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官窯瓷器如何辨別?
北宋官窯瓷器款識多達數種,因專燒宮廷用瓷,產量很少,故傳世品也極少。因而有人誤認為北宋「修內司窯」和南宋「修內司官窯」如同一類窯器,其實是誤解。當時北宋「修內司窯」就是官窯。過去對修內司窯和臨汝窯、官汝窯的認識都有較大的誤區。根據筆者收藏的實物和個人的一些看法,我認為,歷史上在河南臨汝燒造的窯器,故名臨汝窯,燒瓷於宋、金年代,以燒制青瓷為主。
我國於1986年年底在河南省寶豐縣大營鎮清涼寺發現了官汝窯的遺址,次年又進行了局部發掘,從而揭開了官汝窯的神秘面紗,而為世人所知曉。原來寶豐縣宋時屬汝州。應該說,汝州地區的窯瓷包括臨汝縣和寶豐縣等,都可統稱為「汝窯」。汝窯系接受宮廷下達的任務而燒造,故產品十分精美,可統稱為「官汝窯」。
從傳世款識的瓷品實物來看,其共同特點是:
1.從造型來看,瓷器的品種和造型有宮廷用的陳設瓷和日用瓷,如弦紋三足爐、貫耳瓶、葫蘆瓶、玉壺春瓶以及花式的洗、盤、碗、碟等。官窯器造型素雅端正,仿似古玉器;日用品非常講究,製作精巧,氣度不凡。
2.官窯的胎泥淘得精細,胎質細潤,由於泥中含有一定鐵質成分,使胎色有多種,釉色有淺灰色、灰色、粉青色、天青色、淡黃色等,釉面因傳世已久,不很光亮,一般都有細密開片,無紋片極少見。宮廷官窯器十分講究,官窯釉以瑪瑙屑作為原料,民間一般不會使用這種昂貴的原料。官窯器以美麗的釉色、精湛的制瓷工藝和特殊的支燒方法而稱譽於世。
3.官窯中的汝窯燒造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支釘燒造;一種是以墊圈、墊餅墊燒。採用支釘燒造的器物通體滿釉,器底留有細小的支釘痕;支釘數大多為3個、5個或6個,但筆者也見到一大件呈現7個支釘痕迹。可以認為凡傳世的北宋汝窯瓷器物的器底都有支釘痕迹,無一例外。
TAG:a國際藝術品徵集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