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統一六國的秦朝實力強大,為何短短時間滅亡?歷史學家:分析這三點

統一六國的秦朝實力強大,為何短短時間滅亡?歷史學家:分析這三點

史學家司馬遷認為「天下苦秦久矣」是秦國滅亡的根本原因,我則比較認同令一個說法「秦國亡於治而非制」,也就是說秦國的制度並沒有問題,而是治理方式有問題,漢朝延續了秦國的大多數制度,卻避免了滅亡的命運,則主要源於治理方式的不同。再結合當時的歷史環境。即使秦國再強,這種滅亡幾乎也是不可避免的,而胡亥只是加速了滅亡的速度而已。

秦始皇統一六國,打破了一個舊制度,創造了一個新制度。秦始皇時期完全可以說是在摸著石頭過河。我認為治理方式上的急功近利和新舊勢力不可調和的衝突才是秦國滅亡的根本原因。

第一、治理方式的問題

統一六國後,秦始皇並未延續周朝的分封制,而是全面推廣了秦國的郡縣制。這一點嚴重侵害了六國舊士族的權益,但卻沒有新貴族與之對抗牽制,僅靠派遣的郡守、郡尉、縣令是不足以對抗這些舊勢力的。這解釋了為何秦末天下大亂時期,各地大量貴族能夠殺死郡守、縣令反叛卻沒有遭到有效制止的原因。

而漢朝在推行郡縣制時,並非依靠蠻力全面推行,劉邦選擇了較為穩妥且折中的「郡國制」,也就是郡縣制和封國制並存的制度,而全面推行郡縣制則是在「七國之亂」之後。

第二、秦國法令推行的問題

秦朝的制度和法令基本延續了商鞅的新法,我們知道,商鞅的新法是為戰爭服務的,在戰亂爭霸年代,這無疑是一套完備且高效的政治制度和律法。但在秦國統一六國後,這樣的法律顯然不是很適合,而且正是由於它的完備,使得秦法對百姓的生活限制極為嚴格,涉及到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各地百姓接受起來有相當的難度。這是造成秦末農民起義的一個重要因素。

沒能結合現實對法令進行一定程度修改,使其更加適合當時形勢,這算是一個失誤。當然,也不排除秦始皇認為天下尚未完全穩定,需要嚴法治國這一可能性。

第三、新舊勢力不可調和的矛盾

這種矛盾有貴族階級層面的權利矛盾,也有制度等方面的矛盾,更為重要的是文化矛盾。

戰國七雄經過長期的分裂,早已形成了各自具有鮮明特色的文化,而且這種文化差異幾乎是完全不可調和的。正如山東六國認為秦國是虎狼之國一樣,秦國人同樣認為他國文化是腐朽、奢靡的。秦始皇在文化融合方面做出了努力,可惜這種融合是需要時間的,短期內根本無法調和。

這種文化的差異帶來的就是對秦國這個統一國家的不認同。這種不認同導致各地仍然存在極強的復國勢力,我想這也是在漢朝出現獨尊儒家的重要原因,獨尊儒家應該也是為了加速文化融合和認同。

哲學家黑格爾曾說:「在世界史中凡是開創新世界的新英雄們的情況一般都是悲劇性的。」

秦國的統治可以看做是一次創新,而這種創新是需要根據實際不斷調整完善的,可惜時也命也,上天並未給秦始皇太多的時間,在他死後,胡亥迅速將秦國推向了深淵,不僅沒能緩解統治中存在的矛盾,甚至加速了這種矛盾的爆發,最終導致秦國滅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智囊 的精彩文章:

康有為到底有沒有中興晚清的本事?歷史專家:大騙子
岳飛的罪名之一是「不援淮西」,這個罪過是否屬實?

TAG:歷史智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