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秋紅:淺談經方辨治心悸
心悸是患者自覺心中劇烈跳動,驚惕不安,甚則不能自主的一種常見心繫病證,或可伴有胸悶、氣短、失眠、健忘、眩暈等症,每因情緒波動或過度勞累誘發,可呈持續性發作則病情較重。
《說文解字》記載「悸,心動也,從心」,《黃帝內經》更有形象的論述「乳之下,其動應衣者,宗氣泄也」,後世醫家張景岳解釋說「此言應衣者,言其大動、真有與衣相振者,是真氣不固而大泄於外也。愚按虛里跳動,最為虛損病本,故凡陰虛勞怯,則心下多有跳動及為驚悸慌張者,是即此證」,闡釋了心悸形成的機制。
醫聖張仲景勤求古訓,博採眾方,開辨證論治的先河,對心悸這一病證有詳細的論述,在《傷寒雜病論》中謂之「悸」「心動悸」「心中悸」「心下悸」「驚悸」等,涉及本證的條文有20餘條之多,其辨治內容既散見於六經病中,又有驚悸專篇論述;其既作為主證,又作為次證、或然證,兼見於它證中,為歷代醫家研究本證奠定了基石。本文追本溯源,就張仲景對心悸的證治進行了探討。
仲景論治心悸不離《內經》之旨,認為本病是多由臟腑虛損,功能失調所致。《傷寒論》以狹義傷寒為主要證治內容,而寒邪侵及機體最易損傷陽氣,若經汗吐下失治誤治則陽氣、陰血更加耗傷,據《內經》「陽生陰長」「氣化則血生」的理論,仲景特彆強調陽氣和陰血的作用,因而多採用「溫陽」「蠲飲」「益氣養陰」「調和榮衛」等攝養心神,安心定悸。
1溫振心陽
《傷寒論》64條「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著,桂枝甘草湯主之。」75條「未持脈時,病人手又自冒心,…所以然者,以重發汗,虛故如此。」《內經》「陽加於陰,謂之汗」,故汗出太過則心陽虛損,心神不安。桂枝甘草湯以四兩桂枝、二兩炙甘草煎湯頓服溫振心陽,葯簡力專,後世多以此方作為溫振心陽之基礎方。若心悸較重,甚則煩躁,睡卧不安者可加龍骨、牡蠣,即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溫心陽鎮驚安神;若兼加痰擾驚狂者,以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加減治療。
2溫腎蠲飲
《傷寒論》82條「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水在腎,心下悸」。柯韻伯認為「有水氣,是立真武湯本意」,「腎液入心為汗,汗出不能遍身,故不解。所以然者,太陽陽微,不能衛外為固,少陰陰虛,不能藏精而起亟也。仍發熱而心下悸,坎陽外亡而腎水凌心耳」,「此條用真武者,全在溫陽利水,重在發熱而心下悸。」故以附子辛甘大熱補火消翳,白朮、茯苓利水滲濕,生薑辛散水氣,芍藥護陰又利小便,共奏陽復水消而悸止。
3和胃化飲
《傷寒論》356條「傷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當服茯苓甘草湯。」《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凡食少飲多,水停心下,甚者則悸。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陳無擇指出「況五飲停蓄,閉於中脘,最使人驚悸,治屬飲家。」尤在涇認為「飲氣逆於胃則吐,凌於心則悸。」水飲停聚於胃脘,擾於心則心悸,與小半夏加茯苓湯化飲和胃降逆,茯苓甘草湯溫化水飲,則邪去心神自安。鄭欽安在《傷寒恆論》中提出「此以茯苓甘草湯,與理頗是;但其力薄,恐不勝任,莫若用苓桂術甘湯重加附子為妥。」正是切合「病痰飲者當以溫葯和之」之意。若水飲較甚兼見小便不利著,可與五苓散化氣淡滲利水。
4宣肺化飲
《金匱要略·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治第十六》「心下悸者,半夏麻黃丸主之。」此證由於肺失宣肅,治節失司,以致水飲停滯,發生心悸。方中用半夏降胃氣,抑沖氣; 麻黃宣通肺氣,又瀉水氣。尤在涇《金匱要略心典》認為:「此治飲氣抑其陽氣者之法。半夏蠲飲氣,麻黃髮陽氣。」胡希恕認為此條「心下悸,由於表不解水飲停滯引起,應或見浮腫、表實無汗等證,這種心下悸可用半夏麻黃丸治療。」
5益氣養陰
《傷寒論》177條「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本條論述病始為太陽外感,失治誤治,日久不愈,內累於心,或素體本就虛損,復受邪擾而致心悸。心藏神,賴陽氣以溫煦,陰血以滋養,心陰陽氣血不足,故見心動悸;心主血脈,心陽虛鼓動無力,心陰虛脈道不充,心之陰陽俱不足,故脈結代。可兼見頭暈目眩,失眠健忘,面色無華,倦怠乏力等症。治以炙甘草湯益氣養陰、通陽復脈,方中炙甘草、人蔘益氣,以氣足血生;生地、麥冬、阿膠、麻仁、大棗養心之陰血,然陰無陽則無以化,故用桂枝、生薑通陽化陰,諸葯合用,陰陽並舉,使脈復心悸平。
6調和營衛
《傷寒論》102條「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本條論里氣先虛,心脾氣血雙虧之人復被邪擾,則神煩不寧,心中悸動。《內經》雲「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精」「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故脾氣旺盛,則運化有源,生化不竭,機體氣血充盛。因此在治療上不可驟以辛溫發汗藥驅邪,而是以小建中湯培補中氣、調和營衛為關鍵,中氣得充,氣血得以化生,營衛調和,則心神得養,外邪自可卻。
7疏利肝膽
《傷寒論》四逆散加減法中有「悸者,加桂五分」。近代醫家秦伯未認為「此四逆為氣血循環障礙所致。」王效菊認為「此條冠名少陰病,但實為傷寒傳經邪入手厥陰,致肝失疏泄,陽氣內郁不能外達,又厥陰之脈布胸脅,厥陰失疏,影響心胸陽氣宣通。」故以四逆散疏肝暢氣機,加桂枝溫通血脈。《傷寒論》107條「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蝠湯主之。」本條論述太陽病誤下邪陷入少陽,樞機不利,胸陽不展、相火擾心則胸滿、心煩、驚悸;全身氣機不暢達,則覺身體困重不靈活;又津液不能正常輸步排泄,故小便不利,此類病證的治療關鍵在於和解少陽樞機,同時以桂枝、茯苓通陽利水,大黃泄熱,龍骨牡蠣潛鎮安神。
結語
心悸發病有虛實兩端,病位主要在心,與腎、脾胃、肝膽、肺功能失調密切相關。正如李中梓《醫宗必讀》所言:「若夫虛實之分,氣血之辨,痰與飲,寒與熱,外傷天邪,內傷情志,是在臨證者詳之。」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TAG:漢古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