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撕碎別人的照片,會對他形成詛咒嗎?
感應思維
哲學和科學都是理性的思考方式。何為理性?我們不妨對照初民的思考方式來審視理性思考方式的特點。
遠古人類把世上的事物理解為互相感應的東西,本書把這種理解方式直稱為感應思維或感應認知,相當於有些人類學家所稱的"巫術同一律"或"互滲律"。死人和活人互相感應,星辰和生死興衰榮辱感應,木星主福而火星主禍,女人夢見了神人,或者跑到山裡踩了一個腳印,就懷孕了。到廟裡求觀音菩薩送子也屬此類。初民社會中大行其道的巫術就建立在感應思維之上,是控制感應的技術。人們施用魔魘,讓敵人、對手得病甚至死掉。
初民之間的戰爭包括了大量儀式性的東西,去掉對方的陽氣,增加自己的陽氣,都依賴於對感應的信賴。祈雨、祈福、占星術、降靈術、召魂,這些都是我們多少有些了解的感應方式。人類學著作中充滿了感應思維的例子。列維-布留爾引用了Phillips記述的一個故事:在剛果的傳教士們在祈禱儀式上戴著一種特別的帽子,土著把一次旱災歸咎於這種帽子,說這種帽子妨礙了下雨,要求傳教士們離開他們的國家。早期的人類學家相信,在遠古時候,感應思維是無所不在的。
我們把它叫作初民的思考方式,或者野蠻人的思考方式,但在我們心裡還留存著這類思考方式的很多遺迹。直到不久以前,民間還常見施用魔魘的。義和團民口中念念有詞,相信自己受了什麼功,刀槍不入。民間所說的跳大神,就是一種感應式的治療方式。我們身邊的人,也有不少仍然相信占星術,相信降靈術,很多人到廟裡燒香、求籤,想生孩子去求觀音菩薩。諧音字的避諱,吉祥用語,也都屬於此列。今天,凡是不用因果機制來解釋事物的發生,我們都稱之為迷信,而我們現在叫作迷信的東西多一半屬於感應。種種氣功此起彼伏,其中很大一部分在於相信感應,例如意念致動:使勁盯著一個杯子,心裡使勁移動它,杯子就動起來,或者,瓶子沒打開,藥片就到手裡了。
列維-斯特勞斯早就指出,所謂"野性的思維",lapenséesauvage,並不隨著文明的發生而消失,儘管馴化了的思維的確對野性的思維造成威脅。也許我不信意念致動,也不去燒香求籤,但是有些想法我們每個人都很難逃脫。今人不一定還相信天垂象則見吉凶,但逢巨大的自然災變,人們仍難免會感到它與人事有一種內在關聯。有個惡人朝你的父母照片上吐唾沫或者扎一個釘子,你再理性也會怒不可遏。你知道這在物理上對你父母不會造成一點傷害,但你仍然怒不可遏。你可能會說,這裡雖然沒有物理上的傷害,但卻有感情上的傷害。這正是我要說的。感情是原始的認知,或曰源始的認知,它並不遵從物理因果機制。你受過高等教育,可仍然會把負心人的照片撕碎以泄憤,你不一定把這告訴你的負心人,從感情上傷害她,你撕碎照片,在感應世界裡,已經傷害他了。
在孩子身上可以發現更多的感應思維元素,皮亞傑的研究表明,幼童的思想是以"象徵性遊戲"的形式出現的,他同時提示這種思維方式與原始思維的相似之處。夢是由大量的象徵構成的,這些象徵通常有極為古老的淵源,精神分析學派的研究反覆表明這一點,無須引述。
不過,除了在幼童階段和夢中,今人相信感應和初民的感應思維有重要的區別。今天只是有些人、在有些事情上相信感應,大多數人不再相信流星和死人有什麼關係,而更重要的是,即使你相信流星和人死有關,你所相信的仍然可能和初民有很大不同,因為既然我們無論願意不願意都已經有了理性認識,有了科學常識,由此就造成一個區別:初民之相信感應,是他感到事物的感應,而今人之相信感應,多半是一種理智上的信念,不是真真切切感到什麼感應:大多數人今天沒怎麼見過流星,見到了也沒什麼感覺,無從談起感應。
人們在茶餘飯後談論星相學或夢中徵兆,大多不過是理智上的懷舊。但感應認知還以遠為重要的方式和我們生活在一起。感應認知瀰漫在感性中。在我們的感情中,在夢境的象徵中,在我們的思維深處的隱喻中,感應認知仍然起著極為重要的乃至根本的作用,這是個值得認真對待的話題。我把這個話題留到下節再談。
感應與因果
天上地下的很多現象互相關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天界的事物與地上的事物竟會息息相連。太陽帶來光和熱,太陽的軌道和四季的變化相關。月亮的盈虧和潮汐相關,也和女人的月經相關,大而言之,月亮與濕潤相關。火星則與乾旱相關。向日葵總跟著太陽轉,磁針總指向北極星。彗星和災禍相連。古人所相信的聯繫,我們現在看來,並不屬於同一類,而且,有些聯繫真實存在,有些聯繫並不存在,或者只是偶然的聯繫。我們能夠明確區分這些聯繫,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我們建構了複雜的物理理論,為一些聯繫提供了因果致動機制。
在軸心時代之後,感應思維漸漸退位,理性思維逐漸佔據主位。與感應思維對照,理性思維可說是因果式的思維,原理和事實、原因和結果佔據著中心地位。相信感應跟相信因果是不一樣的。在物理因果關係中,受動的那個物體是完全消極的、被動的,比如施力給桌子,桌子是完全消極的,力來了它就動,力撤了它就不動。而在感應中,受感者並不完全是被動的,並不只是被驅動,它有所感、有所應和,它在受感而動之際是積極回應的,就像是對呼喚的響應一樣,是一種感動。
正因為有這個重要區別,我們不可把我們自己的因果觀加到初民頭上。一樣事情通過感應引發了另一樣事情,但引發感應的事物並不是今人所理解的原因,感應並不是使得原因產生結果的某種機制。受感而發和自然發生沒有多大區別。初民相信感應受孕,不是說夢裡的神人或所踩的那個腳印就像我們今天所說的精子那樣是致孕的原因。我扎一個小人,往上扎針,於是你會受傷,甚至我慢慢咒你的名字,也能傷害你。你要問我是什麼機製造成了這個結果,我是答不出來的,這裡沒有因果機制,我並不像今人控制導彈那樣是在控制某種物理機制。
和因果致動機制一道闕如的是規律觀念。今人會想,初民雖不關心事物背後的因果機制,但他們總要藉助某種規律,某種概率,才能確認某種感應關係是大致可信的。不是這樣。感應不意味必然聯繫,也不意味高概率的聯繫。使用魔魘而未致病,只不過是這一次魔魘失靈,如果必須有個解釋,隨便什麼都可以充當解釋。只發生一次的事情也可以讓人相信感應,奇蹟、神跡即屬此類。實際上,即使事實上的聯繫闕如,也不妨礙人們相信感應,因為只是相干的個人碰巧沒趕上奇蹟罷了。
感應不隱含因果機制。不過,因果這個詞有兩個意思,一個是佛教里的因果報應,一個是我們現在所講的原因和結果,物理因果。因果概念的這兩層意思的聯繫和轉變非常有意思。一方面,佛教里的因果報應恰恰是感應的一個突出例子,和現在所講的因果關係迥然有別。你做了件壞事,後來你得到報應,這裡的聯繫不能用我們今天所說的因果關係來理解。但另一方面,感應在原始思維中所處的地位與原因-結果關係在理性思維中佔有的地位是類似的,簡單說,都佔有核心地位。
葛瑞漢說,宋學裡的感應和西學裡的因果關係地位相似。他所說的,當然是感應和因果在兩種不同思維方式中的地位相似,不是說感應就是因果。這話很有見地。就營建理論而言,中國遠比西方偏重感應,伊川甚至說:"天地之間,只有一個感與應而已,更有甚事?"而西方理論是很少直接訴諸感應的,甚至連基督教神學理論也是一樣。不過,這並不等於說,中國人普遍更多相信感應。我後面會談到,這只是因為中國那些不相信感應的理性主義者不稀罕營建理論罷了。
來源:陳嘉映《哲學,科學,常識》
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
※離婚的鍋,催婚的人要不要背?
※腦洞大開的小人國,美好又治癒!
TAG:瀲痕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