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水那狗(三)
That"s why
Paint My Love: Greatest Hits
Michael Learns To Rock
00:00/04:12
1
我家以前養過一條中華田園犬,也就是俗稱草狗。在我4、5歲時,從縣城某個朋友家抱來一隻小奶狗,帶到我們家的第一天,用繩子拴在院子里,跳來跳去汪汪汪的歡快叫著。
沒多久,它就長成了一隻漂亮的大狗,渾身上下土黃色的毛,年輕剛長成的樣子,皮毛鋥亮,英氣十足,跳躍奔跑異常靈活,若干年後,等我長大了點,給它取了個名字——小黃靈,意思是這是一條聰明靈慧的小黃狗。
那時,小黃靈每天飯間就在桌下繞來繞去,時不時主人會丟下一塊什麼食物下來,迅速探身過去,卡卡卡吃起來。晚上,等到我們都熄燈睡下,它就趴在院子里護院,偶爾有夜行人經過,立刻就警覺的汪汪汪吠起來。
有時大人晚上出門,有小黃靈跟在身邊,也覺得異常踏實,尤其那些年不知為啥小鎮晚上總有精神病患者(瘋子)出沒,這真是我小時候的夢魘,直到後來很大了,我偶爾還是會做夢夢到被瘋子追打。其實那時家家都家徒四壁,能偷能搶的委實不多,家裡養條狗當然不是只為了看家。
小黃靈是條母狗,來年發情期過後,它就身懷六甲。沒多久,樓梯下狗窩裡生下了7、8隻小狗仔,一隻只毛絨絨的小狗,特別可愛,我們幾個孩子開心地不行了,經常抱著小狗仔到處跑,根本不管大人的責罵,因為狗窩裡還有小狗身上都是跳蚤。等稍大一點,小狗就會屁顛屁顛地跟在你身後,你轉過來身蹲下來,用手指勾勾它們,再嘖嘖地喚兩聲,小狗立刻晃動著小身體跑過來,伸出小小的舌頭吧唧吧唧地舔起手指來;又或者直接撲到你臉上,一樣伸出舌頭舔起來。每天和這些小狗玩在一起,那種萌寵的樂趣是任誰也無法抵擋。這些小傢伙餓了,就總是拱著它們的媽媽吃奶,這時我們就蹲在一邊靜靜地看著,也許幻想自己也變成一隻小狗湊上去。
2
客家人有吃狗肉的習俗。
秦漢時期,當時客家人因為中原戰亂背井離鄉逃到閩西贛南粵北一帶山區。這一帶山間,野獸不多,打獵為生很少,要靠著幾畝貧瘠山田種糧維持,日常除了養豬沒有太多其他的肉食。而養只狗看家護院,同時在饑荒之時又可以充當肉食,再說狗本來就跟著人才能生存,所以吃狗肉天經地義,客家人尤其喜歡吃小狗仔,覺得肉嫩爽滑。
八十年代初,家裡都難得見到肉腥味,這下好了,一下子有了7、8隻小狗仔,稍微長大一點,肉滾滾的時候拎來殺掉一隻,給全家打牙祭,對於大人來說是再好不過。而我們這些孩子萬般不願大人殺掉這麼可愛的小狗,哭求大人放掉它們,但當香噴噴的狗肉端上桌時,愛心早就被嘴饞拋在了腦後,一樣跟著大人品嘗起美味來。
我不太記得那時是怎麼殺狗的,也不記得那時小黃靈是不是看著自己的子女被殺掉,只記得當我們坐在餐桌上吃狗肉時,它仍然在桌下繞來繞去,偶爾丟下一塊骨頭來,它也照樣用鼻子聞聞,然後咔嚓咔嚓的吃起來......也許作為客家人的狗,又或者作為動物,哪有其他思想,不過都是活著,基因里大概已經認定宿命。
這樣過了幾年,我母親突然發現,小黃靈每次產子開始變少,從一胎7、8隻,到後來就3、4隻。她想了想,覺得我們太過殘忍,自己家的小狗吃完還把骨頭丟給它們的母親吃,都說虎毒不食子,母狗產子變少大概就是一種因果吧。於是,從那時開始,我們自己不吃小狗仔了,把長大點的小狗拿去送人或者賣掉,至於別的人會不會殺了吃了,那起碼不是我們親眼目睹,也就心安了。再說在我們那裡,狗生來就是如此的下場,人尚且顧不過來,誰會去關心狗命。
3
後來,我家搬去另外一個鎮,小黃靈也跟著我們一起。那時的家裡有了圍牆,為了方便它進出,特意給它留了個狗洞,它就每天白天從這裡鑽出去,天黑再鑽回來趴在院子里睡覺護院。
它仍然會半年一年的懷胎一次,生下一窩小狗,然後我們放學或放假的時候就在後院的沙堆上帶著小狗瘋玩,給每個小狗取好名字,慢慢訓練它們聽到自己的名字就跑過來,但幾乎每次快要長大時,就一隻一隻不見了,然後又是下一撥。
終於有一次,不知因為什麼,終於留下了一隻小公狗,長大後比它母親還要高大。
於是,每次我們孩子們早起去跑步就可以帶兩條狗出去,一路經過碰到其他狗打架時,狗仗人勢,這兩條狗也是威風凌凌殺氣十足,於是我們就更加覺得這兩條狗果然不一般,聰明機靈不是白給的。
而小黃靈那時到我家要快十年了,按照狗的壽命,它那時相當於人類近六十歲。它開始變得不愛出去,總是留在家裡。而不知什麼時候,它得了便秘,經常晚上因為無法排便,在家附近嚎叫,好像那時母親帶它去旁邊的獸醫站看過,但那裡的獸醫大概只會閹割公雞,給豬配種,就是沒辦法給狗治病。
這樣持續了有好些日子,終於有一天早上,發現它死在家旁邊一口井裡,我們猜測它可能實在太過痛苦,投井自盡了。
它的兒子仍然陪伴著我們,但公狗野在外面的時候居多,開始還總能晚上回來看家,自從有一次偷吃家裡涼曬的香腸被我母親用棍子打了幾下後,它就經常跑出去幾天才回來一次,不知什麼時候一去不回,浪跡狗的江湖抑或被人打死偷食了未可知……
自那以後,我們家再也沒有養過狗。
後記
這幾篇散記的題目來自電影《那水那人那狗》,我記錯了改成了「那山那水那狗」,以此三段小文以記少時若干事。
《那山那人那狗》改編自彭見明小說《那山那人那狗》,由霍建起執導,影片講述了一個發生於20世紀80年代間中國湖南西南部綏寧鄉間郵路上的故事:即將退休的鄉郵員父親帶著第一天接班當鄉郵員的兒子走那條已走了二十多年的郵路,一路跋山涉水,父子的短暫獨處卻改變了原來的微妙親情關係,父子倆漸漸消除了心中的隔閡。
整部影片展現80年代湘西的山水、人,還有一隻一路跟隨的狗——老二,郵路翻山越嶺彎彎曲曲跨越如詩如畫的山水,跨過小橋、趟過小河,經過深山裡的侗家村落,一路灑落父子情、鄉村情還有朦朧的愛情。那種安詳與世無爭的山村生活,雖然清苦,但讓人覺得安寧和祥和。
本文開頭那首邁克學搖滾的《That"s why》和下面姜育恆的《驛動的心》、蔡琴的《恰似你的溫柔》,從劉燁所扮演兒子的背包上的收音機上一路播放,飄蕩在山樑上、稻田間還有溪流里,一種淡淡的憂傷貫穿全片,也預示著平靜細流下無聲的涌動。
恰似你的溫柔
你的眼神
蔡琴
00:00/04:00
很快,沒過多少年,在90年代初開始的南下打工的浪潮衝擊下,尤其在《打工妹》這部電視劇的熱播下,80年代的清貧和安守很快就被喧囂和浮躁所代替。千千萬萬的年輕人奔向富庶的南方,彷彿那裡遍地黃金。逐漸都去了南方的年輕人,候鳥般回來又離開,直到再也不回去,鄉村慢慢變得空心破敗,我們這代人的記憶也慢慢模糊,直至再也無法記起。
驛動的心
驛動的心
姜育恆
00:00/04:06
TAG:電影人生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