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智的選擇 怎樣看醫生?
一天,一位記者朋友同我談起醫患關係,她大大譴責醫生,亂開藥、拿回扣、拿紅包、態度差,特別是她描述了她母親的經歷,老人感冒、低燒,醫生為老人開了7天的抗生素,靜脈滴注,老人滿臂針眼不說,還連連腹瀉,誘發出慢性心衰。
對於她的控訴,我賦予了極大同情,我苦口婆心地向她解釋,絕大部分醫生是好的——他們以病人為重,依病施治;他們工作超負荷,他們受到極大的工作、職稱、家庭壓力;他們沒有正常人的生活,他們不善傾訴,他們默默承受……何況,社會的各行各業都有頑疾,如:電訊、房地產,等等,等等。
但這一切解釋好似不響也無味的屁,絲毫沒有讓她動容。她繼續複述著醫生的種種不是,嘆息著病人是弱勢群體。她打算了解更多病人看病難看病貴的事例,以她母親的遭遇為線索,痛斥醫療不正之風。
我本想讓她寫一篇歌頌醫生,緩解醫患關係的文章,看來,泡湯了。
沉默……
她看從我這套不出病人的遇難史,客氣地準備道別。
「我給你講個故事」,我也起身。從她詫異的表情中反射出她認為我很無聊。
這是我的最後一「踹」(try)。
故事發生在美國一個小學五年級班裡。一個調皮的學生叫John,他上課時常常惡作劇,扔紙團、揪女同學頭髮、撤同學的椅子,他的爸爸常常被老師叫去,傾聽老師們對John的怒訴。回到家裡,John常被父親處罰,美國法律不許打孩子,於是父親讓John面壁思過,剝奪了他的玩遊戲權,暑假的全家旅遊計劃也取消了。老師對John的印象極差,班裡發生不好的事情時,第一個就懷疑John,同學們也故意製造事件,取樂於老師自動化地怪罪John。從此,John破罐子破摔,成了面壁專家。
一次家長會,父親晚到了,做好了像往常一樣挨老師奚落的準備。一位新的班主任熱情地同他打招呼,並大大誇獎John是個懂事的孩子,在他帶病上課時,遞上溫水,並號召同學們安靜,因為老師病了,聲音不能太大。老師動容地讚揚了父親,教育有方。父親嘴張了半天沒合上。
回到家裡,父親將準備面壁挨罰的John一把抱住,含著淚告訴John,父親為他自豪,他是好孩子,老師表揚了他,父親決定暑假帶John去坐豪華郵輪,巴哈馬度假,以示獎勵。John驚呆了,他半張的嘴半天沒合上。
從此,John變了一個人,他珍惜自己,他認為自己可以成為好孩子,他是好孩子,他要珍惜父親難得的表揚及獎勵。他變了。
老師第二天接待了另一位家長,他是另外一個John的父親,老師把同樣的話重複了一遍,這位家長像往常一樣習慣性地抱了抱他的乖兒子。
記者朋友半張著嘴,聽完了我的故事,她坐下,輕輕地對我說我「給我講講醫生的故事」。
作者:肖飛教授
《康復·生命新知》采編總監,蘇州抗炎免疫藥物研發中心主任,上海市科技創業導師,主導完成國家一類新葯來氟米特的研究,智慧醫療踐行者
※X光下消失的腕關節,值得每個病人引以為戒
※什麼時候鉗夾臍帶?美國婦產科協會的推薦被「碾壓」
TAG:生命新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