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印度真能實現汽車全面電動化?
近日,2018印度車展在該國首都新德里附近的諾伊達舉行。在印度的各大汽車製造商幾乎都攜電動汽車參展,尤其是印度本土車企馬恆達和塔塔汽車,推出了包括電動巴士在內的多款電動車型。此前,印度莫迪政府曾提出了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希望到2030年該國全面實現汽車電動化,屆時市場上銷售的汽車都要依靠電力驅動。因此,各大車企都開始在印度市場加快電動化布局。
針對印度政府設定的2030年全面電動化的目標,不少人都認為「步子邁得太大」、「痴人說夢」。日前,一家印度汽車市場分析機構也指出,印度要實現這一目標確實難度頗大:首先,雖然印度車市增速較快,但汽車保有量仍較低;其次,印度擁有13億多人口,目前尚有3億人還用不上電,廣大人民生活用電還沒完全得到滿足,該國的電動汽車基礎設施更是落後;最後,印度電動汽車產業高度依賴進口,供應鏈受制於人。從以上幾點來看,印度要邁向電動化時代,的確是任重道遠。
--------->>
電動車市剛剛起步
從目前來看,印度是世界上增速最快的汽車市場之一。印度汽車製造商協會(SIAM)的數據顯示,2017年印度汽車銷量為401.9萬輛,較2016年的366.9萬輛增長了9.53%,超過德國、英國等國家,躋身第四名,僅次於中國、美國和日本。預計印度2030年汽車銷量將達到1000萬輛。
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公司此前表示,在超13億的巨大人口基數下,印度千人汽車保有量不足30輛,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2018年印度汽車銷量有望增長7%。去年7月,印度政府開始徵收統一的商品和服務稅,以取代先前的多項間接稅,此舉不僅結束了聯邦政府稅和各邦稅共存的混亂局面,還促使一些汽車製造商降低車價,從而帶動了汽車銷量增長。
不過,具體到電動汽車市場,事情就不是那麼樂觀了。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2016年電動汽車在印度的市場份額僅為0.02%,遠遠低於其他國家。印度電動汽車市場現在才剛剛起步,年銷量僅為2.5萬輛。基礎設施生態系統可以說非常不發達。電動汽車充電站非常少,而且距離很遠,大部分車型完全充滿電後最多能行駛100~130公里。
--------->>
車企開始加快布局
在本屆印度車展馬恆達的展廳內,90%的空間用於展示電動車型,包括雙座電動概念車UDO、城市電動出行概念車ATOM、鋰電池驅動的三輪車Treo、小型SUV e-KUV100、e2o Plus純電動微型車的改款車型e2o NXT、首款全電動巴士e-Cosmo。「印度渴望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起領導者作用,現在著手未來可持續移動解決方案恰逢其時。」馬恆達集團董事長阿南德·馬恆達說。
今年2月,馬恆達宣布將投資90億印度盧比(約合人民幣8.77億元),升級其位於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和卡納塔克邦州的工廠,以生產電動汽車和電動汽車零部件,並用於相關技術和產品的研發。此外,馬恆達還宣布與樂金化學合作開發鋰離子電池技術,雙方將共同開發一款專門用於印度市場的動力電池產品。
另一家本土汽車製造商塔塔汽車展示了EVision概念車,這是一款純電動概念車,基於塔塔最新的Omega平台研發。
本田在印度車展上展示了一款運動EV概念車,據悉,該公司計劃在印度本土生產電動車型。本田還計劃在印度建立鋰電池工廠,該新興市場將成為本田電動化戰略的重要一環。本田此前曾發布公告宣稱,希望到2030年,電動汽車在本田汽車銷量中的佔比達65%,其中純電動汽車的銷量佔比為15%,剩下的分別為混動、插電式混動及燃料電池車。
佔據印度車市近一半市場份額的瑪魯蒂鈴木也在本屆車展帶來一款電動概念車。去年,鈴木與東芝、電裝宣布在印度合作成立一家合資公司,用於製造車用鋰電池,預計工廠在2020年前投入使用。「由三家公司組成的合資公司將在推動印度可持續性車輛發展的過程中確保鋰電池組的貨源穩定,響應印度政府提出的『印度製造』計劃。」三方在聯合聲明中說。韓國現代汽車也計劃明年在印度推出電動車型。
--------->>
基礎設施建設滯後
「電動汽車已成為印度汽車業發展的重點。印度政府願意朝著電動汽車上路的目標邁進。」印度汽車製造商協會副會長蘇加托·森表示。
落後的基礎設施建設正在阻礙印度電動汽車發展。印度電力供應不穩定,有些地方甚至無電可用,而充電站數量也相當稀少,這些因素都拖慢了印度電動汽車前進的步伐。
印度汽車業分析人士指出:「只有在真正意識到電動汽車實惠,且充電設施完善的情況下,消費者才願意為電動汽車埋單。」馬恆達集團旗下電動汽車公司CEO馬赫什·巴布承認,印度消費者的觀念還沒有轉向電動汽車,「私人消費者只有在感覺合算時才會購買,電動汽車使用成本低,但初期購買成本有點高。」政府設定的2030年目標能否實現,巴布持謹慎態度,他預計,即使無法實現全面電動化的目標,2030年印度電動汽車的市場份額最差也能達到18%。「不管能不能實現這一目標,我們都很高興政府有這樣的考慮。」他說。
此外,零部件高度依賴進口也是一個問題。普華永道指出,印度當地生產的電動汽車近80%的核心部件依賴進口,包括電池和電池管理系統。今年2月,印度影響力最大的政府智囊團NITI Aayog指出,由於進口零部件在網路安全方面有潛在隱患,印度應該自主製造電動汽車所需的大部分零部件。
NITI Aayog智囊團成員薩拉斯瓦特稱,為了保證電動汽車和電網安全,所有軟體和至少55%的電動汽車組件都需要在印度國內製造。薩拉斯瓦特表示,中國能夠製造從晶元到轉換器等所有的電動汽車組件,而印度汽車製造商則主要依賴於進口電子設備。他表示,沒有任何產量,當地的電動汽車供應鏈處於剛剛起步的狀態。
少點口號 多些行動
記者觀察
同為亞洲的人口大國、潛力巨大的新興市場以及同屬於「金磚國家」市場,近年來,西方媒體處處將印度與中國相比較。在經歷連續多年保持雙位數的高增長後,現今中國車市增速開始放緩,而印度車市開始「高歌猛進」,雖然在產銷規模上仍無法與中國相比,但潛力是巨大的。
但涉及到電動汽車的發展,印度與中國相比可就差得遠了。更為糟糕的是,印度政府雖然喊出了「2030年全面實現電動化」的口號,卻「吝嗇」得不肯出台一項具體政策來促進該國電動汽車的發展,相比中國政府將發展電動汽車上升為基本國策,並專門制定了「雙積分」政策和出台補貼措施來促進該產業的發展而言,印度政府喊出這一目標似乎只是說說而已。
各大汽車廠商在2018印度車展上秀出了不少電動車型,但印度政府卻給他們潑了一盆冷水。就在車展期間,印度交通運輸部長加德卡里表示,印度不需要制定專門的電動汽車發展政策,取而代之的可能是一項行動規劃。「政府此時應制訂明確的政策、推廣時間表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幫助汽車製造商一起研發電動汽車。」雷諾汽車印度業務主管蘇米特·薩尼表示。
到2030年完全轉向電動汽車,這是莫迪政府去年在該國發起可再生能源革命的願景的一部分。莫迪政府希望通過此舉讓該國的石油進口費用減少600億美元,汽車廢氣排放量減少37%。據悉,印度政府原本計劃在去年12月推出一項有關電動汽車發展的國家政策,為電動汽車制定行業標準和性能規範,鼓勵消費者使用電動汽車,但最終卻遭「跳票」。
今年2月,印度汽車製造商協會表示,幾乎所有車企都表示,他們期待政府能出台一項電動汽車發展的國家政策,以便讓他們更好地發展電動汽車。顯然,車企的聲音未被印度政府採納,而汽車廠商呼籲該國政府應有更多作為。在缺乏相關政策的情況下,行業對於政府的真實意圖一無所知。印度電動汽車製造商協會(SMEV)再次重申:「我們需要一項全面的政策。」
為了在供應鏈中實現經濟效應,促進電動汽車、零部件和充電基礎設施的發展,汽車製造商認為印度政府亟需發布一項政策文件,以彰顯其對於該國發展電動汽車產業的承諾。畢馬威合伙人Santosh Kamath表示:「我認為出台一項政策效果更好。政策會讓利益相關者在頭腦中形成確定的計劃,一項政策必然會包括明確的發展規劃、激勵和懲罰機制,讓利益相關者對於未來更加堅定,而行動計劃是可以隨時更改的。另外,明確的政策也有利於吸引投資。」
隨著政策出台的期望落空,印度發展電動汽車的一些難題如何解決仍然懸而未決。首先是基礎設施建設,電力如何保障、充電網路如何發展。其次是怎樣促進電動汽車零部件和驅動系統的批量生產。最後是如何從稅收制度和補貼方面來促進消費者購車。這些問題得不到解決,印度的汽車電動化就只是烏托邦而已。
文:張冬梅編輯:萬瑩
TAG:中國汽車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