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漳州中山公園

漳州中山公園

花香鳥語、綠意濃濃的中山公園,佔地約60畝,面積不算大,卻來頭不小。究其淵源,從唐宋至清末,始終是官府之地,尤其朱熹曾任漳州知州,儘管只有短短一年時間,卻給此地帶來巨大聲譽,有「紫陽古署」美稱。

1917年底,晚清秀才、歷史名將、粵軍總司令陳炯明奉孫中山之命主政漳州,建立「閩南護法區」。期間,他借鑒西方發達國家城市管理方法,對漳州古城進行科學規劃改造。將狹小古舊的城牆拆除、利用拆下的條石建橋修路、開闢碼頭;整飭沿街商鋪、規範凌亂的集市、墟場……並將原來的漳州府衙及後花園改建為「漳州第一公園」。

這是漳州有史以來第一所公園。漳州百姓茶餘飯後有了休閑娛樂的公共場所,人們在這裡吹拉彈唱,泡茶聊天,鍛煉身體,好不熱鬧,千年古城與時俱進的文化氣息噴薄而出。

公園的東門,如今與鬧市區連接最為緊密,最為氣派,景色優美,矗立在茂盛松柏間的「閩南護法區」紀念碑,莊嚴威武。碑體四面大書「博愛」「互助」 「平等」 「自由」八個大字,分別出自孫中山、陳炯明、章太炎等人之手筆,其厚重、神聖與沉甸甸的歷史滄桑模樣,令人肅然起敬,彷彿重回民國初年,身邊洶湧著轟轟烈烈的民主革命大潮……

公園的西北角,有一綠水微瀾的小池塘,與我早年工作的單位比鄰而居,池邊有蔥鬱火紅的鳳凰樹、龍眼樹等。池塘不大,千餘平方米,半月形,板石砌壁,有很美的名字——七星池。乍一聽,極具華夏古老神話色彩。記得我工作的播音室小窗恰斜對著池塘,每每在開關厚厚的多層隔音窗戶時,總能與小池打個照面。有時在錄好節目後,喜歡扒在窗口,靜靜地觀賞池中微風吹皺的細細漣漪,讓目光在公園遠處綠茵茵的草地、五彩斑斕的花草樹木間流連,是很閑適放鬆的享受……

舊府衙面朝南門,府署主樓「仰文樓」,始建於清康熙年間。後改為圖書館,高門大院,幽靜而莊嚴,是喜愛閱讀的人們上好的靈魂棲息之地。1932年4月,紅軍攻克漳州,毛澤東主席曾於仰文樓西側召開閩南工農代表大會……

圖書館左側古榕樹下的「中山紀念亭」,穹頂方柱,莊嚴肅正,頗為美觀。此亭原為陳炯明所建的「龍柱亭」,鐫文「漳州公園記」。陳氏沒有想到,幾年後的1927年,何應欽北伐途經漳州,對他的得意之作,做出重要改動:將碑亭改為「中山亭」,廢除原碑文,改鐫孫中山的《總理遺訓》《漳州中山公園記》等,最後,索性連公園也更名為「中山公園」。從此,漳州中山公園,成為福建省系列中山公園中歷史最悠久、最具「中山」元素的公園……這樣的故事,百年來在百姓間口耳相傳,聽來是頗為有趣的。

公園東南側,是新中國成立後修建的英雄紀念碑,每年清明,總有人們來此憑弔,敬獻花籃……紀念碑左側的山坡上,建有「漳州解放紀念亭」,周邊數百年偉岸的大樹上釘有銹跡斑斑的滑輪,據說是當年國民黨反動派吊打共產黨人的刑具,觸目驚心。記得小時候,每每從此經過,腦中便會閃過電影中江姐、劉胡蘭受刑的恐怖鏡頭,於是常會恐惶地低下頭去,心中有驚悸的疼痛……

山坡西側下方,原經營有小籠包和冰廳之類的餐飲店,在貧瘠年代,這稀罕的珍饈、美飲,不僅給天真爛漫的孩子們帶來無限歡樂,即使是老成的大人們,能以十二分的耐心排上長長的隊伍,買回幾個噴香的小籠包或在炎炎夏夜到冰廳喝上一杯甜甜的冷飲,強烈的幸福感會使身心長時間沉浸於巨大的滿足之中……

府衙前的廣場是小城婦孺皆知的「府埕」,位於公園南門,寬20多米,長約50米。小埕兩邊是陳炯明當年修建的頗具毆風的旅社,舒朗美觀,即使在今日看來,依舊敞亮齊整、氣派而秀雅。

府埕寬闊,有史以來始終是熱鬧之地,有著「中心」地帶的意味。許多上年紀的長者,以每日到這裡與老友小聚談天為樂事。聰明的小販乘機兜售商品,掙點小錢養家糊口。特別是在上世紀末,一度成為古城響噹噹的小吃薈萃之地:海蠣煎、滷麵、豆花、手抓面、麻糍……

府衙前,有一條高低參差、在現代都市裡顯得很不起眼的石板小路,卻是古城現存的唯一的百年石板路,現名「始興南路」。這樣的路面走上去並不舒服,倘若開轎車或騎電動車,更是令人周身不適,精神緊張,但在當年,那可是了不起的「府道」,等級之高自然不必多言。

由府道分別往東、南走,可以看到「共和路」「博愛道」的路牌,百年前轟轟烈烈民主革命的濃厚氣息撲面而來,身心沉浸於對古城厚重歷史的深深感動之中……

不由自主,陳炯明的名字浮上心頭。

(感謝高民生老師為本文提供插畫,所有插畫均為漳州優秀畫家米隆先生(1934-1989)的水彩畫寫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色書聲 的精彩文章:

TAG:悅色書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