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海林投資尹佳音:毛利率超30%,我們從不擔心退出問題

海林投資尹佳音:毛利率超30%,我們從不擔心退出問題

【獵雲網(微信:ilieyun)北京】3月30日報道

2017年,全國私募基金總體規模逾12萬億,在嚴監管下,私募基金增長勢頭有所減緩,發行數量同比下降34%,私募證券基金規模首次出現負增長,已出現一些明顯的結構性變化,增長部分更多集中在股權創業投資類基金,產業基金正在形成一支極具特色的分支,隨著近期「獨角獸」名單的發布,更是引起廣泛關注。

作為紮根產業投資十餘年的資深人士,北京海林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合伙人尹佳音近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現在是泛半導體行業發展的黃金時期,也是產業基金最好的時刻,未來的產業投資機會集中在細分產業領域。她計劃2020年前打造出一家銷售收入在百億級別,利潤超10億的國內半導體裝備巨頭,培養一個獨角獸企業。

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深耕泛半導體領域

據悉,海林投資成立於2005年,是一家中國與以色列合資企業,亦是國內最早一批的創新型產業投資機構,覆蓋創業投資、併購整合、財務顧問與資本管理四大版塊。截至2017年6月,海林投資管理基金達300億元人民幣,其旗下的中國光電與創新科技產業基金是國內最大的專註於泛半導體領域的產業基金,發起人包括京東方、英飛尼迪等國內外大型企業,並得到中以政府、工業與信息化部及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的有力支持。

十九大以來,國家將集成電路、5G、新材料、新能源、裝備製造業等行業提到戰略產業高度,整個泛半導體行業迎來了最好的時代。

針對新的發展機遇,尹佳音表示,海林投資提出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策略,一個中心就是圍繞產業為中心,兩個基本點就是專註,不懂的項目不投,並通過跨境併購,促進國外細分領域龍頭與國內已有投資企業的有機整合,圍繞該領域,著重打造高端自動化裝備與柔性半導體兩大資產包。

目前,海林投資正在謀劃收購一家泛半導體細分領域的龍頭,落地後會與國內已投項目進行深度整合,到2020年前成長為百億級銷售收入,凈利潤超10億的國內半導體裝備業獨角獸。

聚焦產業鏈上游,海林投資毛利率超30%

3月8日,京東方A宣布投資925億元,分別在重慶、武漢興建第6代AMOLED生產線與高世代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件生產線項目及配套項目,3月12日博通1170億美元收購高通的天價計劃被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否決。兩會期間,集成電路等一大波列入政府工作報告。這一系列事件令泛半導體行業異常吸睛。

尹佳音表示,「有些企業關注的都是比較大體量的標的物,做的都是奪人眼球的海外併購,那是中游的製造的方式,他們的毛利率是10%。我們主要聚焦設備、材料等產業鏈微笑曲線的上部,毛利率通常在30-50%。」

為了規避高科技產業的周期風險,海林投資正在快速向泛半導體裝備轉型,已經加強對半導體的裝備供應。「我個人以前做過CRT,並看著TFT LCD在中國崛起,雖然傳統屏現在還沒有沒落,但是OLED已經興起,裝備製造卻始終保持不變,我們現在投的很多企業原來做CRT裝備,現在做TFT裝備,又做過LED裝備。我們不針對某一個產業,這些都是我們的客戶,我們都給他們供應設備,可能就是一家廠家來供應這些設備,在智慧工廠方面提供交鑰匙的工程是我們的下一步目標。」

退出方式靈活多樣,不懼IPO窗口關閉與否

自2015年股指異常波動暴露出市場在許多方面還不成熟後,註冊制改革一度陷入停滯,使申請企業長期積壓在上市入口,形成巨大的「堰塞湖」,2017年,證監會審結IPO企業一度多達633家。等待意味著資金,一些項目在IPO途中錯過了最好的時間,甚至消失。

「我們投的每一家企業都可以產生協同效應,比如說,有的是半導體前端的設備製成,有一些是後端的,有一些是檢測的,通過上市公司併購等產業整合方式可以輕鬆實現退出。一直以來,監管機構對常規退出方式的影響比較大,比如說IPO窗口又停了,但我們以產業整合為主,退出更有保障。」

截至目前,海林投資已經成功投出了東旭光電、上達電子、聯創電子、欣奕華、華霆動力、藍光科技等等一大批明星企業,已實現成功退出的有16家,有10家通過IPO方式,其他大多以產業整合方式為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獵雲網 的精彩文章:

扎克伯格重金押寶的「增強現實」,到底能有幾成勝算?
「光谷獨角獸」的成長故事:聚合效應正在凸顯,本地投資仍存短板

TAG:獵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