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讀《三國志》—「王佐之才」荀彧

讀《三國志》—「王佐之才」荀彧

荀彧,字文若,潁川潁陰人,東漢末年著名的戰略家,政治家,為曹操統一北方,立下汗馬功勞,是曹操手下的頭號功臣。在陳壽所著的《三國志》中,對於荀彧有如下記載:

荀子之後,王佐之才

荀彧出身潁川荀氏,是荀子之後。家中的很多人都曾在朝中擔任高官,荀彧少有才名,南陽名士何顒見到荀彧之後,驚呼其有「王佐之才」。所謂王佐之才,就是非凡的治國能力。

永漢元年,荀彧被舉孝廉,任守宮令。九月,董卓廢,少帝劉辯,立陳留王劉協為帝,十一月,董卓為相國,持劍上殿,荀彧於是棄官還鄉。

荀彧對同鄉人說,潁川乃四戰之地,不可久留,建議大家隨同自己離開這裡。但是潁川人都眷戀家鄉,不肯離開,於是荀彧便同族人搬到了冀州。

到達冀州後,冀州已為袁紹所得,荀彧的弟弟也在袁紹手下擔任幕僚,袁紹知荀彧為當世名士,待其為上賓,但是荀彧認為袁紹不能成大事。

棄袁歸曹,運籌帷幄

初平二年,荀彧離開袁紹,轉投曹操,曹操大喜說:「先生就是我的張良、張子房!」加封荀彧為別部司馬,荀彧時年二十九歲。

董卓橫行天下,曹操問計於荀彧,荀彧說董卓的殘暴已經超出常理,他一定會自取滅亡,不足道哉。後董卓派李傕郭汜四外劫掠,到了潁川、陳留等地,荀彧同鄉之人多有死傷,正應了荀彧之言。

興平元年,曹操東征陶謙,張邈、陳宮謀劃反曹,暗中迎接呂布。荀彧和程昱此時鎮守鄄城,荀彧識破了張邈說呂布來幫助曹操的謊言,立即命令軍隊加強防,並急召東郡太守夏侯惇。夏侯惇到後,乘夜誅殺謀反者數十人,穩定了軍心。

豫州刺史郭貢受呂布煽動,率眾數萬來攻,郭貢要求見荀彧,荀彧準備前往,夏侯惇等人都說:「先生的一州之主,豈能貿然赴險!」荀彧說道,郭貢此時心中的謀劃還沒有確定下來,如果此時去遊說的話,很可能不戰而屈人之兵,解除當前的危機。果然,荀攸見到郭貢以後經過一番遊說,郭貢率軍離開。不久之後,曹操班師而回,在濮陽擊敗呂布。

興平二年正月,曹操擊敗侵入定陶的呂布軍,五月,曹操進攻巨野的呂布部將薛蘭、李峰,呂布親自援救,被曹操擊敗,撤退而走,曹操殲滅巨野守軍,乘勢進軍乘氏。

兗州之謀,穩固根基

此時徐州牧陶謙已死,曹操想率軍征討徐州,然後再回來收拾呂布。荀彧進諫道:「高祖劉邦具有關中而王天下,光武帝劉秀也擁有河內,而一統江山,有了根基,進可攻,退可守,正可謂進退有度,攻防自如。如今明公的根基就是兗州,而此時兗州並不太平,況且攻打徐州必曠日持久,帶兵多則兗州無人可守,帶兵少則徐州不可下,到時進退維谷,自取其亂。明公應修養生息,鞏固根基,而後一舉擊滅呂布,鞏固兗州之基業而後一統北方。」

曹操聽取了荀彧的建議,放棄了進攻徐州的打算,休養生息,抓住戰機擊敗呂布。收復了兗州各縣,為曹操日後統一北方奠定了根基,此戰獲勝,荀彧功不可沒。

迎天子,成霸業

建安元年,荀彧隨從曹操擊敗黃巾軍,同年,漢獻帝在董承、楊奉等人的護送下,從長安回到了洛陽。在要不要將漢獻帝迎回許都的問題上,曹操內部眾人意見不一,此時荀彧表示應該迎接天子到許都。原因有三:奉天子成人望,大順;秉至公以服英傑,大略;扶弘義以致英傑,大德。曹操認為荀彧言之有理,便迎漢獻帝至許都,形成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勢,為曹操日後統一北方,奠定了政治基礎。

推賢薦能,謀定後動

荀彧很少跟隨曹操初中,他負責這首後方統籌全局,荀彧為曹操推薦了很多人才,這裡面就包括他的侄子荀攸,郭嘉,戲志才等人。荀彧推薦的大多數人,在曹操手下,皆能物盡其用、人盡其才。

建安二年正月,曹操南征張綉失敗,此時袁紹發文來奚落曹操,曹操士氣低落。荀彧來到曹操面前道,明公有何憂慮,曹操說袁紹兵力數倍於我,其手下人才濟濟,我為自己而擔憂。

荀彧說道:「爭雄天下,最關鍵的不在於兵精糧足,而在於主君之謀略之心胸,明公之能非袁紹可比。袁紹其人謀而無斷,雖帶甲百萬,不足道哉。」荀彧進一步分析道,呂布才是曹操的心腹大患,應該先攻呂布,聯結馬騰、韓遂穩定後方,而後與袁紹決戰,進而一統北方。

袁曹交兵,決勝官渡

建安三年五月,曹操擊敗張綉,同年攻入下邳,誅殺呂布,平定徐州。建安四年,攻佔射犬,控制河內郡。此時袁紹擊滅幽州公孫瓚,成為北方最具實力的割據勢力,同年袁紹率大軍十萬,準備進攻許都。

圍繞是否與袁紹交戰的問題,曹操內部意見不一,其中名士孔融表示,袁紹兵精糧足,手下謀士如雲,猛將眾多,其鋒不可與之爭,不如降之。荀彧說:「袁紹雖帶甲百萬,但軍紀渙散,且田豐剛而犯上,許攸貪而不智,逢紀果而無斷,審配專而無謀,讓這些人治理後方,其軍必亂。再說顏良、文丑,不過好勇鬥狠的匹夫,張郃、高覽,亦無長遠之謀,淳于瓊等輩,更是不足為慮。明公如果與袁紹決戰,必然一戰而擒,從而一統北方。」曹操因此堅定了與袁紹決戰的決心。

建安五年,官渡之戰爆發,曹操看軍士疲憊,軍糧不繼,便寫信給許都的荀彧,表示想退兵返回許都以圖後計。荀彧接信後回信給曹操說,現在雙方戰事處於膠著之態,誰先撤退,就會失去先機,為對方所敗,現在最佳的選擇,應該是靜待時機,以求一舉破敵。

曹操聽取了荀彧的建議,繼續在官渡堅守,此時許攸家人犯法入獄,許攸大怒投靠曹操,並為曹操獻計攻取烏巢。曹操攻取烏巢之後,一舉擊潰袁紹,張郃、高覽等勇將也投於曹操麾下,曹操贏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

統一北方,荀彧之謀

建安六年,曹操準備南下,攻擊與袁紹勾結的劉表,荀彧建議道:「劉表不足為慮,而袁紹卻為心腹大患,官渡之戰之後,正是明公一舉剷除袁紹,統一北方的天賜良機。」曹操按照荀彧的建議,一舉擊擊潰了倉亭袁紹的主力部隊。

不久,袁紹羞憤而亡。荀彧建議曹操利用袁紹新亡,其諸子爭鬥人心不穩的天賜良機,平定北方,穩定大局。曹操採納荀彧的建議,對袁氏後裔窮追猛打,一舉統一北方。

君臣失位,漸行漸遠

其後曹操欲加九錫進魏公,荀彧說明公首創義兵,迎天子於許都,匡扶漢室,以有道伐無道,為天下人心之所向,今欲加九錫進魏公,則會失去人心,此舉萬萬不可行!因而遭到曹操的怨恨,被曹操安置於壽春,不久荀彧鬱鬱而終。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醉清風攬月 的精彩文章:

車服科技:精準有效的大數據運營讓消費者沒有隱私

TAG:一醉清風攬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