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這些錯誤跑姿,正是膝傷的主要誘因

這些錯誤跑姿,正是膝傷的主要誘因

膝關節是人體最大、最複雜的關節,也是跑步中傷病出現最繁多的部位。膝關節受傷和跑步姿勢動作有著不小的聯繫,但偏偏跑姿是沒有標準答案的,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最舒服的跑步姿勢,畢竟每個人速度、肌力條件不同,沒有必要非得學習大神的跑姿,但也還是會出現一些問題跑姿,將這些毛病糾正,膝傷問題就自然會減少很多了。

『 01 』膝蓋打直

跑步過程中,肌肉在一連串的動態運作中是瞬息萬變的。在落地時,膝關節「打直」(沒有彎曲),會導致膝關節受到的衝擊增加。

因為只有膝關節適當彎曲時,附近的肌肉群才能形成自然緩衝機制,減少膝蓋關節軟骨的磨損,並且讓支撐力量傳導到大腿肌群與核心肌群。如果膝關節「打直」了,落地的衝擊就沒有任何削減,全部被膝關節承受。

可能你在圖片中看到大神們在跑動過程膝蓋的彎曲並不明顯,那是因為他們在經歷過長期系統的訓練後,肌肉力量達到一定的強度,落地時轉換頻率過快,導致看上去膝蓋像打直一樣。提醒大家如果沒有系統訓練,一定要謹慎模仿大神的跑步姿勢,否則受傷就得不償失了。

『 02 』 重心不穩定

久坐族通常會出現重心不穩定的情況,通常表現是「前緊、後松」的不平衡的肌力分布,會導致我們在跑步中髖關節向後伸展(蹬腿)不夠,而向前擺腿過多,也就是大部分時間腿部都留在身體重心的前側,看上去有點像「坐著跑」。

這種不合理的跑步姿態,不僅影響動作效率和速度,也增加了受傷的風險。

這種狀況下,人體的向前性很差,重心不是向前而是向上,重心起伏也增加了落地時的衝擊力。這樣一來,無論是膝蓋還是腰背部,都容易因為長期衝擊過大形成勞損。

『 03 』大肌群沒有得到充分利用

大肌肉群力量不足也是造成膝蓋損傷的原因之一。髖關節是人體運動的發動機,是多種肌群的交匯點。髖關節後伸的肌群主要是位於髖部後方的臀大肌,還有一部分下背部肌群和大腿後側肌群,可以為下肢蹬伸提供充沛動力。

以臀大肌為例:當臀大肌力量不足時就會出現:後蹬無力,「坐著跑」;重心很難前傾,動作向前性不好;蹬地反應慢、落地後著地時間長。

這個時候,其它部位肌肉會代償來完成運動,這些都會使得膝關節壓力增加。所以跑友們在平常訓練中不能只關注每次的訓練任務公里數,更應該加強身體力量練習。

『 04 』步幅太大得不償失

一說到步幅,很多人腦海中肯定會首先呈現出一幅這樣的畫面:前腿高高抬起、大幅度往前伸,後腿大角度向後蹬、之後高高地往上撩,手臂劇烈擺動。

首先,大家要清楚,毫不費力的「高效」大步幅,是以良好的身體素質為基礎的。比如,減少無效動作、身體前傾都需要一定的核心力量和穩定性,縮短著地時間需要更強的腳踝力量,良好的蹬伸效果對伸髖肌群力量(臀大肌、大腿後側肌群、下背部肌群)和髖部靈活性要求較高。

所以,普通跑友的技術不能跟專業運動員一樣要求。速度、能力和技術三者不匹配,只會增加肌肉負擔,也會增加受傷的概率。水平一般的跑友,更需要關注的是動作協調、流暢、經濟,保持步頻不過低(保證重心起伏不過大),整體上跑得穩健而輕鬆、不增加身體損傷。

如果能在保證這些條件的情況下,輕鬆駕馭大步幅(特別是速度比較快時),那當然是好事。但如果為了加大步幅而破壞了原有動作的經濟性,就得不償失。

『 05 』身體後仰

身體重心向後仰而沒有向前性。因為只有身體重心向前傾,才會使重力的作用線在支撐腿之前,對身體產生向前的一個分力,藉助這個分力更自然地完成向前動作。但如果重心向後仰,就沒有這一個「借力」的過程,落地時反而像杵地,增加了膝蓋的壓力,動作的時效性和經濟性也差了很多。

所以,在開始訓練的前期,有必要加強輔助訓練,包括軀幹核心力量訓練、腿部力量訓練 、柔韌性訓練(拉伸)等等,因為入門跑友這些身體素質普遍較差。並重點關注自己的薄弱環節,也就是說你哪一塊特別弱就要注意加強哪一塊。

本文為98跑原創

文章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98跑 的精彩文章:

跑步是一個人的孤單,更是一群人的狂歡
馬拉松運動員如何進行賽後恢復

TAG:98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