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魂、精怪與玄異——論漢魏六朝小說中的亭傳鬼怪觀念
歡迎掃描本文紙刊二維碼。
范曄《後漢書》卷八十一《獨行列傳》載,東漢時會稽郡倉曹掾戴就為了維護郡太守成公浮,在揚州刺史歐陽參派來的部從事薛安嚴刑拷打下,不僅毫不屈服,而且還對薛安聲言,要「考死之日,當白之於天,與群鬼殺汝於亭中」。戴就為何說「與群鬼殺汝於亭中」?鬼與亭之間有著有什麼樣的關係?亭在當日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頗有可以探究的地方。
一漢魏六朝的亭制
亭是秦漢時遍及全國的一種地方機構,主要具有二重功用:一是維持地方治安;二是供往來行人休憩中轉。
(一)作為地方職能機構的亭
亭作為一種建築,在先秦時期已經出現了。至秦朝,亭漸漸開始演變為一種通行全國的職能管理單位。漢時制度,十里一亭,十亭一鄉,鄉再組成縣,其中亭是最基本的管理單位,而全國範圍內則分布著將近三萬個亭。亭的長官為亭長,統理一亭眾務,大要以劾捕盜賊,維持地方治安為主。亭長外,平均每亭卒員數約略四到五人,其名稱包括亭佐、亭掾、亭候、亭嗇夫、校長、鼓武吏等。臨於邊塞之亭,由於戰爭的需要,往往可作為據守之堡壘。
(二)作為客舍驛站的亭
亭除了是基本的地方職能機構外,還兼有官方驛站客舍的功能,
其名稱有都亭、下亭、野亭、鄉亭、亭傳等。其中都亭為設於城市內之亭,其他的下亭、野亭、鄉亭,顧名思義,皆與都亭有別,應為設於鄉間的亭館,亭傳則是一具有廣泛含義的稱呼,涵括都亭和鄉亭兩種類型。亭一般有樓閣,樓閣最初是為了瞭望,便於發現異常,後來也作為招待旅客的房間使用。漢魏以後,亭作為地方職能機構的功能逐漸弱化,但作為客舍的功能則日益重要。
二漢魏六朝小說中的亭傳鬼怪書寫
漢魏六朝時期的亭傳小說主題鮮明,按照其內容大致可以分為三種:以鬼魂為重要角色的鬼魂類;以精怪為重要角色的精怪類;雖無鬼魂、精怪出現,但具有超自然現象,充滿神秘氣息的玄異類。
(一)鬼魂類
一為不分對象善惡好壞,一意圖謀害人的惡鬼故事,如《風俗通義》卷九《怪神》所載鄭奇遇害事,《幽明錄》所載殷仲宗遇鬼事;二為受害女鬼借生人力量伸冤復仇的故事,如《後漢書》卷八十一《獨行列傳》載王忳所遇斄亭女鬼事,《搜神記》卷二十二所載鵠奔亭女鬼蘇娥事。此外,還有一些亭中遇鬼故事,鬼和人有著深入互動交流,如《太平御覽》五百七十九引《靈異志》所載嵇康於亭中遇鬼事。
(二)精怪類
漢魏六朝的亭傳小說中,精怪為祟也是一個數量非常多的主題。較為典型的如應劭《風俗通義》卷九《怪神》所載郅伯夷於汝陽西門亭除狸怪之事。與此相類的有《搜神記》卷十八湯應於廬陵郡亭遇狶怪、狸怪,宋大賢於南陽西鄂亭遇狐怪,卷十九安陽城南亭書生遇蠍怪、豬怪、雞怪。《異苑》卷八孫乞於石亭見狸怪等。
(三)玄異類
鬼魂與精怪外,與亭有關的還有一些異事,這些故事中並沒有鬼魂和精怪的出場,但也充斥著異樣氣息,具有難以解釋的神秘性。較為有名的有常璩《華陽國志》卷第十所載王忳因行善積德,為大度亭長時得上天報應,飛被走馬事;鍾嶸《詩品》下所載江淹於冶亭夢見郭璞,因而「江郎才盡」事等。
這些與亭有關的鬼魂、精怪、玄異故事的大量出現,給亭傳蒙上了一層兇險、詭異、神秘的氣氛,使得亭傳鬼怪觀念在當時深入人心。
三亭傳鬼怪觀念的生成
漢魏六朝亭傳鬼怪觀念的形成大致有三個原因:首先,亭傳在當時往往是犯罪行為的高發地,這是亭傳鬼怪觀念形成的客觀條件;其次,民眾對陌生空間固有的好奇、恐懼兼具心理,是亭傳鬼怪觀念形成的心理基礎;最後,當時宗教鬼神思想流行的大環境,是亭傳鬼怪觀念形成的思想氛圍。
(一)漢魏六朝亭傳的社會文化特性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口流動加劇,亭傳作為旅店客舍,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人口流動帶來了社會秩序混亂及治安狀況惡化,而亭傳客舍則是種種惡性事件的高發地。除各種治安事件外,當日人口流動頻繁,死於他鄉亭傳客舍者亦當不少。這使得漢末六朝時期亭傳與兇殺、死亡等事件有著密切聯繫,給人一種不祥的印象,讓人容易往鬼怪作祟方面附會聯想。
(二)民眾的空間認知心理特質
民眾對於陌生空間天然具有恐懼、好奇的心理,中國文學中層出不窮的異地異物的記載,均是這種心理特質的體現。亭傳與民眾熟稔的家庭生活內部空間相比,具有一定的神秘性和陌生性。另外,亭傳還是一種開放空間,是供各色人等使用,明顯不能給人以安全感。民眾對陌生、開放空間固有的恐懼、好奇感受,是亭傳鬼怪觀念形成的心理基礎。
(三)漢魏六朝鬼怪思想的興盛
漢末以來宗教思想興起,社會上鬼怪思想盛行,很多士人以談鬼記怪為樂事,更是加強了鬼怪觀念的影響。在這種鬼怪觀念深入人心的社會風潮下,在亭傳中碰到難以合理解釋的兇殺、死亡事件時,民眾樂於附會以鬼魂精怪故事。
漢魏六朝亭傳鬼怪觀念的生成,雖是以上三種因素綜合作用後的結果,但文學作為意識形態上層建築的一種,在其間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以文學為切入點對之深入追溯,便可觸及到時人精神世界的獨特之處,也能它的形成進行有效的還原、闡釋。
(原載《北京社會科學》2018年第2期,有刪減。作者單位:鄭州大學文學院)
※《春秋》是實錄嗎?——朱子以史視《春秋》說之理論困境及元儒之解決方案
TAG:北京社會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