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過錯,我們該怎麼辦
生而為人,孰能無過。可是人,面對過錯,究竟該怎麼辦呢?
孔子的弟子曾教過我們「面對過錯三部曲」——「三省吾身」、「聞過則喜」、「不貳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曾參勤奮好學,深得孔子的喜愛,同學問他為什麼進步那麼快?曾參說:「我每天都要多次問自己,替別人辦事是否儘力?與朋友交往有沒有不誠實的地方?先生教的是否學好?如果發現做得不妥就立即改正。」三省吾身,原指每天從三個方面檢查自己,後來指經常自覺地反省自己。
學習曾子,即學他對自己勇於反省、勤於反省的精神和做法。自我反省,是一種智慧。
海涅說:「反省是一面鏡子,它能將我們的錯誤清清楚楚地照出來,使我們有改正的機會。」用自發的內力去改正人的思想,才是持久的。如果人人都能多反省一點,社會就會多更多的和諧與幸福。
《孟子·公孫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孟子說:「子路,別人指出他的過錯,他就很高興。」
仲由,字子路,性格爽直,為人勇武,信守承諾,忠於職守。他雖粗率直接,好勇力,卻也非常可愛。他不信權威,敢於當面指出孔子的錯誤之處,故而孔子對其評價很高,認為子路「可備大臣之數」、「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
仲由對別人指出自己的錯誤非常高興,這也是非常人所能做到的。一般人聞過則喜的恐怕較少。這也是人性使然,自尊心強愛面子,害怕聽,或者認為對方說的道理不對,不值得聽,或者認為說的方式方法不對,不願意聽。
學習仲由,即學習他欣然地去對待別人指出自己過錯。聞過則喜,是一種態度。
魯哀公曾經問孔子:「你的弟子哪一個最喜歡學習?」
孔子回答:「我有個叫顏回的學生,他特別愛好學習,他從來都不把自己的怒氣轉移到別人的身上,不重複犯同樣的過錯。但他不幸早死,顏回死了,再也沒有這麼優秀的學生來繼承與傳播我的理論了。」顏回作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有其過人之處。
不遷怒不貳過,這恐怕也是一般人難以企及的修養。遇到不順心的事,能夠不把情緒轉移到別人身上,能做到這點已經實屬難得。
古人言傳身教,賜予我們的人生智慧與為人處世方法甚多,有時候,就像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大道理都聽了很多,可依舊過不好這一生。其實不是大道理不實用,而是有沒有真正地理解並應用,這,當然,還得看我們自己。
TAG:聽雨小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