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鄉下人的悲歌》:底層身份可以跨越嗎?

《鄉下人的悲歌》:底層身份可以跨越嗎?

《鄉下人的悲歌》:底層身份可以跨越嗎?

「身份」是一個標籤。一旦降生某個家庭、某個地區,你是鄉下人,還是城裡人?你是窮人,還是富人?你是底層、中層,還是上層?身份如影隨形。終其一生,或能改變,而這改變的過程,通常是一曲悲歌。

特朗普為什麼會贏?這個問題很複雜,該書並不足以解釋。能與之相聯繫的,我想,是美國民眾普遍的厭倦情緒,他們厭倦了精英政治,厭倦了這麼多年凝滯不變的生活。他們希望多一些改變的可能。這種可能,或許來自於特朗普,或許來自於和萬斯一樣的故事。

這是一部家族傳記,縱貫祖孫三代的生活。故事從1940年代開始,肯塔基州的阿巴拉契亞山區的傑克遜村莊,一對初嘗禁果的少男少女,打算私奔離開家鄉。接著,他們在俄亥俄州的米德爾敦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後來,怎樣了呢?

本書絕不止於勵志傳奇,它是一曲憂傷的老情歌,輕輕地流淌,唱給自己,唱給親人,唱給過去的歲月。阿嬤、阿公、阿姨、叔叔、姐姐,還有最重要的媽媽,每個人都長期地與生活作鬥爭,與貧窮、酗酒、暴力、愚昧、毒品對抗,時而淹沒,時而沉浮。

撕裂的傷口,呈現的不僅是家族的創痛,也是城鄉分裂的溝壑。每個人靈魂深處都烙印著對農村舊式生活的刻痕,在那裡,人的所有需求,包括物質和情感,都可以通過比較簡單的、直接的方式得到滿足。那種方式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或者更早的時候,就逐漸從美國消失了。就阿嬤和阿公那一代人來說,他們的價值觀里還依稀留存著舊影,仍然堅持著以往生活繼承的道德取向和期望。米德爾敦是一個可以提升社會層次的地方,這裡的飛速發展要求把舊思想、舊觀念和舊習慣都拋諸腦後,萎縮的鄉村和膨脹的都市,兩者的巨大差異,加深了居住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的漂泊感。

J.D.萬斯是這個城市移民家族的第三代,他的親人們用了幾十年的時間縮窄了文化的鴻溝,最終藉助教育達到了身份的躍升。它是一種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完美統一。J.D.並非從小就有奮鬥意識的有志青年,直到高中都還是經常逃學的學渣,他在社會上混過一段時間,後來參加了海軍陸戰隊,隨著閱歷的開闊他才升起了求學之心,耶魯大學以其開放性的教育思維和獨特的選材眼光同意了他的入學申請,並以高額獎學金幫助了這位普通的貧困學生。這是一個有意義的美國神話。

我國學者吳軍曾經在2014年前後,陪同女兒遍訪美國名校。他認為,耶魯是最崇尚自由的美國大學。即使學校不同意年輕人的做法,也會給他們以自由並且保護他們。耶魯的教育理念和我國民國時期的教育家蔡元培、梅貽琦等人的做法很接近。孔子說過,「有教無類」。教育是打破整個社會階層固化的重要途徑。

階層固化讓全球大多數人恐慌焦慮,這樣看來,人生就並沒有任何意義。生來貧困,世世代代如此。似乎難逃被奴役的命運。這本書從另外一個側面講述了階層固化的問題,通過自身的經歷來闡述這個讓人們根本沒有注意到的社會現實。

「我努力了18年,才跟你坐在一起喝咖啡」這句話我們都很熟悉,但是你有想過嗎?貧窮真的可以改變一個人。這不僅是財富的不自信,眼界世界觀的不同,還有對家庭和教育的影響,甚至每個人起步的平台都有很大的差距。為了和大多數人「一樣」,萬斯們就必須背井離鄉,必須提高教育,必須努力找個吃飽飯的工作,來滿足自己、家庭的開支。怎麼樣,是不是很熟悉?但即使這樣,萬斯們也只是在努力做到和大家一樣,即使最後的結果都是相同的,有妻子,有狗,有車有房子。

無論年少時期待自己成為哪一個人,你最終能成為的都只是你自己,有時我們終其一生的努力只在於擺脫自己的命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實話實說真的很難 的精彩文章:

《歡樂英雄》:金庸像一個睿智的長者,而古龍則是一個純粹的孩子
《撒哈拉的故事》:我們若真的喜歡三毛,請隔著漫天黃沙來看她

TAG:實話實說真的很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