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世紀的傳奇民族諾曼人——讀《諾曼風雲》筆記

中世紀的傳奇民族諾曼人——讀《諾曼風雲》筆記

題圖:威廉公爵鐵蹄踏英倫,黑斯廷斯一戰定乾坤 (圖片來源:互聯網)

對諾曼人產生興趣是因為在歐洲看到不少他們的史跡。這支民族很有意思,人不多但分布很廣,很像後來移民新大陸的清教徒,出身貧苦,居無定所,但「低賤的出身並不是成功的障礙」,他們靠著自己永不滿足的野心,武力征服和商業擴張並舉,11世紀起在法國、英格蘭、西西里、南義大利、黎凡特和北非都先後建立過政權,影響了整個歐洲的格局。以前只知道英國王室跟諾曼人有些關係,但也不甚了解,正巧中信出版社引進翻譯了這本講述諾曼人歷史的小冊子,只有200來頁,就買來系統性了解一下。以下是結合書中和自己平時積累的零碎知識做個總結筆記。水平有限難免會有低級錯誤,公眾號文章也不能修改,想了解詳細歷史建議還是參考嚴肅正規的文獻。

圖書封面

書中展示的諾曼人控制領土的範圍

1. 苦寒區維京人崛起,北海畔法蘭克失地

諾曼人(Norman)字面上是「來自北方的人」,本身是維京人的後代,起初經常在不列顛沿海和法國沿海劫掠。大約公元10世紀左右,在多次洗劫巴黎後,頭領羅洛與法王達成協議,可以在法國北部佔據一塊領地作為永久據點,是為諾曼底(Normandy)封地。羅洛則由強盜頭子變成了封建領主。

這些維京海盜後代雖然生性殘酷,以劫掠為生,屬於「蠻族」,但是很懂得靈活變通。獲得永久性居留地後,很快採納了法語和皈依了基督教,融入到了當地的宗教文化中,被歐洲基督教文明所同化,此後便成為諾曼人,與他們祖先維京人區別開來。羅洛死後,他的兒子短暫統治了領地一段時間便去世了。「無畏者」理查13歲繼承了其父親統治,經過一系列戰爭與和談,迫使法國授予其公爵稱號,由此建立諾曼底公國。

2. 群雄舉兵逐鹿不列顛,威廉苦戰問鼎英格蘭

征服者威廉像(圖片來源:互聯網)

諾曼底公爵傳了三世之後,威廉登場。威廉本身是私生子,其父親是第三代諾曼底公爵羅貝爾,與民間女子結合生下威廉,因為社會地位低下,威廉母親不能與羅貝爾結婚,只好另嫁他人。史書上對威廉他爹羅貝爾評價大概是「前半生是魔鬼,後半生是聖人」。這是指羅貝爾年輕時與自己親侄子爭公爵之位,有毒殺侄子嫌疑,同時因魯莽與羅馬教廷發生矛盾,被教皇逐出教會,這在宗教氛圍濃厚的中世紀是嚴重的懲罰;接近而立之年時,羅貝爾令人意外的將公爵位子傳給年幼的威廉,然後開始自己奔赴耶路撒冷的朝聖之旅,一路上遊歷名山大川,廣施仁義,給多個教堂捐獻財物,贏得「寬宏者」稱號。耶路撒冷朝聖完畢返回途中,羅貝爾在博斯普魯斯海峽附近小城病故。

幼主威廉8歲即位,被權臣爭鬥包圍,因為年幼無害反倒沒被視作威脅,成了權力鬥爭籌碼得以保全性命。成年之後巧妙利用各方矛盾不斷增強自己實力,逐漸控制了局面,經過若干年經營,年屆三十的時候,國內政通人和,形勢一片大好,周邊法蘭克諸部也都被教訓得服帖,同時又迫使教皇支持了自己跟佛蘭德斯公爵女兒聯姻,正所謂「擒教皇迫梵蒂岡就範,敗法王促諾曼底揚威」。諾曼底日漸強盛,逐漸將眼光投向海外。

此時英格蘭正遭內亂,老國王「懺悔者」愛德華臨終無子嗣,身為諾曼人的權臣戈德溫想扶持自己兒子爭王位。但是他的兒子哈羅德突然莫名出走諾曼底(可能是串親戚),然後不幸被諾曼底的威廉「招待」(實際是俘虜),自由的條件便是全力支持威廉登上英格蘭王位(此處按書上的說法)。哈羅德回到英格蘭後被愛德華指為繼承人,這下對岸諾曼人有了出兵借口~違背對威廉的誓言。

哈羅德本人能征善戰,即位後面對國內外多股爭權勢力也不含糊。首先發難的是從挪威來的維京人,哈羅德帶兵北上斯坦福橋剿滅了這股維京侵略軍。北方剛平定,威廉帶領的諾曼人就從南方海岸登陸,國王又不得不疾馳數百英里應對諾曼入侵。黑斯廷斯威廉以逸待勞,等待迎戰英軍。整場戰役打得很慘烈,雙方國王陣亡的謠言不斷傳出,傷亡人數也是交替上升,最終經過一番苦戰,連戰馬都死了3匹的威廉堅持到最後,哈羅德連帶他的兩個弟弟全部陣亡,威廉一戰就拿下了英格蘭,從此被稱作「征服者」。

威廉征服英格蘭被認為是歐洲中世紀全盛時期的開端,經此一役,英國王室此後400年左右(直到百年戰爭後失去所有在法國領地)都同時也是法國貴族,王室一度說法語,給英語也帶來很多法語辭彙,大約200年後(可能是金雀花王朝亨利三世時代)王室才開始逐漸說英語。

這本書在威廉征服一章末尾有段文字介紹了這樣一段趣事:二戰後英國在巴約豎立了紀念碑緬懷諾曼底登陸犧牲的戰士,紀念碑下方一塊牌匾上刻著一行字「曾被威廉征服的我們如今解放了征服者的祖國」。

小專題 - 英國歷代王朝簡史

正好略微知道一點英法的歷史,這裡簡述一下英國王室的傳承,現在的英國王室應該兼具諾曼、法國和德國血統:

1) 不列顛先民應該是凱爾特人,後來羅馬人征服不列顛,最北統治到現在英格蘭北部,建立了哈德良長城抵禦北方蠻族。

2). 羅馬滅亡後,日耳曼人的部落盎格魯、薩克遜進入不列顛,開始七國紛爭時代。

3). 9世紀盎格魯-撒克遜人威塞克斯統一其他六國,建立英格蘭。

4). 11世紀諾曼入侵建立諾曼王朝。

5). 諾曼王朝最後一任君主死後由征服者威廉外孫繼承王位,因同時具有安茹伯爵頭銜,以金雀花為紋章,自此安茹王朝(又稱金雀花王朝)開始。「獅心王」理查一世,「長腳王」愛德華一世都是金雀花王朝有名的國王。長腳愛德華就是電影《勇敢的心》裡面的英格蘭國王。

金雀花王朝後期,紅玫瑰蘭開斯特家族和白玫瑰約克家族展開王位之爭,史稱「玫瑰戰爭」。此時同時存在「蘭開斯特王朝」和「約克王朝」。戰爭最後,蘭開斯特家族約翰都鐸登上王位,開啟都鐸王朝。

6). 都鐸王朝有兩位重要國王,一個是「亨利八世」,一個是女王「伊麗莎白一世「。

亨利八世第一任王后是阿拉貢的凱瑟琳(來自西班牙),沒生出男性繼承人,只有一個女兒,國王就打算離婚,結果教皇不批,直接導致英國教會跟羅馬教廷決裂。這個凱瑟琳也不簡單,他大侄子是西班牙國王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沒事就圍攻洗劫羅馬,所以教皇不敢得罪。後來亨利八世強行離婚,娶了安娜博林,又得了一個女兒,然後國王繼續不滿意,找借口處死了安娜,娶了第三任王后終於有了男性繼承人,亨利八世一生結了四次婚。後來這個兒子愛德華六世很短命,沒當幾年國王就掛了。倒是他兩個女兒出名了,先後成了女王,一個就是「血腥瑪麗」,一個就是伊麗莎白一世。伊麗莎白一世統治時期是英國歷史上的一個黃金時代,湧現了文豪莎士比亞等一眾傑出人物。伊麗莎白終生未婚,死後都鐸王朝結束,斯圖亞特王朝開始。有一部美劇《都鐸王朝》就是講述亨利八世時代的英國王室,同時也有奧斯卡獎電影作品《伊麗莎白》。

7). 斯圖亞特王朝時期最著名幾件事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處死國王查理一世、「光榮革命」趕跑詹姆斯二世、荷蘭奧蘭治公爵入主英格蘭、英格蘭和蘇格蘭正式合併稱不列顛。斯圖亞特王朝最後一任安妮女王死後按照繼承順序,德意志的漢諾威選帝侯當選國王,開啟漢諾威王朝。從此英國王室又有了德國血統,第一任國王喬治一世只會說德語不會說英語。

8).漢諾威王朝最著名的國王是維多利亞女王,統治時期長達六十多年,任上造就了「日不落」帝國,是英國第一個有「皇帝」(印度女皇)頭銜的國王。

9).維多利亞女王死後繼承人隨父姓,開啟「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這個名字也有明顯德國特點。在薩克森王朝第二任國王喬治五世在位期間,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民眾普遍厭惡德國,因王室帶有德國血統且冠德國姓,恐引發不滿,為安撫民心,王室捨棄德國姓氏,改稱「溫莎」,至今英國仍是溫莎王朝,不知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統治結束後,繼承人隨父姓是否會改朝換代。

小專題 - 英法恩怨和波爾多美酒

英法封建領地變化(圖片來源:互聯網)

這裡再插一段有意思的歷史。諾曼王朝之後,英格蘭進入金雀花王朝時代,金雀花王朝第一代君主同時又是安茹公爵。此時現代法國版圖上大部分地區是屬於英格蘭王國的領地,包括諾曼底、布列塔尼、安茹、阿基坦,面積佔了現在法國領土一半以上。法王有效統治的地區只是法蘭西島周邊。網上找來的地圖清楚表明了當年英法實際控制的地盤,左方是英格蘭鼎盛時期控制的法國領土範圍,法王的實際領地只有巴黎周邊的法蘭西島地區。後來經過法王腓力二世的擴張戰爭,從英格蘭「失地王約翰」手中奪取了大量地盤。「百年戰爭」之後,英格蘭失去了在法國最後一塊領地加萊港(敦刻爾克旁邊)。

了解這段歷史後,我不由得想起了現代法國葡萄酒產區分布圖,突然感覺當年的法王太憋屈了,兩個最著名的葡萄酒產地波爾多和勃艮第分別屬於英國和勃艮第公國,盛產白葡萄酒的盧瓦爾河谷也屬於英國,他自己實際控制的地盤法蘭西島現在並非知名產區,難道想喝好酒還要求敵人?想必應該會有不少歷史典故吧。

法國葡萄酒產區示意圖(圖片來源:互聯網)

查了一下歷史資料,發現並非如此~中世紀巴黎為中心的法蘭西島地區產的酒相當有名,品質和知名度蓋過波爾多。並且,現代法國葡萄酒產區最北到香檳地區,緯度差不多與巴黎相同,但歷史上諾曼底等更北地方也出產葡萄酒。法國北方土地肥沃,後來多用於種植糧食作物和蘋果等,葡萄酒種植重心逐漸南移,現在北方的諾曼底和西北角的布列塔尼地區的蘋果酒都是當地人民喜愛的特產。

波爾多酒出名與英國影響力增長也離不開關係,這裡曾屬於英國幾個世紀,英國王室一直從波爾多採購葡萄酒運回不列顛島,口味被英國人所普遍接受。由於英法衝突中波爾多一直站在英國立場,「百年戰爭」後法國吞併(或稱收復)波爾多,一度對其施以懲罰,增加稅收和限制出口,使得波爾多酒陷入多年低潮。後來在荷蘭和英國貿易大發展促進下波爾多重新崛起。隨著英國國力日盛,又把對波爾多酒的喜好傳遍世界,波爾多酒出於法國,成名於英國,中間還有無數曲折故事,以後單獨開篇。

3. 吉斯卡爾南下義大利,諾曼人民建國西西里

諾曼人定居諾曼底皈依基督教後,逐漸有部分信徒南下借道義大利去耶路撒冷朝聖,此後部分諾曼人就在義大利一帶留下生活,形成了當地的諾曼族群。威廉征服英格蘭後,統治趨於穩定,可能是人口增加,封地不夠,一些諾曼貴族後代也想離開故土到外面去闖闖世界碰碰運氣。

一個名叫羅伯特的諾曼貴族二代帶著一眾隨從來到了義大利南部人煙稀少的地區,為了謀生活,此人經常放火燒當地人的莊稼然後收取滅火費,被稱作「吉斯卡爾」,意為「狡猾者」。當地倫巴第人、拜占庭人以及教皇國各方利益交織,互有利益往來和矛盾衝突,吉斯卡爾足智多謀,利用多方矛盾關係,有拉有打,逐漸擴大了自己的地盤,壯大了勢力。後來直接控制了義大利最南部,就是靴子尖、底和跟的地區,現在屬於卡拉布里亞、巴西利卡塔和普利亞,應該還包括坎帕尼亞和阿布魯佐,一個諾曼公國在歐洲南部逐漸形成。然後,他們又把目光投向了墨西拿海峽對岸的西西里島。

卡拉布里亞一側隔海遙望西西里(圖片來源:原創)

西西里地理位置優越,處於地中海中心,面積大資源多,海洋也成為抵禦入侵的屏障。該島先後被迦太基人、希臘人、羅馬人統治,穆斯林崛起後,阿拉伯人、柏柏爾人瓜分了該島。吉斯卡爾認為時機成熟,開始進軍該島,先拿下墨西拿,再進軍內陸,直逼島上最大城市巴勒莫。征服西西里行動維持了一年,吉斯卡爾轉而又將精力放到義大利本土,將西西里軍事行動交給了兄弟羅傑。回到義大利本土,吉斯卡爾開始與教皇格里高利七世結盟對抗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四世,直到70歲壽終正寢。

羅傑作為西西里事業繼承者,繼續在西西里島開疆拓土,前後花了將近30年終於征服西西里全境,定都巴勒莫。當時的巴勒莫在穆斯林統治下,是環地中海地區第三大城市。諾曼人作為外來征服者,在西西里島人數遠不及穆斯林,所以不希望挑起宗教戰爭,當時十字軍東征已經開始,但是西西里王國宣布中立,並大力發展貿易,穩定的環境帶來四方人流,民族融合促進了社會繁榮。經濟貿易、文化藝術、科學研究都得到極大發展,出現了一場以巴勒莫為中心的「小文藝復興」。現在如果到巴勒莫,你可以同時看到拜占庭、伊斯蘭、諾曼和後來義大利巴洛克風格的各種建築。諾曼人在西西里的統治大概維持了100多年,此後西西里先後不斷被歐洲其他王室輪番統治,直到19世紀義大利統一。

巴勒莫的諾曼王宮(圖片來源:互聯網)

巴勒莫主教堂,融合了哥特、伊斯蘭、諾曼和加泰羅尼亞風格(圖片來源:互聯網)

巴勒莫四角街一角,巴洛克風格(圖片來源:原創)

小專題-教皇國

公元5世紀西羅馬帝國被西哥特人滅亡,義大利出現權力真空,羅馬被各蠻族部落輪番佔領、洗劫和統治。後來法蘭克國王「矮子丕平」打敗了圍攻羅馬的倫巴第人(日耳曼人部落一支),並承認羅馬教皇對羅馬周邊的控制,還將自己奪取的土地獻給教皇換取國王頭銜,史稱「丕平獻土」。至此教皇國誕生,並一直存在到19世紀義大利統一,教皇國主要靠各種僱傭軍守衛領土。現在負責梵蒂岡保衛的就是源自16世紀的瑞士僱傭軍團。

穿制服的瑞士僱傭軍(圖片來源:互聯網)

小專題-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對神聖羅馬皇帝亨利四世的絕罰

與諾曼的吉斯卡爾結盟的教皇格里高利七世是著名歷史人物,介紹德國歷史時候都會有神羅皇帝亨利四世遭格里高利絕罰這段,詳細經過可以參閱維基百科。大概過程是這樣的,格里高利七世是一個理想主義者,非常堅持原則,一直致力於天主教會擺脫神聖羅馬帝國的世俗控制,因此與神羅皇帝亨利四世起了衝突。矛盾激化之時,格里高利七世乾脆將亨利四世逐出教會,革除教籍,罷其帝位。亨利四世不得不冒著嚴寒,蓬頭赤足到卡諾莎城堡,立於冰天雪地中向教皇謝罪,直等了三天三夜才獲得教皇赦免。後面進程更為複雜,亨利回國後陷入內戰,然後請求教皇對他的對手施以絕罰,教皇認為亨利四世敗局已定,反倒支持亨利對手並再次對其施以絕罰。這次把亨利徹底得罪,亨利四世後面戰勝對手魯道夫,然後開始報復教皇,宣布廢黜格里高利七世,另立教皇,開始進軍羅馬。諾曼人此時與格里高利結盟擊退了亨利四世,但因在羅馬的暴行,又引發民眾不滿,教皇失去人心,不得不隨諾曼人南下,客死撒勒諾。

想了解德國歷史推薦觀看德國電視二台出品的紀錄片《德國人(Die Deutschen)》,個人覺得製作的不錯,把德意志地區紛亂繁雜的各個封建小邦國如何形成民族意識,最終建立統一國家的過程講述的很清楚。

4. 為信仰(li yi)組建十字軍解放(ge ju)安條克,圖權位對抗德意志撕逼教皇國

羅傑還在征服西西里期間,歐洲十字軍東征運動已經開始了。歷史上十字軍東征一共有九次,只有第一次基督徒獲得比較完全的勝利,佔領了耶路撒冷,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國。十字軍東征打著宗教戰爭,收復被穆斯林佔領的聖城耶路撒冷的旗號,實際更多是西歐為主的貧苦階層去東方尋找發財機會,整個過程缺乏統一組織,行動很鬆散。

吉斯卡爾死後,他的眾多兒子開始爭奪老子留下的領地和財產。其中一個私生子博希蒙德最突出,實力逐漸碾壓其他兄弟, 但此時遇到了強有力對手也是自己的叔叔「西西里的羅傑」。這位叔叔坐擁西西里王國,經常以長輩身份出面調停盤踞在南義大利的各個侄子之間的爭端,每次調停實際都是在擴大自己地盤,最後博希蒙德發現自己爭來的領地全被這位叔叔蠶食了。心灰意冷之餘,正逢教皇組織第一次十字軍東征,心想這樣被叔叔壓制,不如去東方碰碰運氣,也許能建立一番事業。於是召集人馬加入十字軍,立誓解放耶路撒冷,當時也有不少虔誠基督徒應聲加入。

博希蒙德一路東進,渡過博斯普魯斯海峽進入亞洲地界,然後攻佔了一系列穆斯林城市獻給拜占庭以顯示自己捍衛基督教信仰的決心。最後,來到了現在位於土耳其南部敘利亞北部的安條克,這裡也是基督教的聖地,在聖經中是聖保羅在猶太人集會上第一次進行基督教佈道的地方。如果能解放安條克,象徵意義巨大。經過一系列圍城苦戰,外加憑藉陰謀詭計和運氣成分,最後終於拿下了安條克,這一勝利大大提升了博希蒙德在西方世界的人氣,被視作十字軍的英雄。博希蒙德佔領安條克後,並沒有交給拜占庭,而是將其留給自己的侄子坦克雷德治理,然後自己又開始一系列遠征,後來兵敗受挫鬱鬱而終。安條克公國在侄子坦克雷德統治下得以延續,一直維持到1268年蒙古人入侵才滅亡,成了存在時間最長的十字軍國家。

此時的西西里島和義大利南方完全被諾曼人統治。教皇國北面是德意志各個封建小邦國組成的神聖羅馬帝國,南面是諾曼西西里王國,夾在兩個大國中間,感到威脅重重,所以很不願意看到任何一方出現統一的大王國。正巧此時西西里老羅傑兒子羅傑二世要繼承南義大利的一塊領地,教皇組織了一個聯盟,反對西西里國王獨佔南義大利。羅傑二世憑著諾曼人經營西西里多年積累的財力和強大的軍事實力,外加自己的智慧,基本沒通過流血就挫敗了教皇國同盟,並扶持了支持自己的新教皇讓其為自己加冕,正式成為統治西西里和南義大利的國王。

眼看諾曼人扶持了己方的教皇,北面的德意志皇帝坐不住了,也另立了一個教皇,與羅馬互相指責對方是偽教皇。想做神羅皇帝只能在羅馬加冕,於是德意志皇帝開始出兵羅馬,準備趕走諾曼人立的教皇,扶持自己人上位。儘管德皇的軍事行動失敗,但諾曼人立的教皇不久死去,德意志扶持的教皇順勢變得合法。從此德意志便和南邊的西西里王國結下樑子,有野心的皇帝都要時不時出兵南下,打著恢復西羅馬帝國榮光的旗號,想吞併整個義大利。

最後有意思的是德意志靠聯姻「佔領」了西西里——西西里國王威廉二世的姑姑嫁給了德意志的皇儲亨利六世,這樣亨利也有了西西里王國的繼承權。亨利六世繼承德意志皇位後,趁西西里王國內亂不斷,開始拉攏自己的支持者,經過多次武力較量、外交博弈和利益交換,終於換來西西里人對亨利六世的承認,諾曼人自己的西西里王國從此結束。

小專題 - 十字軍東征和電影《天國王朝》

《天國王朝》是一個以十字軍東征歷史為背景的電影,故事應該發生在第二次十字軍東征時期。裡面講述了歐洲平民基督徒團結在鮑德溫四世周圍,對抗薩拉丁領導的撒拉遜人圍攻耶路撒冷的故事。電影對歐洲十字軍有點過於美化,裡面比較熱鬧的再現了中世紀風格的攻城戰。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基督徒「收復」了不少之前被穆斯林佔領的地區。先後建立了埃德加公國,安條克公國等。1099年攻佔耶路撒冷,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國。

大概100多年後,來自埃及的穆斯林領袖薩拉丁崛起,不斷威脅耶路撒冷。此時耶路撒冷國王是身患麻風病的鮑德溫四世。鮑德溫四世曾率聖殿騎士團(中世紀三大騎士團之首)幾百名騎士和數千步兵擊敗了薩拉丁的兩萬士兵,挫其鋒芒,但兩年後,薩拉丁就找機會大敗鮑德溫四世大軍和聖殿騎士團,重創了耶路撒冷王國,此後耶路撒冷王國逐漸走向滅亡,直至最後被薩拉丁征服。作為回教徒的統帥,薩拉丁極具人格魅力,他領導的回教徒對耶路撒冷的統治比起基督徒來要仁慈和開明得多,對待其他宗教也非常寬容。

《天國王朝》裡面患麻風病戴面具的耶路撒冷國王鮑德溫四世 他身後的旗幟圖案是典型的耶路撒冷十字(圖片來源:互聯網)

《天朝王國》裡面薩拉丁的形象(圖片來源:互聯網)

以前看到十字軍東征時候經常要在西西里島的墨西拿集結出發,比較好奇原因。這次看《諾曼風雲》,裡面提到了這點,原因之一是諾曼西西里國王「好人」威廉發現十字軍東征推動了貿易增長,給西西里帶了很多意外收穫,於是就寫信給西歐幾個較大王國的國王,說明西西里是十字軍理想的集合出發地,並許以贈送禮物。於是英王理查一世和法王腓力二世參加的第三次十字軍東征都是從墨西拿出發的。後面幾次東征也有從此地集結出發,可能還有其他原因。

另外,第六次十字軍東征也跟諾曼人有點關係,此時西西里王國已經被德意志神羅皇帝征服,當時的統治者是德意志皇帝亨利六世和諾曼血統王后的兒子腓特烈二世,算是半個諾曼人。腓特烈二世文化修養非常高,既是一個精通數學、醫學和動物學等自然科學的科學家,又是一名熱愛文學詩歌及各國語言的文藝青年。他領導了第六次十字軍東征,來到了耶路撒冷北面的阿卡,「用淵博的知識和完美無瑕的阿拉伯語折服了蘇丹的使者」。數周后和蘇丹親自會面,憑藉博學和才藝再次令蘇丹為其魅力傾倒,居然同意交出耶路撒冷。這樣沒有通過戰爭,腓特烈二世就得到了耶路撒冷,取得了除第一次十字軍東征之外的最大成就,簡直是以德服人的典範。

結局:諾曼人在歐洲的統治大概只持續了200年,之後這個民族基本都被同化,諾曼底被法國正式吞併後,諾曼底人融入了法國人;英國的諾曼人變成了英格蘭人;南義大利則融入當地義大利人族群。但諾曼人短暫的歷史實實在在影響了歐洲的格局,現在西歐和南歐還到處留有他們的遺迹,用書中對他們的評論說——他們是偉大的冒險家,書寫了中世紀白手起家的精彩故事,完全體現了「天助勇者」的精神,彷彿在向世人證明非凡之人可以改變歷史進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unKangShanghai 的精彩文章:

TAG:SunKangShangh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