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隆昌夏布之謎:他們為何如此痴迷不悔?

隆昌夏布之謎:他們為何如此痴迷不悔?

夏布畫。

「新時代之蜀我傳奇」特別報道

「潔白如雪,輕柔勝絲。」這是對一匹夏布的最好評價。

作為中國最古老的紡織品之一,在幾千年的歲月沉浮中,夏布熬過了漫長的歲月,通過數代人的薪火相傳,至今仍存留在人們可觸摸到的範圍內。但在現代紡織品的衝擊下,夏布的處境一度十分艱難,甚至快要淡出人們的視線。

網上曾有一句流行語:「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這句話,放在夏布的傳承保護中,也同樣適用。有那麼一批人,一直堅忍地背負著夏布在前行,使得這個古老的手工藝不至於失傳。

在他們中,有數十年如一日「只知織布」的夏布手藝傳承人;也有頗具名氣,苦鑽科研的書畫家;還有辟出一方院落,織出自己一方夏布世界的女性創業者。走近他們,聆聽夏布在新時代傳承與創新的故事。

夏布傳承者向生榮:積年累月只知道織布

向生榮,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隆昌夏布的手藝傳承人。

1952年,向生榮出生在隆昌金河村,他的人生跟夏布結下了不解之緣。在今後數十年的歲月中,夏布伴隨他走過生命的每一個時刻,幾乎成了他的代名詞。

向生榮

向生榮也記不得究竟是什麼時候接觸到夏布的了。那時的他,剛從牙牙學語到蹣跚學步。

向生榮對夏布的記憶,最早來源於父親。1950年代,父親從當地的婦女手中購得麻線,回家將其紡織成布,作為一家的經濟來源。「那個時候我還小,我和兄弟幫父親挽芋子,就是將麻線挽成一個個大小相同的麻團,這樣才能放進梭子里去織布。這也算是我最初了解夏布的時候吧!」

到了12歲,向生榮正式學習織夏布,父親無疑是他最好的老師。那時的向生榮沒有想到,所學的夏布會跟隨自己一生,他只覺得辛苦異常,疲憊不堪。「那時又在讀書,家裡很窮,我白天在學校上課,晚上回家跟我爸織布。當時年齡小,貪耍不想學,但在父母的管制下,不得不學。」

向生榮這一織,就織了8年,一直到1972年去甘肅當兵後,才與夏布暫別。

5年後返鄉,向生榮又義無反顧地投入夏布紡織的懷抱中。「1995年,我成立了夏布生產廠,當時是夏布生產的黃金時期。從1995年到1997年,我們織的夏布大多用於出口美國、韓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特別是韓國,當時幾乎佔到了出口的八九成。」

在向生榮的印象中,夏布歷經了幾起幾落。

1997年後,受國外金融危機的影響,國際經濟下跌,夏布生產受到一定衝擊。到2000年才開始好轉,夏布生產漸漸恢復繁榮。

但堅持不到3年,夏布由盛轉衰,一步步淡出人們的視線。向生榮回憶當時的場景:「不管怎樣,我都還是一直堅持著,不過是多賺和少賺點錢的問題。」

2011年,視力每況愈下的向生榮,不得已關閉夏布生產廠。他織了數十年的夏布,傾盡了半生心血。

向生榮說,織布時,常常一坐就是十二三個小時。但他也沒料到,他認為稀疏平常的織布工作,竟無意中推動了隆昌夏布這一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跟我說夏布怎樣保護、傳承啊,我想不出來。我能做的就是織布,我也只會織布。」

雖然說不知該如何保護夏布生產這一傳統的手藝,但向生榮卻用實際行動證明著一代樸實夏布人的堅守。在幾十年的夏布紡織生涯中,向生榮培養出了不少徒弟。這些徒弟,成為活躍在夏布舞台上的主力軍。

「我經常提醒他們,夏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沉澱下來的傳統手工藝。咱們的隆昌夏布,更是祖輩留下的遺產,少說也有上千年的歷史。這個東西,丟不得。」向生榮說。

2009年,隆昌夏布編織工藝入選四川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向生榮成為這項工藝的傳承者。

「就隆昌夏布來講的話,最繁榮的時候,可能有百分之二三十的人都在從事夏布的相關行當,養活了很多人。」作為地地道道的隆昌人,向生榮對這些歷史信手拈來。

在接受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向生榮的言語中,掩蓋不住對隆昌夏布的自豪感:「當時老人們都說,要買隆昌的地,可能還買得完;但要買隆昌的夏布,肯定買不完!」

夏布創新者王少農:讓夏布與山水畫相融合

如果說向生榮是夏布的傳承者,無意中促使了紡織工藝的流傳,那麼,王少農就是夏布的改良人,有意地將夏布推向了另一個舞台。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大多是將夏布做為布料,用來裁衣做蚊帳。但是,如果將夏布運用到繪畫領域,是不是有點不可思議、難以想像呢?

王少農,就是該領域的第一人。他不僅開創了中國夏布繪畫藝術,更相繼發明中國書畫夏布以及中國夏布畫、中國雙面夏布畫。在他手中,夏布煥發出了不一樣的生命力。

「最早接觸夏布的時候,就是在隆昌,做的一個關於夏布的講座。」當時的王少農,心思並不全在夏布上。意氣風發的他,已是頗有名氣的書畫家,他所研究的,是怎樣改良中國書畫的繪畫載體,使其保存的時間能夠更為長久。

沒想到機緣巧合下,他遇見了夏布。

業內曾流傳過「紙一千,絹八百」的說法,指的就是中國傳統水墨畫、書法在絹、宣紙上能保存的時間是有限的。

為延長中國傳統書畫作品的壽命,王少農研究起了其使用的載體材料。「當時國人的研究,都是縱向研究,從幾千年的歷史中去找尋出路,結果始終挑不出用紙作畫的局限。我呢,選擇了橫向研究,從全世界的範圍去看不同地區所使用的繪畫材料。」

很快,王少農有了發現。

「縱觀世界美術史,美術與麻類一直有不解之緣。比如西方油畫採用亞麻布,非洲美術採用劍麻織物,古埃及人書寫、繪畫採用莎草紙(一種麻類),並且用亞麻布包裹木乃伊,經歷四五千年也不朽。」巧的是,當王少農考慮把中國的麻當做繪畫材料的時候,夏布出現在了他的視線中。

1990年代末,王少農開始了漫長的探尋之路。雖說想法易得,但實踐之路總是充滿坎坷。

王少農首先遇到的是科學技術上的難題:「為什麼中國的古人不能直接在夏布上繪畫,而西方的就可以呢?因為西方繪畫以油畫為主,油可以直接在麻織品上著色。但中國畫以水墨畫為主,苧麻中的脂和膠,使得夏布就像荷葉表面一般,水和顏色都進入不了,不能固色,也不能固墨。」

把傳統的國畫與有著幾千年歷史的夏布融為一體,開中國夏布畫的先河——這個看似有些難以完成的目標,實實在在地在王少農心中扎了根。

王少農在夏布上繪山水畫。

想法一旦有了,就「剎不住腳」。王少農一頭扎進對夏布畫的研究領域中,這一進去就是20多年,直至如今。

搞科研、做實驗,王少農靠著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在這個領域不斷摸索。

「首先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是對麻進行脫脂、脫膠的處理,之後纖維孔才可以吸收水墨,固色和固墨才能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在歷經無數次失敗後,王少農調配出了一種固色劑,與顏料調和後,能打開苧麻的纖維孔,讓顏料徹底進去。

王少農找到兩種古老藝術的交匯點,同時也成為中國夏布畫的創始人。「我的研究,其中包含了4項國家級的發明專利。」

王少農的夏布畫作品。

王少農的夏布畫作品

20多年的不悔青春,換來得償所願。

其實,當初王少農開始這項研究時,身邊不乏反對的聲音。當時他已初具名氣,兩幅作品入選初高中語文教材,做一個悠閑自得的書畫家,與埋頭苦做科研、投身前途未卜的行業相比,明眼人誰不知哪個更好?

朋友中也有邊鼓敲得響的,直接問他:「咱們的古人多聰明,他們幾千年都沒有解決的問題,還輪得到你來研究?」

只是,當時王少農已看出夏布有淡出人們視野和邊緣化之勢。以夏布畫的形式將文人的視線轉移其上,多少能對促進夏布的傳承保護起到積極的作用。

「我剛開始研究夏布的時候,都還是別人送的。但現在夏布價格年年都在漲,現在最高一匹達到3000多塊錢了,我也算是見證了夏布這個行業從日漸衰微到現在愈發繁榮的過程。」王少農說。

夏布傳遞者覃霽月:傾盡心血織出一方世界

在內江市內的一方院落,種滿了製作夏布的原料——苧麻。

晶瑩剔透的玻璃房內,織布機靜靜擺放在正中。陽光透過纏繞其上的經線、緯線,仿若在講述一段關於夏布的悠長故事。

覃霽月

四五年前,覃霽月入駐此地,開始編織她心中的夏布世界。在這裡,覃霽月親手打造出了一座夏布博物館,把製作夏布的12道工藝一一展示出來。

覃霽月剛接觸夏布時,印象還只停留在童年時期,外婆家的夏布蚊帳。

「我對這個東西並不了解,只是後來因為工作需要,才接觸到了夏布。」覃霽月與夏布的相遇,可以說是「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夏布成為改變覃霽月人生的拐點。

為能用自己的方式將夏布傳遞到更多人的眼前,覃霽月辭去工作,單槍匹馬地開始了奮鬥歷程。

覃霽月將公司起名為「夏月」,看似浪漫詩意的名字背後,蘊含著十足的深意:「我希望夏布這一傳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流入天空的明月,最終照亮大地。」

也許在很多人心中,夏布作為中國幾千年的苧麻紡織工藝的載體,應該被束之高閣,供世人敬仰讚歎。但覃霽月偏偏不這樣認為,她將夏布做成香囊、檯燈、捲軸、台屏等生活化用品,以再親民不過的形式,融入當代人的生活中。

夏布檯燈

夏布香囊

夏布香囊

「大家都覺得,夏布這個東西,好高大上呀!但夏布在古代,就是一種布料,拿來做衣服、做蚊帳,是再普通不過的東西。夏布是應用品,所以就應該將它應用到生活中去。」覃霽月說。

不管是用夏布做成觀賞性屏風,還是兼備實用性的夏布檯燈,抑或小巧精緻的夏布香囊,每一個產品中,都有著覃霽月對夏布的拳拳真心。

將夏布打造為極具風格的伴手禮,是覃霽月正在做的事情之一。「我是內江人,內江現在很出名的是大頭菜和花生酥,伴手禮都喜歡這些東西。但不要忘了,內江是一座有文化底蘊的城市。作為張大千的故里,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隆昌夏布的發源地,我希望用更有文化性的伴手禮,來豐富人們的選擇。」

不僅如此,除去有實物的載體,覃霽月也願在潛移默化中,讓夏布引起人們的注意。

在覃霽月的小院中,她將餐飲、茶藝以及民宿跟夏布結合在一起。客人們在馥郁芬芳的茶香中,也許會不經意看到用夏布做成的裝飾品擺放在手邊。「他們覺得好看,隨時可以買走,這也推動了夏布的外銷。」

覃霽月的院落中有一台織布機,手工藝體驗,是她傳遞夏布文化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在這兒,人們可以體驗到夏布的紡織過程。他們能自己織一個小的布包和香囊,直接帶走。」

覃霽月還經常帶著這台織布機走進校園,舉辦與夏布相關的公益性講座。

家境優越,畢業於國內知名大學,並有著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工作經歷,覃霽月有著足夠出彩的身家背景和高的起點。但在投身夏布事業時,卻並非一帆風順。

「在這條路上,我也經歷過失敗啊!我從小到大沒怎麼考慮過錢的事情,但為了做夏布,我賣掉了房子。而且,我也才曉得,原來幾十萬在很短的時間內是可以分毫不剩的。」覃霽月說。

前路雖然坎坷不平,但覃霽月仍然保持對夏布的赤誠之心。「我只是想為夏布做點事情,我是真正熱愛這個東西。我不是夏布的傳承者,但我想成為夏布的傳遞者。」

覃霽月覺得未來可期:「我個人的能力是很有限的,但在做夏布的過程中,我愈發感受到了其中的魅力。我身邊有200多個夏布的忠實粉絲,說明這是一個充滿正能量的事物。」

千年夏布,歷久彌新。除上述3人外,還有許許多多為夏布無私奉獻的人。

2017年3月,內江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對隆昌夏布等部分瀕危非遺項目傳承人進行口述史拍攝,進行搶救性記錄。

「我們的做法是,通過傳承人對從事非遺項目的主要事迹、專業成就、目前處境等進行實錄講述,全面、系統、真實地記錄非遺項目傳承情況,激發人們對非遺項目的保護與關注,更好地促進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內江市非遺保護中心主任曹永勝說。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李雨心 本版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封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來自東北的蓉漂女孩:我要的幸福 就是找個人陪我一起奮鬥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