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揭秘:1931年故宮博物院文物為何要南遷

揭秘:1931年故宮博物院文物為何要南遷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故宮博物院的專家認為,日本人的野心絕不會以得到中國東北為滿足平津,難免有戰事,文物的安全是大可顧慮的事。大家一致的意見是早做準備,找個安全地帶保存,但是文物搬遷並非萬眾一心。

北平各階層及普通市民大多反對南遷,他們著急上街遊行,打出堅決反對政府放棄北平,古都文物南遷就是逃跑的橫幅,實為北京大學文學院院長的胡適也不贊成南遷,他認為在國際人士監督之下,未必有人敢於在北平破壞文化古物且故宮穀物數量極多,遷移並非易事。

故宮博物院理事會理事,今古物館副館長馬衡,是極力主張南遷的骨幹之一,在各種聲音下,故宮博物院抵住巨大壓力,基本上形成一個意見,故宮先設一個分院,轉移到另一區域,一則先多一個機關,二者將來,萬一北平淪陷博物院人在,院務不致落空。

1933年2月5日,深夜,一批文物,有十餘輛武裝押運的卡車,自故宮神武門運至前門火車站,於次日運往南京,是南京無適處存放,裝載文物的火車竟停在浦口近一個月,被人稱為抬著棺材找墳地,後幾經交涉,由水路運抵上海,放在法租界的天主教堂暫時保存起來。7月,故宮博物院院長易培基因遭誣陷斗麥,故宮文物被迫辭職,其後國民政府任命馬衡為故宮博物院院長。

此後,故宮文物遷徙,便是在馬恆的主持下進行,馬恆在院長任上幹了兩件大事,一是主持國寶遷徙避難,二是建國前夕反對國寶遷台,並回絕了寧波老鄉蔣介石的邀請,堅持留在大陸,馬恆一干就是19年,可以說是全面經歷了故宮文物南遷和日後回歸北平的過程。

1936年8月,位於南京朝天宮的保存庫建成,12月將存放於上海的文物,經京滬鐵路分批轉運過來設立故宮博物院南京分院,不到一年之後,八一三滬淞會戰爆發,日軍直逼南京,鑒於時局突變,國民政府決定將南京的故宮文物向西南地區遷移,這就是所謂的西遷,最後一箱文物從南京運走僅十餘天,這座城市就被日寇佔領。

揭秘:為何長沙會戰後,日本軍部改變戰略部署,直擊重慶

揭秘:岡村寧次心目中的蔣介石和國民黨軍隊

戴安瀾哪一仗指揮作戰英勇 曾被日軍誤認為是俄國軍官

1949年陳明仁起義前猶豫不決 被何人再次說服 最終通電起義

蔣介石為何至死不明白:陳明仁如此忠誠 居然會和程潛一條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人的使命 的精彩文章:

在毛澤東和羅瑞卿的眼裡誰才是「常勝將軍」
揭秘:1947年蔣介石為何取締自己一手締造的三青團

TAG:軍人的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