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Apr.2 2018 在虛擬現實中體驗一次靈魂離體

Apr.2 2018 在虛擬現實中體驗一次靈魂離體

As Real as It Getsby Joshua Rothman

Thomas Metzinger在19歲時第一次靈魂離體。睡夢中,他突然驚醒,覺得背上有點癢,想瘙癢可手臂怎麼也動不了。他努力移動手臂,卻發現自己浮了起來,看著睡在床上的另一個自己。

在那之後,Metzinger又有了好幾次這樣的經歷。作為一名哲學學生,他試著從哲學和心理學上找出答案。

1983年,心理學家Philip Johnson-Laird在他的《心理模型(Mental Model)》一書中寫道,人們感知外界不是通過邏輯思考,而是在腦中構建一個關於外部世界的心理模型。

所以,Metzinger的靈魂離體經驗可以認為是他的大腦帶著他在自己的心理模型中漫遊。

瑞士神經學家Olaf Blanke的實驗也證實靈魂離體的感覺和大腦有關。當他用電流刺激受試者大腦的某個部位時,受試者感覺自己飛了起來,俯看自己的身體。

由此,Metzinger得出結論:我們不僅將外部世界建構為模型,我們將自己的身體和精神也建構成模型。這些自我模型並不總是反應現實,它們有時會出錯,靈魂離體的感覺就是這樣產生的。

30多年過去了,現在Metzinger已經是一位出版了好幾本書的哲學家。他正和其它科學家一起,研究能否用虛擬現實改變人們構築的自我模型。他們給這項研究取名叫「虛擬附身(Virtual Embodiment)」。

Thomas Metzinger

簡單來說,虛擬附身的過程就是你戴上VR設備和動作捕捉裝置。在VR里,你能看到一個虛擬的人,這個人可能是你自己,也可能完全是另一個人。你會被要求慢慢做一些動作,VR設備中的虛擬人也會和你同時做同樣的動作。一段時間後,大腦被欺騙,你會感覺這個虛擬人就是你自己,也就是說,你「附身」到了他/她/它身上。虛擬人在虛擬現實中的遭遇也會讓真實的你感受至深。

作者嘗試了好幾種虛擬附身的體驗。一次他附身成了實驗室門口的機器人。令他大吃一驚的是,當虛擬機器人伸出手去碰一件衣服時,他自己的指尖也真的感覺碰到了什麼東西。

另一次體驗更加奇特,他在虛擬的「自己」和「弗洛伊德」中切換,自己和自己來了一場近20分鐘的心理諮詢對話,並發現附身的「弗洛伊德」說出了一些自己從未想過的東西。

虛擬附身有實際應用上的意義,它可以幫助人們更真切地體驗到別人的感受。例如一個實驗發現,讓有家暴傾向的人附身到虛擬受害者身上後,在現實生活中他們對受害者的同理心增強了。

巴塞羅納大學的虛擬附身實驗,試驗者能看到虛擬的自己和小女孩對話

不過,文中更多討論了它在哲學上的影響。虛擬附身似乎說明,我們的大腦不但不能真實完全的反映出身邊的世界,甚至也不能真實完全的反映我們的內心。

Metzinger舉了個例子,想像你在全封閉的飛機駕駛艙內,沒有窗戶,只有大屏幕映現周圍的風景。你駕駛著飛機,駕駛艙顯示屏上是各種數據:燃油、距離、高度、風力。

這就像你的大腦給你提供知覺、感覺、情緒、記憶,但並沒有一個飛行員或「你」坐在駕駛艙中,「你」就是駕駛艙中的各種工具,「你」對外界和自我的感覺就是這些工具所顯示數據的總和。

「你」永遠無從得知自己是在真實的飛機上,外面的風景和顯示屏上的數據都是真的,或者這只是訓練飛行員的模擬艙,所有一切都是模擬出來的。

當然,這不是說我們都跟黑客帝國似的,頭戴儀器睡在床上,眼前的一切都是計算機模擬景象。但確實需要問問自己,我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到底能否完全反映這個世界,反映我自己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紐約客筆記 的精彩文章:

Mar.26 2018 吳亦凡在美髮展的幕後推手是……
Mar.19 2018 美好與醜陋,自由與限制

TAG:紐約客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