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尼泊爾,不得不知道的一些事兒,了解一下?

在尼泊爾,不得不知道的一些事兒,了解一下?

BHAKTAPUR

KATHMANDU

VALLY

"Were there nothing else in Nepal, save the Durbar Squre of Bhaktapur, it would still be amply worth making a journey half way round the globe to see."

「如果尼泊爾除了Bhaktapur的杜巴廣場再無其他,也值得飛過半個地球。」

NEPAL SURVIVAL GUIDE 1

我向來都不是一個喜歡打卡景點的人,在拉薩住了一個多月,沒有進去布達拉;在巴黎零零總總加在一起兩個月,沒去鐵塔。喜歡看我遊記的人也知道,我傾向推薦旅行方式和態度而不是直接分享行程路線。但是,Bhaktapur絕對是一個例外,他是任何旅行者任何路線都不能錯過的「景點」,絕對值得你只為了它穿越半個星球。

有這樣邪乎?是的,從很多層面來說,它都代表了尼泊爾的文化的精髓,就算不看杜巴廣場,隨意走走,很快就迷失在那迷宮中的小巷裡,幾步之遙,有當地人圍著蠟燭哼唱,拐彎,一個矮小的門廊鑽進去,一間小小的廟宇在庭院中央,雕刻精緻的門廊,有佛像,也有濕婆神,兩種宗教融會貫通在一起,在這些個傳統的紐瓦麗庭院里,沒有異種宗教的紛爭,只有祥和。它像是一個一直沉睡的千神之邦,即使在地震後的塵土飛揚中,也依舊感受的到它的靜謐。

但更重要的是,在其他任何一個地方可能都無法那麼直面的感受到一種尼泊爾的生存態度。地震後,Bhaktapur 大多數房子仍舊是恐怖的危房,看著那搖搖欲墜的樣子,似乎一陣清風就會把它吹倒。

在杜巴廣場周邊,就這裡一堆磚頭,那裡一攤水泥,有的老房子裂了縫就拿幾根竹子棍頂著,卻見街邊幾個老奶奶坐在一起,刷著舊磚頭,準備蓋新房子,有說有笑,看到你就揮揮手。

這種建築工地已經成為了這個城市的遊樂場,孩子們在那裡玩耍,老人們坐在磚前曬太陽,不管男女老少都有可能是建築工人。大家就那樣若無其事的用笑容把災難融入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

在尼泊爾,沒有什麼過不去的坎兒。

COSY NEPAL

PATAN

在尼泊爾,想要住的舒服,哼,有點難。

就算是四顆星的酒店,也有種不知從何說起的Low感。室內裝潢這樣先進的事情似乎還沒有進入尼泊爾。

NEPAL SURVIVAL GUIDE 2

更恐怖的是,除了加都博卡拉這樣的「大城市」,你對住宿是無法選擇的,他們無一例外的鋪著深棕色的地毯,亮粉色的瓷磚,怎麼找,似乎也找不出點不喜歡的理由,但就是怎麼看都不順眼。

慢慢的,你的住宿標準從有性格有品位有家一樣的感覺,下降到有24小時熱水就會熱淚盈眶,再逐漸變成,很滿足某個時刻能湊合洗上一個不算涼的澡。再去的遠點,能自己中午燒壺熱水,拎一個桶,往自己身上一澆,就算很舒服了。

各種恐怖圖片我就不一一奉上了。希望大家都比我幸運。

兩年後我才發現,錯誤出在我根本不應該把大本營放在什麼加都,她的姐妹城Patan才是王道,這裡藝術家成群,很多歐洲的NGO駐紮於此,所以老歪一打一打的生活在這裡。

你懂的,歐洲人扎堆的地方,夠資本主義的餐館住宿肯定少不了的 --- 從當地美食到奢侈的館子,從日本麵包房到有機超市,應有盡有。就算你要買法國魚子醬義大利起泡酒都找得到。這裡刷新了我對尼泊爾的整個認知,我不再生活在最窮的第三世界。

千萬不要只來Patan一日游,一定要住在這裡,可以的話,其他地方都不去了都行,這裡有加德滿都山谷可以offer的一切,一出門你就在紐瓦麗文化核心,比加都的老城不知好上多少倍。

我最喜歡的是一位法國情侶創建的Cosy Nepal,他們把法國人的品味帶到了尼泊爾,極其有格調的改造了這裡的老房子。那時,我剛從下珠峰的邊緣小村兒餵了一周的豬,來到這裡:

「什麼,這裡有微波爐!我第一次在尼泊爾見到微波爐!還有烤麵包機!?」

「洗衣機?我有洗衣機?!」 我已經自己手洗襯衫一個月了。

「熱水器?我有自己的熱水器!!?」 在之前兩次丟人的評論後,我強烈掩飾著自己劉姥姥進大觀園的土鱉像,最後沒忍住還是被熱水器給震了。要知道,在尼泊爾99.99%都是靠太陽能,大多數時候只有中午有熱水,卻控制不了溫度,是一種可以退豬毛一般的熱水澡。

就這樣,我並不昂貴的獨享了一家巴黎工業風咖啡館外加一個精品酒店和庭院餐廳。我躺在自己的院子里曬太陽看書,舒服的像躺在雲端,那些上山下鄉吃土餵豬的日子都已經成為上輩子的幻影了,要不是門外的廟裡偶爾的敲鐘聲,我顯然已經忘記自己是在尼泊爾了。這種忘記,是我在尼泊爾經歷過的最大的奢侈,奢侈的有點讓我害羞。

想了想,媽媽說我是難民還是很有道理的,不過為了一個微波爐熱水器而興奮好幾天的人生也挺好。

唯一的缺點是,不提前半年預定,就別想了,來這裡的人都是像我這樣包月住。

MOIVE GARDEN

POKHARA

(實在沒有配圖了,勉強看下我。)

博卡拉的Movie Garden是除了喜馬拉雅之外尼泊爾最美好的事兒了。我並不誇張。

NEPAL SURVIVAL GUIDE 3

它是一個露天電影院,放的全是經典老電影。坐落在北湖濱區的半山腰上,等到星星都亮起的時候才開張。你順著不怎麼明顯的路牌找去,走上一條彎彎曲曲的小徑,正準備掏出手電筒,看到一個個蠟燭插在紅酒瓶里,星星點點的放在山路兩邊。要是來這裡約會,肯定沒有成不了的事兒。

電影院是純天然的,你的對面是薩瓦湖,你的座椅就是這座山,順著階梯式的山勢,自然而然的為每一個人提供了不需要看前人後腦勺的完美觀影角度。當然了,每一個石台階上都放上蠟燭,蠟燭這件事兒在製造氛圍上絕對不能吝嗇。

工作人員還會給你拿來一個毯子,坐著的,躺著的,大家自由舒適的在這裡圍成一片,而我一個人實力的演繹著北京癱。而且這裡還做非常正宗的炭火意式Pizza.

想起我最瘋狂的一次觀影,是在倫敦的墓地里淋著雨看了一場剪刀手愛德華,又或是在冰島的游泳館裡看的吸血鬼片,但是尼泊爾這山中的電影院氛圍絲毫不遜色半分了,價格卻只是十分之一。

TREKKING IN THE HIMALAYS

MUSTANG/LANG TANG

HUMLA

來尼泊爾,如果沒有一次轟轟烈烈的徒步之旅,爬到雲上,去看一眼神秘的喜馬拉雅,那真的就是白來一趟了。

NEPAL SURVIVAL GUIDE 3

尼泊爾是徒步愛好者的天堂,這句話,我想誰也質疑不了。

擁有相對最完善性價比最高的徒步設施,每一天都有落腳的「酒店」也有當地人為你做好「美食」,雖然都是帶引號的,但大可不必如進入無人區一般帶上帳篷或是好幾天的水和乾糧,或者是便攜煤氣罐和鍋碗瓢盆自己做飯燒水。這對於高海拔的多天徒步真的是非常方便了。

具體的我不多說了,徒步之前自己一定要做充足的準備,保證安全,不是我在這裡三言兩語就可以概括的。經驗不足的雇一個嚮導,如果你把他當做朋友,尼泊爾人同樣也會對你掏心掏肺,你會收穫很多對當地文化的認識,親密的接觸到尼泊爾人的真摯與善良。

只想提一點,如果你比較野,我不會建議你去什麼珠峰大本營或者安娜普爾大環線小環線這些被大多數第一次去尼泊爾人津津樂道拜為天堂的地方。為什麼?據說,今年在珠峰大本營路線上爬台階都爬起隊來了。徒步的目的當然是與大自然親密接觸去了,不是跟別人的後腳跟親密接觸。

尼泊爾的其他喜馬拉雅群山的徒步路線完全不比這兩個知名的差,只會更便宜,更壯闊,還不用排隊買熱水。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旅行者都無法只來尼泊爾一次,每一次都有無限的新鮮事兒可以探索。

Langtang有幾個非常好的徒步路線,有的相對還比較簡單,有的更偏人文,經過大量藏族村落。Mustang是尼泊爾人心中的第一名,但是需要非常貴的通行證。我最想去的是Humla & Jumla 是連尼泊爾人都很少聽及的與世隔絕的神秘世外桃源。

FOOD IN NEPAL

其實這篇文章剛開始只寫了美食。不知道為什麼一激動多出來上面那一堆。在這個重口又資源匱乏的國家,出了加都博卡拉就只能吃咖喱和炒麵,所以,這個介紹實在太重要了。

好了,下面正文開始。

NEPAL SURVIVAL GUIDE 4

尼泊爾有美食?有!而且很可能非常多,雖然大多都跟尼泊爾沒有什麼太大關係,但是新鮮事兒不少。

MOMO

認準它。它很有可能是你在尼泊爾的救命

法寶了。

其實Momo就是餃子,但是到了尼泊爾,裡面就是咖喱餡兒的了。但並不妨礙它很好吃,尤其是那個醬汁。

它有蒸的和油炸的兩種。

無疑炸的實在太過重口,並不是你想像中

生煎包那樣美好的。

出了幾大城市,

你最有可能比較頻繁找到的就是momo,

但是千萬不要隨便瞎吃,有的地方肉質非常不新鮮,

出了城建議只吃蔬菜餡兒的,

要不然就跟食物中毒做好朋友吧。

(親身經歷)

最好吃的momo又比較容易找到的在泰美爾everst irish pub. 沒錯,非常意外的在一家酒吧里。

Chips Chilli

尼泊爾薯條,確實可以用好吃飛來形容。

它用青椒西紅柿辣椒香菜

等蔬菜炒制的汁,裹在薯條上面,

基本上所有當地的小店吃的到,而且不管哪裡都不會做差,是一樣很少出錯的菜。

早飯的話不妨試試Masala Omelette(印度煎蛋),

也是在尼泊爾好吃不出錯的選擇。

Dal Bhat

它是我的終極噩夢,但是很多時候,Dal Bhat是你唯一的食物。

說句公道話,要不是因為有一整個月午飯晚飯

我都在吃它,它著實還是可以很好吃的。

Dal是混合綠豆鷹嘴豆等做成的湯,bhat就是米飯了,

你經常會看到一個小小的尼泊爾姑娘就那樣配著豆子吃掉了如山一樣的一盆米飯,還要求添飯。

每家的做法都不一樣,運氣好的話還是很好吃的,

運氣不好的話。。。呵呵。

一般它還配有一到兩樣咖喱,蔬菜和雞肉,還有尼泊爾醬菜。

如果你選擇了它,至少全國都在吃它,

畢竟可以保證非常新鮮不拉肚子。

不拉肚子就很好了。好吃什麼的就當是偶爾意外的驚喜就好了。

Juju Dhau

尼泊爾酸奶,被稱為酸奶之王,真的不要錯過。

但只在Bhaktapur才正宗,包裝是當地做的陶瓷罐。

問題來了,都是當地名不見經傳的小店,怎麼找?

你就到杜巴廣場去,抓住人就說Juju Dhau,要不然就說yogurt,

他們就會指點迷津。

千萬不要去那種掛著牌子的騙遊客的店。

另外呢,尼泊爾還有世界上最不健康的紐瓦麗菜系,這個菜系是看不到什麼蔬菜的,以肉和動物內臟為主,無疑全部做法就是加上大量咖喱辣椒一起燒烤;要不然就是純粹100%是糖的甜食。

聽起來就非常恐怖,比如在牛肝里塞上麵粉和雞蛋再油炸。。。還有街上販賣的往干豆泡兒里灌滿醋和土豆辣椒的神奇食物。。。

還有就是。。。用自來水刷牙,洗水果很有可能會拉肚子,尤其是雨季。需注意水是不是黃色的再決定。。。

RESTAURANT

IN NEPAL

KATHMANDU

加都,如果你懂它,它可以是一個極好吃的地方。聰明的人在加都不會選擇吃太多尼泊爾菜,因為出去就沒得選了,明明這裡有世界美食,為什麼要難為自己?千萬別到了一激動就去嘗試尼泊爾咖喱。

我只說幾個我去過無數次的最鍾愛的店。

NEPAL SURVIVAL GUIDE 5

Japanese Kitchen KIZUNA

在尼泊爾,吃什麼都有點湊合的意思。「這個披薩以喜馬拉雅的標準來說,算很不錯了。」 「恩恩,這個壽司以喜馬拉雅的標準很好了。」

其實只是能吃的程度,離好吃還有很遠的距離。

所以我當初並沒有抱什麼很大的期待。

在尼泊爾,米飯是非常讓人無法忍受的,我曾經在山裡呆了十幾天,終於受不了,氣著說:「這明明是我們中國人餵雞吃的米。」 沒有一點誇張,沒有一粒米是成形的,口感粗糙還又黏又軟。

而這裡,如果只有醬油拌米飯,我也是震了的。

米是不知道他神神秘秘哪裡弄來的。

我軟磨硬泡套了他好幾次話,他才模稜兩可的堅持說這是尼泊爾米。但我沒在別家吃過這等米。

天婦羅和親子飯,毫不誇張,是日料在日本的級別,而這個級別,並不多見,更何況是尼泊爾。知道的遊客並不多,除了像我這樣的加都老油條,來這裡的大多都是日本人。

Western Tandoori

熟悉我公眾號的朋友,都知道我最喜歡去的永遠是小而有性格的當地臟館兒。

很多人問我怎麼結實當地朋友?就來這種地兒啊。

這裡必須拼桌,所以你肯定得和你對面的當地人拼話,聊聊故事,聊聊文化,這裡是加都的social hub.

它只有四張桌子,每到飯點就會看到各國背包客站在門口,下賤的排起長龍,有的寧願站著,也要在這裡吃。

這裡的饢,確實是全世界無敵了。

有大蒜味的,有芝士的,有肉餡的,秒殺京東肉餅。是我們每一個人離開加甚至會想念的,每次回來第一個去打卡。

而且,不用擔心,親測這裡不拉稀。

Fire & Ice

咳咳,是的,它的名字叫冰與火。

是全尼泊爾吃pizza最好的地方,不得不說一進門有種突然穿越空間來到義大利的感覺。這種感覺,在尼泊爾山區大型吃土之後,是非常需要的。

但我肯定要告訴點你們別人不會告訴你的小秘密咯,那就是,這裡最好吃的其實並不是披薩,而是意麵和risotto. 尤其是Pesto,新鮮的羅勒的香味,混合著上好的芝士, 身在加都,舌頭被傳送到了義大利!

在所有加都的餐館裡,也算是價格數一數二了的,享受著美食的同時也心酸的認識到,大多數尼泊爾人並吃不起這家餐館,雖然它對你而言只是一頓便飯而已。

Amrita House Cafe

在加都待的比較久的人,都紛紛撤離了泰美爾,搬到了大佛塔。這裡隱藏著無數好吃的小店,是加都藏民的主要居住地, 雖然到處依舊飛舞著黃沙,卻有著說不出的寧靜。

這裡的小街里仍有著迷人的未被旅遊業侵蝕的樣子,不會因為你是遊客就大大抬高價格,我在這條街上住了一陣,和賣水果的賣菜的擦鞋的都結交了友誼,路過總要寒暄一陣,是一個會讓人感受到家溫暖的地方。

我喜歡的是這裡一個小花園的健康餐館Amrita,藏在層層巷子深處。枸杞茶,牛油果沙拉,黎米沙拉等等。在吃了那麼多土之後,健康的非常治癒。而且價格便宜的有點讓人難以相信。

在加都密密麻麻的街里,有的時候一拐彎,發現一個這樣安靜的花園,走進去外面的喧囂就消失了,就會輕易原諒那些塵土,覺得此生都沒有遇到過任何煩惱。

OR2K

OR2K絕對不是加都最好吃的餐館,但是,是絕對不能錯過的餐館。大家進門把鞋一拖,紛紛盤腿在地毯上坐下,癱著,躺著,氛圍非常尼泊爾了。

這是一家主打健康素食的餐館,每一個菜單都是手繪的,還是夜明的,壁畫也是,畫著彩色的雲和星星,閃著光。這裡是背包客的駐紮地,來這裡總能交上幾個朋友。

我在加都的半年時間裡,吃遍了他家所有的菜,最好吃的無疑是菜花派。讓我對這個自帶火藥味的蔬菜重新認識。

所有甜品一律很好吃,薄荷檸檬水天下無敵。

最重要的一點是,全加都網路最快的地方之一。在泰美爾住的日子裡這裡經常是我的辦公室,泡上一天,身邊都是同樣工作的小型NGO的創立人。

(博卡拉有分店,對著Fewa湖,很安逸了。菜花派做的比加都店還好吃。與其類似的還有泰美爾的Places.)

Pho 99

在加都,能吃到一碗好吃的Pho簡直是治癒所有旅行疲憊的最佳藥方。

尤其要去的是大佛塔這家店,有四層,屋頂有個小小的露台,被層層的植物環抱著,可以看一下午的書還有佛塔和轉經人,在這樣高的屋頂還會不時有貓的拜訪,是個靈氣很足的地方。

Pho不能算是頂級正宗,不過覺得可以稱得上好吃,還有甜甜的東南亞椰奶咖喱和各種越南燒烤甜品。

我喜歡的是這裡明亮的白色大桌子和牛油果奶昔,每次我都會喝兩杯。所以這裡的服務生每次看到我走進來,都是一個個奔過來大聲歡迎,是一個非常簡單就會幸福的地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wayfarer 的精彩文章:

TAG:wayfar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