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煩惱,正是修心處

煩惱,正是修心處

文殊菩薩祈請頌

莫爾根

00:00/04:57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每個人都不喜歡煩惱,但卻都會遇到,這個時候怎麼思維、如何對待,是考驗一個人修行水平的重要標準。

遇到別人讓自己煩惱時,最好能冷靜,能換個角度想,這件事雖然令自己很煩惱,但可能別人也有他的苦衷,別人沒有學佛,有些習氣是可以理解的,我們既然是學佛人,就要牢記佛菩薩和師父的教誨,要寬容,要忍辱,要慈悲,沒有眾生跟我們製造逆境,我們的境界就不能提高,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要真心感謝令我們煩惱的人。

煩惱來自於強烈的我執,外境沒有按照我們的意願來,才會煩惱,這時候冷靜下來想一想自己的執著點是什麼呢?為什麼不能圓融呢?每一次煩惱就是發現並改進自己的機會。同時正是因為煩惱,我們才能生起出離心,不再貪戀這個世界,切實而論,煩惱是痛苦的,但它也能讓我們成長,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煩惱是不可或缺的好老師,只是面目略顯猙獰罷了。

遇到煩惱,最好能迴光返照,一切境界,都是因緣而起,也勢必因緣而滅,當體即是空性,如夢幻泡影,了不可得,都是真心覺性的顯現,回頭再找煩惱,居然不見了!原來煩惱也是虛幻不實的紙老虎,所以祖師說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煩惱即菩提,就看覺或迷!

「不要認為喜境順緣好、逆境拂緣不好,健康好、生病不好。這不好的逆境拂緣乃至病痛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呢?這都是自性的顯現,沒有自性,哪裡會有這些境緣呢?我們要凜然一覺,了知這些境緣乃至嗔恨心都是自性的顯現,自然就不嗔恨了!自性本身是不垢不凈、不增不減、不來不去、不動不搖的。若無菩提自性,連煩惱也不會有,就像沒有水就不會有波浪一樣。正因為波浪本身就是水,所以說「煩惱即菩提」。我們修道,要時時凜覺,煩惱才起,就凜然一覺,一凜覺就回歸到本位,自然朗然現前,煩惱立即了不可得,這就是解脫體智。」(母音老人)

「哭和笑只在一念之間,苦和樂也是在一念之間,聖和凡、迷和悟、佛與魔也是在一念之間。我們在日常生活之中,無論遇到甚麼困難挫折,只要懂得轉念,情況就不一樣了;假如遇到悲傷、憂悶、煩惱,只要心境一轉,也沒有甚麼不能解決的事。所以,煩惱可以轉為菩提,但是,重要的是在於當下一轉,如果你不轉,則煩惱是煩惱,菩提是菩提;你能轉境,才能把煩惱轉成菩提。」(星雲大師)

「煩惱即菩提,就是說,你能把煩惱轉過來就是菩提。因煩惱的刺激,引起你的覺悟,發現自己在煩惱中,這可不對,立刻警覺,這樣一轉,當下就是菩提。」(南懷瑾先生)

能夠認識到煩惱,就是智慧的顯現,一般人終日煩惱還不能自知呢。煩惱也是無常的假象,也會過去的。煩惱本無,無需用除,不必刻意用一個什麼方法去對治,就像澎湃的波浪,什麼也不用做,終會歸於平靜的道理一樣,這也就是佛法裡面狂心息下,即是菩提的道理。能夠覺察到自己的煩惱,就是智慧;不隨煩惱走,就是定力;任煩惱自生自滅,就是消煩惱;知道煩惱來,不隨煩惱去,就是定慧等持。功夫就在一次次的轉煩惱為菩提的過程中漸漸增長,煩惱其實也是好老師。正如維摩詰經云:「一切煩惱皆是如 來種。」「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師兄共勉,阿彌陀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平常心語 的精彩文章:

生活中如果遇到了煩惱,這時該怎麼辦?
學佛心得體會,願與師兄分享

TAG:平常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