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在互聯網面前,我們都是透明人

在互聯網面前,我們都是透明人

原標題:在互聯網面前,我們都是透明人



在過去整整一周時間,Facebook用戶信息泄露事件仍在繼續發酵。


Facebook上下都在忙於處理「劍橋分析」(CambridgeAnalytica)引發的大規模隱私泄露事件。FacebookCEO扎克伯格不得不在報紙上刊登了一篇文章向受影響的用戶道歉,稱「辜負了他們的信任。」


關於網路隱私的問題,也有不少藝術家通過作品展現了自己的態度。阿撲也收集了一些案例,跟大家分享。



Google鬧鐘 - FAT實驗室


這件作品主要構成是一個插件、一段演示視頻,以及幽默感。


Fat實驗室寫了一個插件。如果用戶將這個插件安裝到谷歌瀏覽器中,每次谷歌瀏覽器將用戶信息發送給谷歌時,這個插件都會發出警報



看看這個視頻吧,警報響的頻率實在太高。即使在我們萬分喜愛的網站,例如Vimeo(外國最火爆的視頻網站),也會發生警報。


它真正地顯示了Google如何實現「全面覆蓋」,呵呵呵噠。


FAT實驗室是一個基於美國,但成員活躍在全世界的「藝術 +科技」的藝術團體。他們中有不少人都是程序員或者工程師。創始人埃文羅特還曾經獲得史密森尼學會頒發的國家設計獎。


埃文羅特


好吧,我終於知道為啥看他眼熟了。(有沒有很像《摩登家庭》中的gay兒子)



隱私收費 - Branger_Briz


Branger_Briz的這件作品可以說是很諷刺了。


他的態度,和最近被全網diss的李彥宏老師有一絲苟同(不懂此梗請移步百度,搜索「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8年會+李彥宏+中國人+隱私」)


總結起來就是「大家都是jian ren,為了點好處,就會出賣自己的隱私,呵呵噠」。



Branger_Briz的這件裝置最早在2011年巴塞爾藝術博覽會上展出。這件裝置是一件收費充電站,可以給遊客的手機充電。


但收費方式很特別——想要充電的手機必須上傳一部分數據(例如照片),作為貨幣支付充電的費用。詳情請戳視頻:


好吧,阿撲承認,手~機~沒~電~我~會~shi~


事實上,博覽會現場很多人都願意交換一部分信息來換取充電貨幣。甚至他們還願意合法授權給Branger_Briz,以換取更多充電貨幣。



而有意思的是,Branger_Briz制定授權協議的時候,可是逐字逐句地參考了Facebook的服務條款。這個設備也大大提高了巴塞爾博覽會期間的電話電池耗費的速度。


你就說諷刺不諷刺吧!



面對Facebook - Paolo Cirio,Alessandro Ludovico


如果是充電器還是在笑話我們,那這件作品簡直有毒


來來來,仔細回憶一下,你是不是有過「我媽拿了我朋友圈的照片,就去幫我相親了(此處為原諒綠)」的悲慘經歷。


好吧,這不夠慘。


Paolo Cirio,Alessandro Ludovico編了一個軟體,從Facebook扒了100萬張用戶照片,並使用臉部識別軟體將它們發布到一個約會網站,並且還可以實現與潛在伴侶進行匹配的功能。


當然,這個網站是假的,是藝術家建立的模擬網站。



但是,如果任何人都可以使用我們的照片來達到他們自己的邪惡目的,我們中將會有多少人將犧牲自己的身份價值?





fbFaces - Joern Roeder,喬納森皮爾奈

這件作品與Face to Facebook大致相同。


fbFaces是一個抓取工具,用於搜索公開的個人照片並複製圖像、FacebookID和姓名。然後沿著朋友列表中的其它帳戶執行相同的操作。(這神似前些年蔓延的qq盜號病毒啊)



藝術家們將收集的文件列印出來,並將它們佔滿房間,就像是壁紙一樣。


個人資料圖片被簡化為像素,就好像讓他們在盜竊信息的過程中一樣,毫不重要。它們不再代表人,而是易於下載和佔用的信息 ——僅僅是像素



Memopol-II - Timo Toots


Google Alarm告訴了我們:科技巨頭一直在收集我們的信息。而Memopol-II顯示了這些信息會如何被匯總,以及如何產生聯繫。


只需插入身份證,即可讓Memopol-II從(國際)國家資料庫和互聯網上收集有關身份證主人的信息,然後在大型顯示器上可視化。


Memopol-II


這聽起來就足夠令人恐懼了。若在未來這種機器普及了,身份證一旦丟失,幾乎就等於衣不蔽體了,再無隱私可言。


當然,藝術家也試圖安慰我們:如果身份證足夠安全。我們也可以查詢自己在什麼地方留下了痕迹,甚至指紋。


但是,誰沒丟過身份證啊!?嚇死人惹~~



註:本文案例參考自《6 Art Projects Prying The Lid Off Online Privacy》,原作者為Dylan Schenker,2012年二月發佈於VICE旗下CREATOR英文版網站 , 有刪減。


原文地址:https://creators.vice.com/en_us/article/4x4p43/6-art-projects-prying-the-lid-off-online-privacy


嘮 嗑


Facebook在一定程度上只是公眾發泄的恐懼情緒的「出口」。


公眾真正害怕的是隱私被盜背後的政治活動,進而是對自己的「選擇」的懷疑,以及對於自己生活的不可控感。

以上這種獨立思考、質疑公權的態度,在西方教育體系中是一種傳統,不妨說是一種「政治正確」。


而在3月24日至3月26日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8年會上,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的觀點又刷了一波存在感。


他的一句「中國人更加開放或者對隱私問題沒有那麼的敏感,如果說他們願意用隱私來交換便捷性或者效率的話,很多情況下他們願意這麼做的。」


此番言論立刻引起全網口誅筆伐。


中國網民,難道真的對此毫不在意嘛?


本文為阿撲原創文章,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翻譯/編輯:ARTPLUS加菲胖胖

你可能感興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rtplus 的精彩文章:

確認過眼神,是我想懟的人

TAG:Artpl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