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生活是死前的一段過程

生活是死前的一段過程

璀璨

 音樂傲骨

李健 

00:00/04:55

今天是周末,早上醒來賴在床上,打開朋友圈看到滿屏的人面桃花、花紅柳綠、綠水青山。恰在此時,有朋友傳來消息,他同學意外去世,年僅42歲。我的心一下子受到很大的震動,於是起床提筆寫下了今天的這篇文章:生活是死前的一段過程。

生活,到底是個什麼玩意?我想每個人有不同的回答,就好像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

如果你在經歷不順或忍受苦難,那麼,生活對你來說就是一杯苦咖啡。

如果你正春暖花開、人生得意,那麼,生活對你來說就是一顆甜蜜的巧克力。

如果你只是過一天算一天,對一切沒有明顯的感知,那麼,生活對你來說就是一杯不溫不火的白開水。

可是,不管你呈現怎樣的狀態,都與生活本身的特性無關。生活終究是死前的一段過程。

生命短暫,死亡是每個人的必然結局,這是共性

聖經上形容生命是一片雲霧,好似曇花一現,是一份珍貴但稍縱即逝的禮物。

從呱呱墜地開始,我們每個人都只是手握了走向死亡終點的單程票,沒有人能弄到回到出生的往返票。

人人都不可避免地走向同一個終點,殊途、同歸。

嬰兒出生時都是握著拳頭,彷彿是說「我什麼都要」。但在離開人世時,人都是撒開雙手,彷彿是說「我什麼也帶不走」。

我們此生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保護我們的生命短板,調理我們的內在風水,讓我們的生活對得起這珍貴的生命。至於爭吵、埋怨、搶奪、傷害等負能量都是對生命的褻瀆。

生命無常,覺知死亡,才能學會活著

在走向死亡的這個過程中,我們的親人、愛人、朋友,有緣和我們相伴而行,但誰也不知道中途會不會有人提前出局。這種不確定性讓人難受,也讓人慈悲,從而更富有愛心、同情心、責任心地活著。

大家都知道,當一個高調的人突患一場大病後,他會變得低調、細緻些;當你的家人生病時,你對他會比平時更有耐心;當一個人因劇烈疼痛,體檢被醫院告知沒有大問題時,他會有一種劫後重生的喜悅;當一個桀驁不馴的孩子在經歷了痛失親人之後,他會一夜懂事。

為什麼會出現以上情況呢?我認為是因為失去或害怕失去,產生了對生命的敬畏,對死的覺知,從而對生活有了思考。

我們要把每一天都當做生命的最後一天來愛、來珍惜。

如果你沒有近距離的接觸過死亡,你對生活的理解很難達到這個層次的。

我記得我大學同學楓曾在我的公眾號裡面給我留言:以前你給我寫信描述你父親過世的情況,我真的沒有很大的感覺,因為那個時候我的父母健在。然後現在,看了你的文章,我淚流滿面,我想起了自己那已經永遠叫不醒的母親。

很多事情自己沒有經歷是很難深深體會的。但是生活不能重來,不能預料,更不能預演,誰也不知道下1秒會發生什麼。所以,對待生活,我們要用心去感知,去學習,即使是在別人的故事裡也能體會人生百態。

獲取好的生活質量是每個人必須要思考的問題

生活質量取決於每天真實的心理狀態。儘管生命短暫,生命無常,正所謂,快樂可以用行動追求,但煩惱惟要用慧根去減少。

我們來試試下面的三步曲:

首先,理性認識自身條件,不盲目與人比較。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是一個偶然的機會,絕不由自己控制。賈寶玉含玉而生就有了無人能及的靈性,富二代含金而生就有了堆積如山的財富,然而有的人一輩子努力也換不來一頓像樣的晚餐!

出生如此,更不用說各種境遇了。必須承認:這個世界從來就不是公平的。

因此,我們要放棄比較,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做自己即可,自己儘力即可。

只有活給自己看的人,才能夠剝離掉虛榮心、表演欲、自我感動的外殼。

就像林清玄說的那樣:真正的生活品質,是回到自我,清楚衡量自己的能力與條件,在這有限的條件下追求最好的事物與生活。

其次,知曉自己最想要的,敢於斷舍離

有人仰慕高山的雄偉,從而產生一定要登上山頂的豪情壯志。有人覺得日理萬機很可能不如閑雲野鶴之怡然自得。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快樂準則。

若要個性,就得犧牲從眾;若要前行,就得離開你現在停留的地方。所有的選擇都有得有失,天底下沒有十全十美的選項。這個時候就要選擇自己最想要的。

有一句特別實在的話:對於一個女人來說,其他女人再漂亮,也不會對她產生性需求。明白了需求點,就不會亂點鴛鴦譜了。

我有個很能幹的姑姑,她率真地說:我就是喜歡自己加油掙錢,因為在掙錢的過程中,不管掙多掙少都感受到快樂。

我曾經一度對自己的工作特別不滿意。在工作環境中,我只看到一種可以說是社會的結晶現象,每個人一到單位就會被安排到一定的位置,正如一滴水遇到嚴寒會變成雪花那樣,工作的枯燥與等級讓我壓抑得透不過氣,更難受的是,有些勢力眼的耳朵,我怎麼看怎麼不順眼。

其實我就是受周圍環境的影響,看到別人圍著位子、票子轉,生怕自己落後了,別人看不起。其實說白了,就是一直像小蟲兒一樣咬我的功名心在作祟。

現在,這顆心徹底安頓下來了,我反而越來越熱愛這個工作了。我不會去在乎別人怎麼樣,只關心我自己過得怎麼樣。這份工作給了我生存保障,也給了我最想要的自由。遠非所有的人都能從事自己稱心的職業的,走出每天的八小時,我可以去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這是工作給我的最大恩賜。

最後,多一份腳踩大地的實在,用行動去成就自己。

生活中,有的人把日子過成了詩,每一天都活色生香的。而有的人卻整天苦瓜臉,日子怎麼樣都彆扭。造成這種差別的很大原因就在於行動力。

在知道自己最想要的之後,立刻就予之以行動的人,沒有那麼多時間、那麼多心思去抱怨和哀嘆,因為時間都花在了行動上,也很少有留下遺憾的。反而是那種猶豫不定、唯唯諾諾、胡思亂想的人一直都生活在糾結中。

一項有關「幸福」的研究表明,人的幸福感主要取決3個因素:「遺傳基因、與幸福有關的環境因素以及能夠幫助我們獲得幸福的行動。

夢想應該不是夢,而是一種可能達到的目標以及不斷堅持地實施過程。

一個天天叫嚷著要減肥、但又懶惰的人,春困、夏倦、秋乏、冬眠,一年四季,想消磨時間,實在有太多機會,就是不想給自己一個抬腿、扭腰、動手的機會,他不胖也是反人類吧!

有的女人很愛老公,上了年紀整天就盯著自己的老公,什麼小三啦、外遇啦都是她們心頭揮之不盡的夢魘。其實與其這樣,不如完善自己,美麗自己。

就如美女姐姐顏,45歲,開始練古箏,天天練,天天聽,心靈被琴聲撫摸得似蠶絲般的柔軟。見過她的人都說她的氣色越來越好了。她說:有猜測多疑那份心思,不如花時間給自己煮鍋美容養心粥。

看看楊絳先生,她說她必須要比錢鍾書多活一年,這樣,既可以免錢老無人照顧之痛,又可以留下來打掃戰場。於是,她像照顧孩子一樣的照顧錢鍾書,也拚命的保養自己。

有些父母,對孩子有太多太多的想法,除了抱怨就是焦慮,真沒必要。有人說,你的三觀里,其實藏著孩子20歲後的樣子。

物理學家霍金的一生,受盡病痛折磨,卻幽默、堅強,對生活不妥協。他的孩子受他的影響,一個比一個優秀。我想這就是行動的榜樣吧。

一個有行動力的人,他懂得好好管理自己,掌控節奏,他的生活質量再差也差不到哪裡去。那怕死亡到來,他也能心平氣和地接受。

願我們每個人在生命走向終點時,能微笑著,看風吹過樹林,說一聲:我經歷了人世間最美麗的風景,我盡情擁抱過了好物、好景、好人,我不枉此生。

冰其林,體制內的基層幹部,崇尚自由、簡潔的生活,善於捕捉小細節,注重人與人之間的溫暖聯結,喜歡思考,追求真正的自我。

(聲明:本文書香閨蜜行原創稿件,轉載/合作請後台留言,圖來源網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香閨蜜行 的精彩文章:

學無止境,吃也無止境;若有止境,只在山林
真正的善良,是一種無悔的選擇

TAG:書香閨蜜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