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陸機《平復帖》了解一下?

陸機《平復帖》了解一下?

五年前,故宮博物院為紀念張伯駒誕辰115周年,專門舉辦了「張伯駒潘素書畫展」。今年是120周年,你猜會不會展點兒啥?

張伯駒的收藏很多,最有名的要數《平復帖》了,這篇比王羲之的書法還要早的墨跡作品,我只在書里見過,但它的鼎鼎大名如雷貫耳!在書法史上的地位不低於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甚至有「鎮國之寶」之稱!此番身在異地即使展出也無法前往京城,只好寫下此文,為感興趣的小夥伴砌磚鋪路,聊表心意。

西晉 · 陸機《平復帖》

陸機是誰?

生於公元261年,卒於公元303年,活躍在西晉時代。(比書法一哥王羲之還要早!)

出生在蘇州吳縣,祖父陸遜是技能為連營、不能被樂不思蜀或順手牽羊的東吳名將,父親陸抗也是名將,他還有個弟弟叫陸雲,也是個文學家,兩人並稱「二陸」。(瞧這一大家子!)

「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是文學家,開創了駢文的先河,有詩賦文章流傳。官居要職,經歷過事關生死的政治鬥爭,後來被奸人所害,冤死的。(風口浪尖的人森!)

《平復帖》為啥這麼牛?

這件國寶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墨跡。墨跡就是用手寫出來的(不是磨蹭動作慢的意思),與之相對應的叫碑帖,是在刻石上刷墨然後敲敲敲敲敲拓下來的。

它比王羲之的《蘭亭序》還早了60多年。注意!現存的《蘭亭序》還只是唐代的摹本,真跡也許在唐太宗的墓里躺著呢!而這幅《平復帖》是!真!跡!

有句話叫「紙千年,絹八百。」意思是紙只能放一千年,而絹八百年就不行了。再想想這千百年來空氣濕度和溫度的變化,更別提來回伸展、觸摸、開合的人為影響。這張紙已經至少2018-303=1715歲了,給你個機會你敢動它試試?

這還只是光說這張紙,其他的咱慢慢說。

《平復帖》講了什麼內容?

先附上釋文:

「彥先羸瘵,恐難平復,往屬初病,慮不止此,此已為慶。承使唯男,幸為復失前憂耳。吳子楊往初來主,吾不能盡。臨西復來,威儀詳跱。舉動成觀,自軀體之美也。思識□量之邁前,勢所恆有,宜□稱之。夏伯榮寇亂之際,聞問不悉。」(釋文據啟功《〈平復帖〉說並釋文》)

因有「恐難平復」四字而被取名為「平復帖」。(人家明明不能平復。。)知道你沒看古文,大概意思就是陸機有個朋友,叫賀循(字彥先),這位賀先生生病了,很難恢復,陸機就對他說,你現在要hold住!不再惡化就很不容易啦!幸虧有個兒子照顧你!吳子楊這個人,以前來找過我,但是我沒重視他,現在重新看到他,突然覺得他舉手投足間有種氣宇軒昂的美!還有夏伯榮這個人,因為發生寇亂,所以沒有他的消息。

跟朋友誇另一個男子的形體美,這封信要是放在現在這麼寫,十分容易讓人想入非非吧?陸機他怎麼也沒想到,這麼私密的一封信就這麼被人傳閱了一千多年。。

值得注意的是,對古代文字的研究一直在道路上。此篇釋文有不同版本,字一旦不一樣則解釋內容就變成了另一種面目。本文選取啟功先生的版本,是目前承認比較廣泛的。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繼續深究。

書法怎麼看?好在哪兒?

一眼撇過去,滿紙的小蝌蚪。啟功老先生能認出個大差不差的全文,真是太不容易了!不要以為隨便拉個書法家就能認草字兒!但不想隨便就能認出草字兒的書法家不是好書法家。

《平復帖》所在的時期差不多是章草向今草轉變的時候,這篇書跡恰恰為這一關鍵的過渡提供了最有力的證據!

章草是快速書寫的隸書,長這樣:

三國 · 皇象《急就章》

今草就是大家所熟悉又看不懂的瀟洒美麗大方的草書,長這樣:

唐 · 孫過庭《書譜》

在草書之後,便有了東晉王羲之的行書大發展,再後來到唐代楷書鼎盛時期,大概便是這樣一條脈絡。

好,對書體有概念之後,我們來看看書寫技法。

其實這是個偽話題,因為陸機當初寫這封信的時候不是搞創作,不是顯擺自己的書法多好,純粹是自然書寫,看似有法,實則無法。舉栗子:給你一支筆,讓你寫一段日記,滿腦子都是發生過的事情或者自己的心情,寫的時候唰唰地,會想著啊這橫要粗一點、那豎要細一點嗎?

但對世世代代學習書法的尋道者來說,解讀這類信札,應該理解為:看似無法,實則有法。舉栗子:你回過頭去看你寫日記的筆跡,如果練過硬筆書法,是不是已經滲透到每個筆劃里,不自覺地就寫出來了?其實「法」一直都在。

《平復帖》字字獨立,枯鋒禿筆,透著古樸的勁兒。提按自然,整體看上去速度比較均勻,也就是均勻的快,沒什麼停頓。線條流暢(也跟紙有關)沒有滯澀,由入紙的筆鋒可以看出這是一支禿頭的筆,但筆鋒聚,神不散,線條質量很高,也有可能是他有本事使這支破筆不顯得那麼破!氣息很穩,轉折多為圓角,點劃居多,帶有明顯的墨色變化,如果你發現這行越來越淡越來越淡突然接下來幾個字特別黑,那就代表他蘸!墨!了!不要小看這些變化,這些轉變就好似這這幅字的氣口兒,賦予了這張紙以生命,是不是感覺瞬間捕捉到了陸機當時的書寫節奏?這種墨色濃淡變化至今任被廣泛地運用在書法的草書創作中,你說牛不牛?

當然,這幅字的價值地位並不是主要由書法技法上體現的,論書法成就還數二王(王羲之、王獻之)以及之後的大家,此為縱向比較。但陸機又的確是他所在時代人人豎起大拇指的書法家,此為橫向比較。如果碰到愛抬杠的小夥伴,非說陸的不是或者特別是,你可以拍著他的肩膀說:年輕人,圖樣圖森破!

那些小紅戳都是些啥?

宋代有個徽宗皇帝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不喜歡治國,就愛書畫,有一天他看到這篇《平復帖》,好興奮啊!太開心啦!我要宣示主權!這是我的誰也不能搶!怎麼做呢?蓋上我的紅戳戳吧!

於是乎,蓋雙龍圓小印!親筆題籤!入庫房!《宣和書譜》記上一筆!

長這樣:

在這幅字上蓋印,或在自己的著錄書中提到它的有以下這些人:

宋代米芾(著錄書《寶章待訪錄》)

明代韓世能、韓逢禧父子(《南陽名畫表》)

明代董其昌(題籤作跋)

明代張丑(作《真晉齋記》)

清代吳其貞(著錄書《書畫記》)

清代梁清標(棠村、蕉林書屋)

清代安岐(著錄書《墨緣匯觀》)

乾隆帝(哪兒都有他。。)

成親王永瑆(乾隆帝第十一子)

恭親王奕訢(道光帝第六子)

愛新覺羅·溥儒(恭親王奕訢之孫)

張伯駒(1898-1982,民國四公子之一)

等等(這不是個人)

以上並不是全部,這些人名你不一定都認識,但得知道,他們都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收藏家,與書畫鑒賞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當然這些人不一定都有庫房,有的人以能看一眼為榮,不但蓋了印,加了題籤(光題籤就有三個),還跟帖發表一下激動的心情,這就成為了我們現在看到的跋。長這樣:

明 · 董其昌跋《平復帖》

所以,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些紅印,就是它經歷過的歲月。我們甚至可以想見,那個年代的文人,忽得此至寶,珍愛萬分,不能拍照發朋友圈,只要把親朋好友邀請來家中,意氣風發,撫卷欣賞,美不美?沒見過吧?誒誒輕點兒拿別給我弄壞了!

故事結束了嗎?

並!沒!有!

所以《平復帖》和張伯駒到底是什麼關係呢?

時間回到民國,溥儒曾將唐代韓乾的《照夜白圖》賣於國外(現藏於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愛好收藏書畫的張伯駒心痛萬分,怕他再將《平復帖》交出去,便下決心購買到自己家來。沒想到,溥儒開出二十萬大洋的天價,張伯駒一看,沒戲,托好朋友去撮合撮合吧,於是找了張大千,托他說願出六萬大洋求購,結果還是被溥儒拒了。誰曾想,不久之後溥儒的母親病故,急需要錢,張伯駒也不想乘人之危,又託了一位朋友向他致意,並提出幫助他權當抵押之物,溥儒爽快地要價四萬大洋,張伯駒終於如願購得了《平復帖》。

抗戰後,為了躲避日本人,張攜帶家眷南逃,在上海卻還是因為收藏書畫的名聲而被綁架,但是這個痴人,寧願被撕票,也不肯讓妻子潘素交出國寶。最後僵持了八個多月,潘素到處籌措了二十根金條才贖回了人。

1956年,張伯駒做了一件偉大的事——把他的八件書畫無償捐獻給了故宮,其中除了這件《平復帖》,還有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圖》、唐代李白的《上陽台帖》,唐代杜牧的《張好好詩》、宋代黃庭堅的《諸上座帖》等等,隨便哪一件都是國寶。雖然斯人已逝,但這件《平復帖》永遠和張伯駒這個名字栓在了一起,正因為張伯駒的無私,我們後輩才得以人人皆可賞之。

到這裡,關於《平復帖》的故事講完了,在這麼一張23.7cm x 20.6cm的紙片上,短短的9行86個字,藏著沉澱了一千七百多年的文化。為了不辜負它,如果有機會,請攜帶此篇小說明文,好好地、仔細地去看一看這每展開一次就會受到一萬點傷害的小捲兒吧!

謹以此文紀念張伯駒誕辰120周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帶你了解「社保」
現在的女生都喜歡「小奶狗」嗎?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