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斐訊的國美新征程:一次關於客廳經濟的降維打擊

斐訊的國美新征程:一次關於客廳經濟的降維打擊

風投鬼才彼得·蒂爾曾說過一句話,「We wanted flying cars,instead we got 140 characters」,翻譯過來就是:我們需要能飛的汽車,結果只得到140個字元的推特。誠然,網路社交的意義在於,依託於已有技術完成的產品重構,讓人與人之間的連接方式更加便捷。消費者雖然沒有得到「能飛的汽車」,卻得到了近乎相近的消費體驗:突破了一定程度上的距離限制。      

                                 

在消費趨於飽和的市場環境下,這番話又有了不一樣的意味:面對產品銷量增長乏力時,與其去押注充滿不確定性的技術性突破,不如換一種思維模式突破產品的功能限制。在這件事上,不斷創造銷量神話的京東網紅品牌斐訊走在了前面。

3月28日,斐訊家庭NAS天天鏈N1(簡稱天天鏈N1)線下首發儀式在北京國美西壩河店舉行,斐訊市場與營銷平台總裁陳劼佳、國美電器電腦事業部總經理劉軍、國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家居副總經理劉岩等共同出席見證了這款區塊鏈概念產品,斐訊天天鏈N1也隨即在國美門店全線上架。

一段時間以來,斐訊通過 「0元購」模式快速席捲市場,包括智能路由、智能體脂秤、空氣凈化器、空氣監測儀在內的諸多智能產品線均受到了來自斐訊的降維攻擊。與同價格產品相較,斐訊的參數極具性價比,再加上「0元購」這一巨大福利,幾乎可以左右用戶的決策過程,目前斐訊打造的部分爆款商品已經成為全球範圍內的銷量之王。就如同凱文·凱利所說,「即將消滅你的那個人,迄今還沒有出現在你的敵人名單上。」

不難理解,在這些非一級剛需品類上,主流消費人群基本上由 「差不多先生」組成。品牌、參數對用戶的吸引力相對有限,斐訊在產品內核加上金融屬性的組合拳打法無疑有著致命吸引力。

事實上,斐訊並沒有創造出「真正意義上的免費」,而是轉變思路把產品銷售目標從「盈利為王」過渡到「現金流為王」。但是對消費者而言,這已經足夠了。在當下,沒有人真的想要一輛「會飛的車」,他們只是想得到「更多」。

如今斐訊推出的天天鏈N1就是在「降維打擊」延長線上的又一次深入。與其說這是一款獨立產品,倒不如說這是一款同時狙擊多個垂直市場的「產品群」。作為斐訊深耕區塊鏈技術領域推出的首款智能硬體設備,天天鏈N1由斐訊雲盤、NAS硬體設備以及外接本地硬碟三部分組合而成,主要為用戶數據大批量存儲、備份、快速下載負責。

在號稱「史上最好用的免費雲盤」360雲盤關閉後,有關數據備份與轉移一直都是很多人的痛點。只不過,在面對這一問題時不同人群的解決方案各不相同:有人付費加入百度雲盤、有人隨身攜帶大型移動硬碟,亦有人通過手機自帶存儲空間隨時刪減。斐訊天天鏈N1的意義就在於,為用戶一勞永逸的解決了問題,這套產品同時覆蓋雲盤+本地硬碟聯動雙場景,具備免費500G空間和空間無限擴容功能。同時解決了網路雲存儲速度受限、空間不足、數據泄露等問題,堪稱家庭搭建數據中心。

縱觀當下市場,移動硬碟、網路存儲空間、數據加密應用的售賣廠商都不在少數,但是把這些功能打包成一攬子解決方案的企業似乎卻只有斐訊一家。在「0元購」

這一模式的刺激下,天天鏈N1同時收割了三個市場的紅利。

從這個層面來看,很難定義用戶究竟購買了什麼,亦有不少消費者根本不在乎自己購買了什麼,甚至不排除有人購買這款產品只是為了了解一下「區塊鏈技術」

。畢竟只需要一個周期的時間,他們的投入資金就會回到自己的錢包。這是一次一拍即合的「各取所需」。如果說360是用免費顛覆了傳統殺毒軟體廠商,斐訊就是在用近乎倒貼的方式收割整個客廳場景。當然,這種「倒貼策略」與傳統意義上人傻錢多的價格補貼戰有本質區別。

事實上,斐訊這次依然沒有創造出「會飛的汽車」,但是卻用已有資源為用戶描述了一個「前所未見的購物方式」。某種意義上,這與小米當年的「為發燒而生」

倒有些異曲同工之處。小米橫空出世時,也沒有懷揣什麼智能手機核心技術,只不過犧牲利潤空間重新定義了「性價比」。

不過在選擇線下渠道時,斐訊並沒有走「小米之家」之路,而是優先選擇與國美門店全面合作,藉助國美門店專業的導購講解、商品經營能力和豐富的產品體驗專區放大產品影響力。為了達成這一目標,斐訊或許還將加速融入其它線下零售場景。幾乎可以預見,斐訊獨有的產品模式與線下精準流量結合後將會形成一種新的消費趨勢。對於那些被斐訊「盯」上的產品線來說,這或許也是一場災難性的打擊。對於斐訊自身來說,線下場景可以進一步擴大產品的輻射範圍,形成更具規模的量化效應,這也是當下所有智能硬體廠商都在追求的一種境界。

當然,斐訊「天降餡餅」的產品策略終有一天需要回歸商業的本質。不難預測,斐訊下一階段的戰略目標應該是結合已有爆款商品打造出「化整為零」的全套智能解決方案,進而通過這些無限接近用戶的產品許可權創造屬於自己的利潤和商機。成為客廳里的BAT。

80年代初由普拉哈拉德與哈默共同打造的「核心競爭力」概念里曾提到:當企業通過追隨立足之後,需要打造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從而進入可競爭者行列,這個核心競爭力一定是別人無法複製的。一般來說,「技術碾壓」就是這樣一種無法複製的存在,但斐訊的故事卻讓人茅塞頓開:在一定的時間區間內,對消費行為的精準拿捏和深入思考也是一種無法複製的競爭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手機產業創新乏力,拍照也成了華為P20系列的產品故事
全球首例,迪拜街道上跑來了一輛無人駕駛計程車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