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劇組,投資方,導演,攝影,演員,誰是老大?
這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劇組,情況都不一樣。比方說,在美國好萊塢,劇組的老大是製片人。這是因為美國電影採用的是製片人中心制,製片人聯繫著融資、劇本、選導演、選演員、後期剪輯、整體風格、找發行方等電影製作前前後後所有的環節,所以你看奧斯卡最佳影片獎領獎的都不是導演,而是製片人。
製片人擁有比導演還高的權力,甚至可以換掉導演。比如1939年的《亂世佳人》,就先後使用了維克多·弗萊明、喬治·庫克、山姆·伍德三位導演,這是因為該片的製片人大衛·塞爾茲尼克因為各種理由換導演,儘管影片大部分都是維克多·弗萊明導演的,但是有一部分是由其他兩位導演接替執導筒。不僅如此,脾氣火爆的大衛還先後換掉了後換了七八位編劇!
但是在歐洲情況就不一樣了,歐洲電影沒有好萊塢的類型片製作傳統,而且自從50年代法國「新浪潮」之後,作者電影開始在歐洲大陸蔓延。導演的個人風格往往左右著一部電影的品相,所以導演在歐洲是一部電影的老大。正因為大西洋兩端採用了不同的電影拍攝模式,才使得好萊塢電影更有娛樂性和商業性,但是鮮少能齣電影導演大師,而歐洲這邊雖然賺不了什麼錢,但是總是會拿獎,而且還總能有世界級的電影大師誕生在這裡。
在咱們中國,情況也不太一樣。在21世紀之前,中國電影在計劃經濟體制內,是按照上面下達的指標來分配拍攝的,所以這有點像好萊塢的模式,只不過咱們沒有製片人的概念,而應該算是「領導」是老大。到了2001年院線制改革之後,電影市場開始復甦,商業電影逐漸大行其道,這個時候劇組裡誰是老大可就多種多樣了。
有的是導演為老大。你看馮小剛,為啥能那麼任性,就是因為華誼兄弟給了他充分的創作空間,錢不是問題,馮小剛名氣在那裡,拍什麼都不會賠,所以他是一部電影的靈魂,他才有底氣去懟天懟地懟觀眾。
有的是製片人是老大。比如張藝謀和張偉平之前的合作,別看張藝謀是大導演,但其實張偉平才是幕後大佬,很多時候張藝謀都得聽他的。比如《金陵十二釵》張偉平就要求必須加床戲,《滿城盡帶黃金甲》他要求必須改劇本加進周杰倫的角色,《三槍拍案驚奇》他要求必須男主角用小瀋陽。最後忍無可忍的張藝謀才選擇離開他,尋求更寬鬆的創作空間。
有的則是演員是老大,特別是一些用「小鮮肉」的電影。你想,一部電影的投資,有一半都給演員當片酬了,他不能是老大嗎?其他人不都得哄著他么?這個具體我就不說了,你自行腦補。
?
TAG:移花接木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