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把這個地方稱為「殺戮箱」,殺得連美國人自己都看不下去了
美軍嗜殺,「殺戮箱」又添一鐵證。
「殺戮箱」是美國空軍取的名字,表示要把經過某要地的車隊炸成一團稀爛。
「殺戮箱」有狹義和廣義兩種含義。
狹義上,「殺戮箱」指「坦克」和其他車輛。車輛外形類似箱子,被空軍轟炸,「箱子」就成了「棺材」,故稱「殺戮箱」。海灣戰爭中,伊拉克軍隊一個坦克營營長為了不變成「殺戮箱」中的「烤肉」,選擇了投降。他告訴美軍:「在兩伊戰爭期間我愛我的坦克,因為它保護我的安全。但是在這場戰爭中我恨我的坦克,因為它會害我送命,它會招來炮火。我儘可能不乘坐它,睡覺時也離它遠遠的。」
「殺戮箱」地帶
廣義的「殺戮箱」指一個重要地帶——幼發拉底河到巴士拉之間。幼發拉底河是中東名河,巴士拉是兩河(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交匯處,伊拉克第一大港、第二大城。伊拉克裝甲部隊在兩伊戰爭中大出風頭,沒想到現在成了美國空軍盡情殺戮的獵物,真是彼一時,此一時。
實際上,類似「殺戮箱」何止存在於巴士拉到幼發拉底河河谷,整個海灣戰場都是。以科威特市附近的6號公路為例,殺戮場面十分攝人心魄:「整條四車道上,散置著一千餘輛軍車與偷來的民用車輛燒毀了的殘骸。」注意,除了「軍車」,還有「民用車輛」,也就是說,美軍沒有因為民用車輛夾雜在軍車中就放棄轟炸。連多國部隊總司令施瓦茨科普夫也承認:「車隊中確有許多伊拉克人死亡。」
「6號公路版殺戮箱」發生在周一,很快被記者曝光。當晚,美國人下班回家後,在電視新聞中看到了十分血腥的畫面,對記者描述的「死亡公路」留下深刻印象。然後,媒體、民眾、鴿派官員和議員共同掀起反戰浪
「死亡公路」
這些輿情被反饋到政府和軍方,兩者反應大不相同。白宮「有些緊張」,要求軍方「收斂一點」。參聯會主席鮑威爾把白宮的意見通報給前線司令施瓦茨科普夫:「這些報道看起來好像你們在大開殺戒一樣。」施瓦茨科普夫很惱火,認為白宮過於遷就輿論,不知道保護軍方,他對鮑威爾表示:
「我要空軍繼續轟炸那些擠在幼發拉底河谷邊因橋樑已毀而無法過河的軍隊。地面攻勢明天還要打下去,一直要打到把伊拉克軍趕到海里,把阻擋我們進路的一切全部摧毀。」
在這個世界上,不管是野蠻時代還是文明社會,規則不外「強吃弱,大吃小」。美軍這種「獨孤求敗」的強者在對付伊拉克那類弱者的時候,殺戮已經變成「現實版殺人遊戲」。至於殺戮對象,穿著軍裝的敵人已經讓美軍失去新鮮感,只要時機合適,美軍可以射殺碰到的任何人而不管對方身份如何。這一點,美國士兵自己和維基解密已經曝光不少。
美軍虐殺伊拉克平民
不想變成「殺戮箱」中的烤肉,有兩種選擇,都是2個字。第一,投降,像伊拉克那個坦克營長一樣;第二,自強,讓對方不敢動手。
※這支美軍在後方捕魚撈蝦幾十年,一不小心成了前線的「戰矛」
※美軍大戰前搞思想政治教育,士兵啥反應?這動作萌呆了
TAG:這才是美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