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素心隨筆:丑怪驚人能嫵媚――霍金逝世隨想

素心隨筆:丑怪驚人能嫵媚――霍金逝世隨想

題記:

「丑怪驚人能嫵媚」,是宋代詩人蕭德藻《古梅二首》詩中的一句。詩人名聲不大,詩句也少有人知,但詩人的詩論平允而深刻:「詩不讀書不可為,然而,以書為詩不可也」,論述詩與學問的關係不偏不倚,似比《滄浪詩話》實在。

詩句驚讚蒼勁丑怪的古梅樹,開出了嫵媚動人的梅花,恰如千年以後身殘醜陋的霍金,在科學高峰上培育出雍容燦爛的奇葩。

科學巨星霍金的一生是奇蹟的一生:身躺輪椅而穿梭於世界頂極科學舞台;探討最遠離現實的宇宙黑洞竟聞名遐邇:著作《時間簡史》深奧莫測卻風靡全球,未獲諾貝爾獎而聲望過之。逝世的消息,驚動世界,並在遙遠中國的中央電視台新聞節目中播出。

霍金成為超級科學明星的奧秘,除了非凡的個人天賦外,只因霍金惠受科學時代的恩賜並擊中了人類精神的軟肋。

利國哲學家卡西爾提出:「作為一個整體的人類文化,……語言、藝術、宗教、科學,是這一歷程中的不同階段。」「科學……可以被看成是人類文化最高最獨特的成就。」(卡西爾:《人論》)。科學是否是人類文化的最高的成就,或許有不同的見解,但科學是人類最晚發展成熟的文化形式,它在當代所表現的精緻、深奧和有力,無疑已超越語言文學、藝術與宗教等文化形式,成為影響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最強大的槓桿,這是一個科技大放異彩的時代。回想近代科學誕生以前的中國明代,科技的地位是何等低下。一代醫學巨擘李時珍,竟背上沉重的《本草綱目》書稿,從湖北蘄春出發,千里迢迢步行到江蘇太蒼,請求文壇領袖王世貞作序。一位世界一流科學家要求一位二流文學家為自己的科學巨著作序,這在科技獨領風騷的今天是不可想像的。今日司空見慣的是,科技大量廣泛涉足非科技領域,科技權威嚴重泛化。

有科學的天賦,生當科學的時代,又選擇科學的道路,是霍金的幸運。但霍金的奇蹟不僅在科學時代的沃土中紮根,而且在人性陽光的照耀下生髮。

首先,人生有限,對時間的思考成為人類永恆的精神主題之一。時間又是從牛頓到愛因斯坦的物理學研究的重要對象。世俗的時間與物理的時間本不相同,神奇的是霍金的高級科普著作《時間簡史》獲得了雙方的青睞。從理論物理角度探討時間,絕非普通大眾可以理解,也非一般文化人能夠懂得,但時間深深地觸動著人類敏感的神經,很多人懷著好奇心翻開書名淺近的《時間簡史》,自然不知所云,不得要領,但好奇的心理使幾代人前赴後繼,購書翻閱。《時間簡史》遂成出版社的搖錢樹,也玉成了霍金家喻戶曉的名聲。

其次,面對浩瀚無垠與燦爛永恆的星空,於人的生命是何等短暫和渺小。這一鮮明的對比,激起一代又一代人對宇宙的敬畏,迷茫與好奇。而霍金的黑洞理論恰好推進了人類破解宇宙之謎的探索,雖難以觀測實驗證實,常人也不解其論,但人類對浩瀚宇宙的敬畏好奇之心卻自然移向了霍金。

再次,人類普遍憐憫殘疾之人,殘疾的科學大師更激起無窮的好奇和驚讚。跛子數學家華羅庚曾是中國最有聲望的科學大師,而電影《美麗的心靈》使精神失常的納什名播全球。霍金成為勝過大多數諾貝爾得主的超級科學明星,至少有一半的聲譽源自對身殘志堅的讚賞。

人可以殘而奮發,也可以未老先衰,關鍵不在身軀,也不在年齡,而在心智的健全和創造力的大小。非凡的天賦,時代的沃土,人性的輝光,終生的堅守,天人相濟玉成了霍金,也成就了與日月同輝的文化奇蹟。

作者簡介:朱亞宗,國防科技大學教授,少將,博士生導師。

遊藝

公眾號:遊藝學園

編輯:目恰秋

新浪微博:目恰秋

看完文章,動動手點個贊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遊藝學園 的精彩文章:

從「補短板」到「礪尖端」:中國創新人才鏈的完善——「擊劍效應」與「木桶效應」的互補

TAG:遊藝學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