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中後期皇帝大多平庸,為何明朝還能保持政治穩定?
明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有接近三百年的歷史。然而,我們傳統印象中,明朝中後期並未出現有名的賢君,平庸之君佔大多數,還出現了在位期間當木匠、甚至幾十年不上朝的「奇葩」皇帝。如此王朝領袖為何能保住大明近三百年統治?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
從宋朝開始,每一任開國皇帝都強調文人的身份和地位,認為文官權利要大於武將。而我國的文人受儒家學說影響,講究文人風骨,大多秉承忠臣不事二主的觀點,所以宋以後文官造反可謂少之又少。而在明成祖朱棣時期,朱棣創立了內閣制度幫助君主處理內政。
起初,內閣掌握在皇帝手中,並沒有太多實權,只是相當於一個垂詢政事的機構。而在經歷了幾代皇帝後,內閣逐漸勢大,在張居正改革內閣制度後達到頂峰,內閣文官的話語權空前強大,甚至形成了對抗皇權文官權利集團。內閣文官先將國家政事的處理意見添加到大臣所上的奏摺中,由皇帝最後批示即可。明朝中後期有幾任皇帝懶於處理政事,甚至直接將批示的權利交由宦官中的一個名為司禮監的機構手中。
如此一來,即便像萬曆皇帝幾十年不上朝,嘉靖皇帝整日修仙煉丹,熹宗皇帝愛好做木匠等狀況出現,國家政事依然正常處理。而皇帝、內閣、司禮監逐步形成了三個互相制衡的政治格局,如同西方國家的三權分立制度。然而,到了明朝後期,文官權利過大,貪腐現象極為嚴重。到了崇禎時期,天災不斷,境內農民起義不斷,再加上滿清入侵,百姓根本交不上田稅。崇禎希望士紳地主繳納田稅,度過難關,但是這個舉動無疑觸及了文官集團的利益,文官集團一致反對,令崇禎無可奈何,留下了「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皆亡國之臣也」的話語,最終大明朝在風雨搖擺中滅亡。
你對此有何看法?快來評論區留言吧。
海鷗(SeaGull)手錶 潮流纖薄時尚手動機械男表 白盤黑帶819.17.6004
¥1180.00※朱元璋眼中此國乃中華心腹大患,臨終前多次告誡子孫提防
※締造漢族之名的王朝,漢朝在華夏文明中的重要意義
TAG:新世巍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