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林培養:千古江山留勝跡 一林風月伴高僧

林培養:千古江山留勝跡 一林風月伴高僧

送別

 送別

朴樹 

00:00/02:52

長亭外 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

這是一首久為傳誦的《送別》,作者李叔同,也就是後來的弘一法師。

弘一法師像

在中國近百年的文藝史上,弘一法師無疑是文藝界、宗教界和學術界公認的大師。他的前半生,風情、才華無與倫比,在書法、詩詞、丹青、音律、金石等領域都開一代風氣之先,是整個學術界神一般的存在。然而,就在他38歲時,也就是1918年,這位翩翩佳公子在杭州虎跑寺剃度出家,法名演音,號弘一,開始了24年刻苦向佛、精研律學、弘揚佛法的生活,從此,世間再無李叔同;從此,世間多了弘一大師。1942年10月13日(農曆九月初四),一代高僧弘一法師,安詳示寂於泉州「不二祠」晚晴室,是年63歲。火化後所得舍利子分成兩份,一半供奉於杭州虎跑定慧寺,一半存放在泉州。1952年,為紀念弘一法師圓寂十周年,他的弟子們在清源山為他建造了一座舍利塔。前幾天,在採集清源山摩崖石刻的圖片之前,我們先去拜謁了弘一大師舍利塔。

「無塵」石刻

按照清源山老君岩的路標,我們登上一條叫做智慧天階的山道,弘一大師舍利塔就在老君岩右上方1000多米的地方。山道中有個無塵台,這裡據說是清源山道教與佛教文化區的分界點。一塊園石,上鐫「無塵」二字,就是弘一大師的手筆。人生在世,紅塵萬丈。何以能「無塵」呢?弘一大師絢爛之極,皈依佛門,一洗凡塵,歸乎平淡,似乎已經告訴我們些許什麼?從無塵台再前行大約500米,雖然不遠,但畢竟比較陡峭,我平時鍛煉不多,竟滲出了汗珠。終於,一個寬敞的石庭映入眼前,這就是弘一大師舍利塔所在地,頓時一種無上清涼的感覺滌盪全身,我想,這大約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氣場吧。

廣凈、廣洽大師靈骨塔

石庭的左邊是廣凈、廣洽大師靈骨塔。廣洽事弘一以師禮,後至新加坡弘揚佛法,被選為新加坡佛教總會會長。廣凈受廣洽召喚也赴新加坡,曾任新加坡佛教總會副會長。兩位高僧奔走於祖國和新加坡之間,對故國名山大剎的復修做出巨大貢獻。樹高千尺,葉落歸根。泉州市政府特批在清源山上弘一大師舍利塔旁建造靈骨塔,讓兩位高僧圓了歸鄉的夢。

弘一大師石像

舍利塔附近的岩石,一尊石像盤膝坐於其上。哦,那就是弘一大師的石像了。但見大師臉龐削瘦,雙眼平視,微微皺起的眉頭似乎在洞察著世間萬事。我凝視著這尊石像,不,是仰視,帶著無比的敬意。張愛玲說:「不要認為我是個高傲的人,我從來不是的,至少,在弘一大師寺院轉圍牆外面,我是如此的謙卑。」是啊,在弘一大師面前,他在俗在僧的事業,足以讓再高傲的人俯身低眉!

弘一大師舍利塔

石像後方就是弘一大師的舍利塔了。這座石塔是1962年大師圓寂二十周年之際,在原塔地址,由圓拙法師主持改建的。墓塔背倚青山,坐西向東,周圍蒼松翠柏掩映,巍然莊嚴。

舍利塔上鐫刻「弘一大師之塔」及「無相可得」

它整體由花崗岩仿木結構徹成,六角尖頂,四方塔身。塔蓋二重檐,下檐二層斗拱承托,中間檐下輝綠石匾,上鐫隸書「弘一大師之塔」,無紀年署款。塔門正中橫匾書「無相可得」,為弘一大師手跡,也無年款。

舍利塔拱門分別鐫刻有法師楹聯兩對

自凈其心,有若光風霽月;

他山之石,厥惟益友明師。

拱門兩邊分別鐫刻楹聯,其一曰:自凈其心,有若光風霽月;他山之石,厥惟益友明師。上款為:乙亥首夏,歸卧凈山,書此補壁;下款為:尊勝院沙門一音撰,時年五十又六。此聯應是大師為泉州惠安縣凈峰寺客堂所題,題寫時間為大師56歲時陰曆五月。觀其書法,是典型的「弘一體」,字形修長,結體疏朗,運筆沉穩,筋力內斂,確如大師自道:「朽人之字所示者,平淡、恬靜、沖逸之致也」。此固然是大師筆下功夫的嫻熟,更是他人格修為的體現。其二曰:萬古是非渾短夢,一句彌陀作大舟。此聯自然是極好的,想想那萬古是非概就了作為李叔同為人子、為人夫、為人師、為佳公子、為革命者的種種影跡,然而,千帆過盡,恍如一夢,唯有那青燈古佛才最契合自己心靈深處的靈魂,於是一句彌陀自度度人,終成一代宗師。

舍利塔塔內鑲刻豐子愷所畫「弘一律師遺像」及晚晴老人遺偈等

透過拱門,只見塔內內正中有圓形蓮花石礅供龕,內置大師部分靈骨及舍利。正面牆上鑲著五塊石刻,居中為豐子愷所畫「弘一律師遺像」,款識為「弟子豐嬰行敬造」,豐嬰行就是豐子愷。傳說是豐子愷驚聞大師離世,含淚研墨而畫的「淚墨畫」。畫像上方刻有偈語:問余何適,廓爾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落款為「晚晴老人遺偈」。平湖李叔同紀念館藏有弘一大師致劉質平信札,偈文比此石刻多了十六字: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

致劉質平,平湖李叔同紀念館藏

質平居士文席:朽人已於九月初四日謝世,曾賦二偈,附錄於後。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問余何適,廓爾亡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前所記月日,系依農曆也。謹達,不宣。音啟。

遺像左右,復嵌大師手跡石刻楹聯:願盡未來,普代法界一切眾生,備受大苦;誓捨身命,弘護南山四分律教,久住神州。這是弘一大師在開元寺南山律苑的自勉聯,從是聯或許我們可經體解到那位在西湖邊上出家的李叔同的真心內心和追求:他要為勞苦大眾承受一切苦厄,他要使佛教真諦長駐華夏大地。遺像下的石刻是本如大師為弘一大師題寫的《像贊》:律以束躬,法以化俗。功德莊嚴,相好具足。遺教伊問,南山是囑。示寂伊何,仰止高躅。由當代著名學者、詩人,中國佛學院因明學教授虞愚所書。

本如大師為弘一大師題寫的《像贊》,虞愚書。

塔前石庭的左側崖石上有三塊石刻。其一為:悲欣交集。旁刻:弘一大師最後遺墨,葉恭綽。

弘一大師最後遺墨「悲欣交集」石刻

《弘一大師年表》中有這樣的記載:八月廿八日下午,自寫遺囑三紙,九月初一日,書「悲欣交集」四字,與侍者妙蓮,是為最後之絕筆。原件寫在寬約三寸,大師寫過字的紙片背面,字如核桃大小。廖廖數字,無限玄機。所悲為何?所欣為何?這是大師留給世界的謎團,後人雖然不斷的試著去解讀,從不同角度、從不同層面,但我想,大師此時的心境,又怎能用言語來表達,不是同等感受之人又怎能體會?

▲虞愚題寫的詩《留題弘一大師舍利塔》

▼趙朴初的聯句

在此石刻的左邊,有虞愚題寫的詩《留題弘一大師舍利塔》:春滿花枝不可尋,清源山上柏森森。懸知諸藝皆餘事,直契孤雲有本心。東海學歸偏托缽,南山律廢賴傳音。際天石塔巍峨在,依約曇光遠照臨。其右是趙朴老的聯句:千古江山留勝跡,一林風月伴高僧。另外,我們知道赴朴老還有一首詩:深悲早現茶花女,勝願終成苦行僧,無數奇珍供世眼,一輪明月耀天心,應該是對弘一大師傳奇一生的總結了。

弘一大師略傳碑

靠在石庭的欄杆上,回望著弘一大師舍利塔,細讀著弘一大師略傳碑文,此時,大師舍利塔周遭一片安寧,是所謂「華枝春滿,天心月圓」時嗎?那就讓我們沉靜,沉靜,沉靜……

END

往期閱覽

· 林培養

1971年8月出生,福建省南安市五星中學教師。作品曾入展全國正書展等各級展覽。曾獲泉州市人民政府刺桐文藝獎。2014年個人作品集《林培養拓片題跋書法集》由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2015年舉辦個人書法展。采寫《天下無橋長此橋》《千載洛陽橋 萬古守安瀾》等系列文章以及詩詞發表於各級各類報刊,參與編寫《蔡氏古民居文化叢書》。2017年編寫的《玄秘塔》系列圖書由河南美術出版社出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桑蓮居藝術館 的精彩文章:

播芳六合:滬上有畫院,堪與宋時興
李公麟:龍眠胸中有千駟,不唯畫肉兼畫骨

TAG:桑蓮居藝術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