地理條件。表面上,位於今天北京區域內的幽州城是更靠海岸線的。當時相當於今天天津市區的地方,也已經由泥沙沖刷出來,但很多地方只是類似沼澤的淺灘。所以在這些地方登陸或者行軍,未必合適。其次,距離幽州城更近,也意味著本身就更容易被城市附近的守軍攻擊。雖然幽州根據遼國的南北兩宮制度,是依照五代早期的漢制模式來管理的。

但就是這些為遼國人守邊的漢族部隊,很大程度上是五代那種軍閥部隊的保留。他們在個人戰鬥技巧與勇武程度上,是宋朝的職業吃糧兵所不能比的。如果宋軍從水路進攻幽州,那麼因為船隻大小關係而無法運輸太多部隊。在淺灘的漫長登陸過程中,一定會被守軍發現。之後就會更為被動的陷入對手進攻與淺灘的泥濘地形之間。就算勉強保住了灘頭陣地,其結果也最多是在抵抗一陣。如果遇到遼國的主力部隊,從北方迅速馳援,那麼宋軍更不可能擺脫失敗的厄運。況且宋朝本身的水師實力一直不強。尤其是在政治重心位於華北的北宋時期。

當時當時的水師部隊,不僅規模上遠遠小於陸軍,大部分還部署在長江流域。也就是說艦船基本上是內河使用的型號,真正的海船就更少了。從這些少得可憐的海用船隻里,還要分散在廣州、泉州等南方的貿易港口。在北方基本沒有部署。如果北宋的將領拍腦門想要從海上包抄遼國,那麼恐怕先要花幾個月時間來考慮如何造船和招募水手。整個北方在當時僅僅在山東地區有一些訓練的水兵弩手可用

達達說史覺得這點優勢對於遼國來說,基本也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在北宋的時候航海技術還沒那麼先進,遠距離的航行只有阿拉伯人可以做到,宋朝已經有阿拉伯人到南方做生意了,另外造船技術估計也達不到,要運兵、馬、後勤等等這個船就要比較大,你不可能一艘船就運幾十個人,那需要造幾千幾萬艘船才能滿足戰爭需要,特別是馬,要把馬匹完好的運送過去可是天大的難事,只送步兵的話那是找死,另外財力上也是負擔。總之,在文官集團的壓制下,即使有遠見卓識的人提出相應的戰略,文官們也會以財力、技術原因等等否定,所以是不可能有什麼海陸進攻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 的精彩文章:

豆腐從宋朝就在中國流行了,文學中也確有記載
宋朝官員很清明,無非人性而只因這一制度,可惜後期也因此而亡

TAG: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