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平:家鄉的味道——鮁魚餃子
這個世界因你的關注而變得溫暖
現在人們都愛說"家鄉的味道"、"舌尖上的味道"。我是北京人,七十年代後期和愛人相識,成了蓬萊人的媳婦。多次隨愛人回鄉探親,對蓬萊的山山水水、風土人情,有著別樣的感覺,由初識到後來漸漸的愛上了這方水土,心裡藏有許多美好的記憶,先說蓬萊美食——鮁魚餃子。
蓬萊鮁魚餃子個大的出奇,大的有32開本書那麼大,六寸盤裝一個,小的也有64開本書那麼大。麵皮薄,魚肉鮮,韭菜嫩,吃時蘸點芥末油和醋,味道確實鮮美。
回想起我第一次吃鮁魚餃子,那是結婚不久從部隊休假,隨愛人回蓬萊老家探望老人和親戚。
回到家的第二天,婆婆就張羅著要包魚餃子,姐姐從自家的小菜園裡割來了水靈翠綠的紅根韭菜,二哥急匆匆的買來剛上岸的新鮮鮁魚,幾個人就忙活起來了。
第一次看婆婆用鮁魚包餃子,感到很奇怪,魚腥腥的,滿身的刺怎麼能包餃子吃呢?新媳婦剛到婆家,不敢多言,也沒吭聲,只是默默的看,心想大不了少吃或吃其它的飯食吧。
婆婆也真利落,三下五除二就將洗好的鮁魚開膛、剔刺、去皮、取肉,再將魚肉放到菜板上剁碎,然後打水、加油、加佐料、加韭菜…………一套"程序"下來,餃子餡兒就準備好了。
開始包餃子了,姐姐將早以醒好的柔軟筋道的面,擀成中等盤子那麼大的餃子皮,天啊!我平生第一次看到這麼大的餃子皮,這可怎麼包、怎麼煮啊? 姐姐 似乎看到了我的疑慮,鼓搗我包幾個試試。我試著包了兩個,不是漏餡,就是揑不緊,且"顏值"不高,只好放棄。看到婆婆不緊不慢嫻熟的包著大餃子,我心想:這也真是個"技術活"啊!
旺旺的柴火將大柴鍋的水燒的滾開,只見婆婆不慌不忙,手托著餃子,一個個下到鍋里,慢慢沿鍋邊順著一個方向推動,餃子隨著轉,一會飄起來了,再過一會,餃子熟了,居然沒破。
婆婆將餃子分盛在大大小小的盤子里,催著我趁熱趕緊吃,看著盤中的大餃子,我不敢下口,愛人卻吃的倍兒香,他勸我:"你先嘗一小口,絕對好吃,如不好吃,你給我"。我試著咬一小口,覺得不腥,又吃第二口,魚肉很鮮嫩,第三口韭菜的香味也出來了。品著滋味兒,一個大餃子一口口下肚,吃了第二個就感覺飽了,婆婆不依不饒的又加了一個,關切的說:"在北京吃不到這麼新鮮的東西,年輕人多吃一個不當緊"。從此我就對鮁魚餃子有了好感,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後來,四五月份回鄉探親,正趕上鮁魚上市,家家戶戶爭相購買剛剛出海的鮁魚,將膘肥體壯,通身灰亮,魚眼圓睜的大鮁魚買回家,和著鮮嫩的韭菜包餃子。親朋好友請客吃飯,也大都有這一口。這期間,吃鮁魚餃子成了蓬萊人餐桌上的一道風景線。
舌尖的記憶,很刁鑽,以後我到別的地方也吃過魚餃子,每當這時,蓬萊鮁魚餃子的味道就渺然而出,心裡暗自比來想去,怎麼也吃不出來老家鮁急餃子的風味。
我曾無意間多次向同學、戰友、同事"吹噓",蓬萊的鮁魚餃子如何好吃,如何個大,如何做法,招得嘴饞的朋友們,四五月間專程趕到蓬萊旅遊和品嘗鮁魚餃子。
許多物種與生存的地理環境都有關,鮁魚也同樣如此,四五月份北方大地回暖,美麗富饒的蓬萊海灣,更是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碧藍的海水溫度上升,鮁魚由東海洄遊渤海,生兒育女,蓬萊是它們的必經之路。這時節,即將產卵的鮁魚,體重大都在三五斤、十來斤,或更重些。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美食——鮁魚,自然是蓬萊人的佳肴。
時光荏苒,我已年近七十,諸事如過眼煙雲,但心系蓬萊、身處蓬萊的點滴往事還歷歷在目、楚楚於心,每當閑暇時憶起,心還是甜甜的、美美的。
2018年3月於北京
備註:
王瑞平,北京人,中國地圖出版社的編輯,現己退休。
蓬萊媳婦。
請關注我們
記得這是一個有溫度的公眾號
TAG:行者sal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