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什麼是高技術武器?航母、主戰坦克、火炮等都不是!

什麼是高技術武器?航母、主戰坦克、火炮等都不是!

原標題:什麼是高技術武器?航母、主戰坦克、火炮等都不是!



各位網友大家好,今天繼續給大家連載20年前解放軍出版社的專著《戰爭離我們有多遠:張召忠點評軍事革命》


在我們對高技術和軍用高技術進行了充分的分析之後,再試圖尋找其規律性的特點,就不難發現,起碼在三個方面與知識經濟有著不解之緣。


第一,高技術的核心是信息技術,知識和信息是高技術的靈魂。


傳統的一般性技術是粗放型技術,如煤礦、油田、森林的開採,汽車、鋼鐵、建築、造船和機械工業的發展等,都是以大量消耗和利用自然資源為代價的,這種拼資源、拼鋼鐵、拼物資的做法形成了工業經濟模式和所謂的工業時代。這種粗放型技術表現在軍事上,則突出表現為建造大量的航空母艦、主戰坦克、飛機和直升機等以消耗鋼鐵、木材、鋁材等物質材料為主的武器裝備,由於這類裝備越來越大,佔用人力也越來越多,指揮和控制越來越難,所以造成軍隊員額的不斷膨脹,最終導致拼人力、拼物資、拼消耗的機械化戰爭等大規模戰爭不斷湧現。


美國「尼米茲」號航母



美國「福特」級航母


高技術概念則正好相反,由於高技術中信息技術佔有絕對重要地位和最大比例,所以能夠科學合理地運用信息和知識的力量,通過信息化、網路化和一體化,得以綜合、高效地運用資源、設備和材料,在需求、可能與物質保障上建立了一個橋樑,這大概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知識經濟」。

從軍事領域來看,由於信息化、網路化和一體化的實現,軍隊員額將大大減少,軍隊指揮體制將大大精簡,軍隊的部署將趨於分散,軍隊將重在集中戰鬥能力而沒有必要把部隊集中在某個特定的區域,由於信息靈便,指揮高效,作戰樣式可能將由機械化作戰轉向信息化作戰,戰場上那種傳統的拼人力、拼物資、拼裝備、拼消耗的做法可能將逐步轉向知識、智能和謀略的較量,如果說以往在戰爭是體力、機械力拚爭的話,那麼將來的戰爭必將是智力和知識的拼爭。基於這樣一個思路,如果人們執意要把經濟形態的變更說成是工業經濟和知識經濟的話,我們似乎也可以將戰爭形態的變更說成是機械化戰爭和知識化戰爭。




第二, 高技術具有極高的效費比,高技術產業是推動經濟發展的火車頭,沒有高技術發展就不可能出現什麼「知識經濟」的神話。


「知識經濟」一詞過於簡便,單純靠知識不會產生什麼經濟效益,單純靠爬格子也不會成為什麼百萬富翁,這在知識界已經是一個眾所周知的無需爭辯的事實。其實,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定義該詞的時候其本意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是說這種新型的經濟模式必須以知識為基礎,沒有知識就沒有經濟效益,沒有知識就不會產生經濟競爭力,在21世紀就無法生存下去。如此說來,似乎就完整多了。

知識一萬年以前就有,憑什麼說今天就產生了「知識經濟」,而一萬年前的知識就不能產生「知識經濟」?知識是歷史的積澱,信息就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任何情況下光靠知識和信息都無法產生效益,必須與實體結合才能使力量倍增。比爾·蓋茨有關辦公自動化的知識只有物化成軟體產品才能使他從一介草民變成個人擁有250億美元資產的世界首富;有關新材料的高技術知識只有裝配到F-117A隱身戰鬥機上並在海灣戰爭中大顯身手之後,才使人們認識到:這種高技術戰鬥機確實能夠以一抵百,無敵于海灣戰場。知識、信息只有與高技術相結合併物化和創新高技術產品和武器之後,才能形成巨大的競爭力和戰鬥力。




F-117A隱身戰鬥機

第三, 高技術必須是技術、知識和信息高度密集,一般技術不能稱為高技術。


我們時常在成果發布會上見到「國內首創,國際領先」之類的評價,但時至今日卻未見一人奪得諾貝爾獎盃;我們經常看到大量知識產權在國家專利局進行登記,但市場上假冒偽劣產品卻是有增無減;小販們搖晃著手中會發光的玻璃纖維,大言不慚地聲稱那是最新高技術產品;一輛普通轎車會因為裝上一台高級音響或是電子點煙器之類的新鮮玩藝兒而稱之為高技術型轎車……其中奧妙就在於那些精明的廠商只是在遙控器或音響部分改用了數字式電路……


究竟什麼是高技術產品?什麼是高技術武器?似乎沒有一個公平公正的度量法則。按照國際性規則,先進技術不能算作高技術,運用高技術對一般技術產品進行部分改造也不能稱之為高技術產品;發達國家過時的技術、淘汰的裝備對於第三世界國家來說則是先進技術和先進裝備,但卻不算是高技術和高技術裝備,只有高技術組分佔到70%以上時才能稱為高技術產品。表現在軍事領域,航空母艦、主戰坦克、火炮等一般來講都不能稱之為高技術武器,因為此類裝備的高技術含量並不多。F-117A隱身戰鬥機、軍用衛星、戰斧巡航導彈都屬於高技術武器,因為其高技術含量都超過了70%。




戰斧巡航導彈


在知識經濟時代中,明白什麼是高技術,什麼是高技術產品和高技術裝備非常重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在很長時間內走的是一條靠引進求發展的道路,以求儘快實現工業化,因此引進了大量所謂的「先進設備」,而捨不得花大錢去購買和引進專利、高技術和智力等知識資源。現在回頭思考一下,我們過去引進的那些鋼鐵冶煉、工業生產線和機械產品等「先進設備」中有許多是發達國家從工業時代走向信息時代急需拋棄的垃圾和廢物,我們如果不購買,這些夕陽產品很快就會被淘汰。



日本和韓國多年來都是通過購買美國的生產線和設備來加速工業化進程,98金融風暴把它們的美夢攪得粉碎。所以,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認識到這樣一種嚴酷的現實:農業經濟時代人們主要是爭奪土地,戰爭大都是為爭城掠地而誘發的;工業經濟時代,競爭的目標轉向資本和資源,殖民掠奪和大規模戰爭基本都是為了這些目標而戰;知識經濟時代,各國競爭主要是綜合國力的競爭,是知識和信息的競爭,是知識、技術和信息高度密集的高技術的競爭,誰能獲取和佔有更多的信息,誰能創新更多的知識,誰就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處於領導地位。


——本文摘自《戰爭離我們有多遠:


張召忠點評軍事革命》


第一部:潮起潮落。第2章:走近知識經濟時代。P24


截稿至:1998年10月。 解放軍出版社,1999年7月第一次印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局座召忠 的精彩文章:

印度雷達能在「數公里」外發現殲-20?巴鐵笑笑不說話
普京要用核動力巡航導彈全球打擊,這事兒靠譜兒嗎?

TAG:局座召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