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寄人籬下到登頂香港首富,李嘉誠的道與術

從寄人籬下到登頂香港首富,李嘉誠的道與術

編者按:華人商界的傳奇人物、連續20年蟬聯香港首富的李嘉誠,宣布退休了。

華人商界的傳奇人物、連續20年蟬聯香港首富的李嘉誠,宣布退休了。這位90歲的老人,年少時家道中落、獨自謀生,20歲以後逐步開始自己的事業,最終憑藉一番努力登頂香港首富的寶座。

在70多年的商業生涯中,李嘉誠的事業足跡遍及香港、內地以及歐洲,歷經多輪投資周期,對於人生、事業以及時局洞若觀火。在信息泛濫的時代,他的經營智慧和為人處世哲學被包裝成各種心靈雞湯,兜售給渴望成功和財富的普羅大眾。

從寄人籬下的少年到推銷員

翻閱老一輩香港富豪的發家史,基本上會發現每一個人在年少時都有一段極其不平凡的、艱苦奮鬥的經歷。儘管有人總結說,這一代的香港富豪喜歡標榜「草根」出身,更願意強調個人童年時所受的困難,但或許恰好是因為每個人年少時的某些經歷最終鋪就了他一生的底色。

1928年,李嘉誠出生於廣東潮州北門街麵線巷的一個家庭。他的父親李雲經是當地一所小學的校長。李嘉誠5歲的時候,其在父親的引導下,祭拜孔子儒學,進入觀海寺小學念書。

如果當年沒有日本的侵華戰爭,或許李嘉誠會在家鄉讀書識字,像他的伯父們一樣出國留學或者成為廣東當地的一位出色的企業家,抑或是一個默默無聞的普通人。但是1937年日本侵華戰爭全面爆發之後,李嘉誠和他家人的生命軌跡徹底發生了改變。

1938年日軍轟炸了潮州。為了避難,次年,剛剛讀初中的李嘉誠和家人一起輾轉來到香港,寄居在舅父庄靜庵家裡。此時,李雲經從一位受人尊敬的小學校長,變身成為了一名普通的公司職員。其中的落差與辛苦,或許當時年幼的李嘉誠能夠透過父親勞累的背影或者父母間不經意的某次交談中感受得到。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港幣貶值、物價飛漲,李家愈加貧困。李雲經因過度勞累而染上了肺病,並且在1943年冬天病逝。隨後,十幾歲的李嘉誠擔起了家庭的重擔。他先是在舅父的中南鐘錶公司當泡茶掃地的小學徒,後來又做店員,學會了鐘錶裝配修理技術。

或許是不甘於寄人籬下,1947年,李嘉誠離開舅父的鐘錶行,去做五金廠的推銷員,由於成績突出,在20歲就升任塑料花廠的總經理。

從小學徒到鐘錶工人再到推銷員,可能恰是這些經歷讓李嘉誠在少年時就逐漸懂得洞察世事和人性,以至於形成後來圓融周到的性格,能夠「讓每個人都覺得舒服」。

在今年3月16日的長和系業績說明會上,有記者提問到,現在很多年輕人說為什麼我的父親不是李嘉誠?李嘉誠的回答是:「以前我爸爸是小學校長,當時校長的收入是不錯的。但日本人一轟炸,我什麼都沒有了,來香港12歲就要做工。後來我一個人要負擔六個人,分擔媽媽的煩惱。靠自己難道就不行?」

香港土地增值期:富貴險中求

在中外商業史上,每一個特殊的時期,都會產生基於那個時代的商業天才。超級富豪李嘉誠的誕生也是「時勢造英雄」的結果。不過在生意的起步階段,李嘉誠對於商業大勢的判斷能力和敏銳的商業嗅覺已經有所展現。

上個世紀50、60年代,歐美的加工業逐步向香港轉移,1950年,李嘉誠看準了這個趨勢,順勢踩上了時代的節奏,利用自己7000萬美元的積蓄創辦了長江塑膠廠。長江,取意於「長江不擇細流,故能浩蕩萬里」。期間,因為質量緣故,李嘉誠的工廠也曾一度出現危機。後來在表妹也即是未來妻子庄月明的幫助下,最終渡過難關。

1957年,李嘉誠憑藉快人一步的塑膠花生意,掀起了香港消費的新潮流,從此蜚聲香港塑膠界,並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塑膠花廠家。

香港地域狹小,缺乏工業和科技基礎,製造業只能主打塑料、紡織、五金等,而這也造成當時香港當地企業的同質化日趨嚴重。如果僅僅把生意停留在塑膠界,那麼李嘉誠可能僅僅是一個普通的成功商人,而不會成為華人世界裡數一數二的富豪。

真正讓李嘉誠事業走向輝煌的是其在1958年之後開始染指地產業務。1958年,李嘉誠在港島北角建起了第一幢工業大廈,興建一幢12層高廠廈,正式介入地產市場;1960年,又在柴灣興建了第二幢工業大廈,之後趁著1966年香港左派鬧事、地價暴跌之機,李嘉誠大幅低價囤地,最終成為長江實業(1972年更名)上市的本錢。之後在1972年石油危機引發的香港股災、1980年代中英談判遇挫波及香港股市、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等一系列大風大浪中,李嘉誠採取「人棄我取」的策略,同時利用香港國際金融中心便利的融資條件,一次次抄底成功。

有人說,李嘉誠從不拘泥於所謂的商業模式,他奉行謹慎而靈活的商業策略,地產估值低時就大幅購入土地,建成物業進行出租,地產估值高企時則建成物業出售而不是出租。

李嘉誠後來說,1966年的囤地是真正第一次困難的抉擇。「如果左派鬧事成功,我將一文不名,甚至成為資本家的反面典型,在香港跳樓的名單中,就有我的名字,而不是在福布斯富豪榜上。」

從這句話不難看出,外表溫文爾雅的富豪,除了具備極高的商業天賦之外,其性格中也不乏喜歡冒險與豪賭的基因。

英資退華時期:一舉拿下和黃

在華資精英如船王包玉剛、李嘉誠等崛起之前,香港曾一度是英資洋行的天下,更確切地說,是怡和、太古、和記黃埔以及會德豐的天下。九龍倉屬怡和系的大洋行,當時九龍倉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倉庫,而是香港最大的貨運港,擁有深水碼頭、露天貨場、貨運倉庫。作為一家怡和系的上市公司,它與香港置地公司並稱為怡和的「兩翼」。

本文來自礪石商業評論,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下載創業家APP,讀懂中國最賺錢的7000種生意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業家 的精彩文章:

新零售的總結與預判:便利店或成下一個戰場
傳萬達百貨全國資產將被打包出售給銀泰

TAG:創業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