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職場,你的位置能確保不被複制和替代嗎?——《深度工作》書評

職場,你的位置能確保不被複制和替代嗎?——《深度工作》書評

工作

 季節雨

楊耀東 

00:00/02:29

1

引子

今天聽到同事議論單位要做分配製度改革,要根據每個人的工作量和價值來決定個人所得,看樣子,人們的內心有些忐忑了。吃技術飯的人,其價值究竟該怎樣衡量呢?在我看來,可複製和可替代性足以考量出一個人的工作價值,誰都能做的工作自然不值錢。那麼,怎樣做一個值錢的人?我想到了《深度工作》這本書,想到了書中"專註力"、"創造新價值"、「難以複製」這些辭彙。

作者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博士卡爾·紐波特,把《DEEP WORK》這本書寫得很有科技論文的味道,結構簡單清晰到看了目錄就能知道它會講什麼內容。除幾個哲學名詞有一點陌生外,書中沒有難以理解的內容,可以說是一本通俗易懂,實用性很強的書。但是,一定要注意,書中還隱藏著耐人尋味的概念和觀點。

很多人說《深度工作》是一本告訴人們專註工作很重要,教給人們如何實現專註工作的書。也有人說《深度工作》實際上就是教人們在工作中怎樣遠離互聯網、不要被手機打擾的實操性書。如果你認真讀了,並深入思考了,會發現其實並沒有那麼簡單!我認為,《深度工作》應該是一本可以讓你提升價值取向的書。

2

深度工作是一種技能

首先,我們來回顧一下書中的二個經典定義:

深度工作(Deep Work):在無干擾的狀態下專註進行職業活動, 使個人的認知能力達到極限。這種努力能夠創造新價值,提升技能,而且難以複製。

浮淺工作(Shallow Work):對認知要求不高的事務性任務,往往在受到干擾的情況下開展。此類工作通常不會為世界創造太多新價值,且容易複製。

「使個人的認知能力達到極限」、「創造新價值」、「難以複製」——這是多麼發人深思、耐人尋味的啟示!無疑,這是掌握深度工作技能後,走向成功的結果。那麼,就是現在,讓我們馬上對自己做個審視:你個人的認知能力達到極限了嗎?你所做的工作可以創造新價值嗎?你所在的位置可以被隨便複製或替代嗎?這些方面正是一個員工有沒有價值的體現。

作者認為深度工作是每一個人在面對競爭想要立足而必須掌握的核心技能。當你懵懵懂懂過了一天又感覺自己什麼都沒做的時候;當你用大把時間刷朋友圈看小視頻的時候;當你整個晚上都被冗長的電視劇吸在屏幕前時;當你想要轉型卻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做些什麼的時候……也許,你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失去了專註能力,喪失了深度工作這個技能。

當如果你無法把自己的才能優勢深度發掘出來,想讓市場認可幾乎是不可能的。這種情況下,必須讓自己足夠有價值、足夠強大。那麼,途徑只有一條——讓自己深度觀察、深度思考、深度工作。 深度工作,尤其是通過刻意練習形成的專註力,可以讓自己掌握持續沉浸到深度工作中去的技能,可以幫助你擁有越來越高的價值。

3

深度工作產生價值

「深度工作的關鍵,就是在長時間無干擾的狀態下,批量解決困難且重要的智力工作。」這句話的重點不是「長時間」,也不是「無干擾」,恰恰是「解決困難且重要的智力工作」。別以為你整天老老實實、勤勤懇懇的工作就能創造價值。老闆不會因為你勤奮或者顯得忙碌而一直關照你,除非這些真的能轉化成效益與產出。但大部分人的大部分工作,效率轉化率都低的可怕,只好在工作總結里標榜自己的忠心和勤奮,這些人屬於缺乏核心競爭能力的人。

作者在《深度工作》中強調了未來在市場中可以更加遊刃有餘的三種人:「生化戰士」---擅長利用和操縱機器,能夠和機器對話產生極高價值的人。「超級明星」---把事情做到極致,成為業內最為頂尖的人。「財富所有者」---手中擁有足夠多的財富,並可以輕鬆讓錢來生錢。如果你沒有含著金鑰匙出生,那麼,成為第三種人的可能性很小,只能通過努力進入前二種贏家的群體。作者這本書教給我們的,洽洽是如何獲得前兩種人所必備的核心能力,這兩種核心能力的關鍵是:「迅速掌握複雜工具的能力」和「在工作質量和速度方面達到精英層次」。

作者通過研究得出結論:這兩種核心能力依賴於你進行深度工作的能力。由此可見,「深度工作——產生價值——走向成功」是一個鏈條,深度工作是手段,產生價值是途徑,走向成功是目的。你通過深度工作產生了價值,在領域內取得了成功,你的位置獨一無二、不可替代,還擔心什麼呢?

4

後 記

對全書的通用描述:全書分為兩部分,在第一部分中,作者從神經科學、心理學、哲學等角度,客觀地分析了在新經濟形勢下實現深度工作的重要性。第二部分則系統地傳授了在日常生活中踐行深度工作的具體策略,如將深度工作納入日常工作進程、提高大腦的深度思維能力、遠離社交網路等。

對於一部世界級別的優秀作品,每個讀者從中汲取的營養因人而異。在把重點放在如何深度工作的同時,是不是還可以從著作的字裡行間尋味到一些職場生存秘籍?其實,書中提出的深度工作實操大法我也同樣欣賞,也找到了諸如書中提到影響專註力的眾多因素,如隨時關注郵件、微信、簡訊,容易被網頁鏈接帶走,會議效率低下等等,當然也在嘗試用書中所說的方法努力克服和改進。

另外,我還對書中提到的榮格的塔樓、喬布斯的禪室,這樣的事情充滿了好奇和想像,並做了類似的嘗試。去年讀完這本書,我動手在家裡為自己營造了一個"靜思角",只有讀書、寫作、發獃時才去。事實證明,在一個無人打擾的固定場所讀書寫作,果然是專註力、理解力、思考力大增,讀書寫作效率大大提高,感覺妙不可言。

總之,這本書不僅給人帶來對專註能力、價值取向的思考,也會從中學到具體的改變方法,強烈推薦!

美編 / 空白格

本期主編 / 魔眼睛

如需轉載,請與我們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鏗鏘三魔 的精彩文章:

那些在外人看來不般配的婚姻往往也能幸福長久的
世界變化如此快,鐵飯碗還抱得住嗎?

TAG:鏗鏘三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