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時行孝猶未遲 別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
文/杜利平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在這一天,有多少人在哀思,悔恨——子欲養而親不待。然而時光不會倒流,我們再沒有機會孝敬親人了。孔子曾說「未知生,焉知死。」儒家一直認為,生前的及時行孝比之死後的隆重哀思更重要。不久前,一條「我於昨天去世」的微博讀來讓人心痛:南京一位獨居的老人在家中去世,臨終前,他不願麻煩兒女,留下遺書「我於昨天去世……」本以為第二天就會被兒女發現,結果卻是二十多天後,才被鄰居發現……不知他的兒女在今後的歲月里會有多麼的痛苦悔恨。
「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非常重視孝道的民族。「百善孝為先」,「孝」也是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孔子說:「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然而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年輕一代多在外地打拚事業的社會現狀,「空巢老人」日益增多。這種社會現實也對「孝」這一傳統美德造成很大的衝擊。今天的我們又該如何行「孝」呢?王陽明先生說,去問自己的心。
將心比心,知父母冷暖心意。陽明先生認為,孝是人與生俱來的良知——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悌,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這是良知,不假外求。只要我們在日常生活里做到將心比心,在季節更替,天氣變化,自己感覺冷時,想到父母也需要溫暖;自己生病時,渴望得到家人的關心和照料,想到父母年老多病,也需要親人照料;自己在外漂泊,每逢佳節倍思親,就想到家中的父母也正在思念著自己。「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我知道父母生養我無比辛苦,我就要常思報答,無論身處家鄉異鄉,心裡都記掛著他們的冷暖安危。
與時俱進,讓父母身安心歡。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這些話放在今天仍然很有道理,這是孝的根本。然而僅僅做到這些還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做到對年邁父母的贍養和愛敬。《勸報親恩篇》里有「出入扶持須謹慎,朝夕伺候莫厭煩」「時時體貼爹娘意,莫讓爹娘心掛牽」「勞苦莫讓爹娘受,憂愁莫讓爹娘擔」這樣的標準和規範。但是這些對於現代人來說似乎已經不太現實了。現代人更需要的是「常回家看看」「關掉手機,陪父母好好吃頓飯」「「給爸媽打個電話」「教爸媽用微信」「帶爸媽做體檢」……
孔子認為如果孝只是「物質上的養」,和「犬馬」沒有什麼區別。孝里還要有精神上的「敬」和心理上的安慰。父母隨著年紀的增長,身體機能的衰退,身體的多病,心理上會極度缺乏安全感,情感上會越來越依賴子女,就像我們小時候特別依戀父母是一樣的,我們對他們的陪伴與安慰是任何財物無法代替的。
前不久,一個20多歲的女大學生手繪的「微信使用圖」火爆了朋友圈。女孩兒春節回家,教70多歲的奶奶學會了微信聊天,讓奶奶在想念兒孫時,就上微信和大家語音和視頻。細心的女孩怕奶奶年紀大了,記性不好,自己不在時,忘了使用方法,就手繪了一個微信使用圖,將各個功能鍵的位置和使用步驟清清楚楚的標記出來,簡單明了。圖譜雖簡,孝心可敬。
如今是科技時代和網路時代,人人都抱著一部手機「走天下」,但是老年人對這些高科技產品一時弄不懂也不會用,他們愛我們、關心我們,卻無法走進和融入我們的生活,倍感孤獨和落寞。所以,我們要多花一些心思,教會我們的父母接受科技時代,教會他們上網、微信,網購。讓他們一起和我們享受生活,拉近我們的心靈距離。
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在物質不再匱乏的今天,最好的「孝」是陪伴。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守在年老父母的身邊;沒條件時也要電話微信常與父母聊聊天,節假日時回家看看,哪怕只是幫父母刷刷筷子,洗洗碗……
轉載自:騰訊儒學
TAG:李大嘴說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