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中亞最強大的國家有著怎麼樣一支軍隊?
前言:此處不討論哈薩克汗國的族裔和來源,不僅因為過於敏感,同時也因為本人認知有限,故只單純討論軍事。
1·軍隊數量和組織形式
哈薩克作為今天中亞五國中的頭號強國,一直以廣袤的領土、豐富的自然資源、充足的人口而令鄰國羨慕。歷史上的哈薩克汗國同樣如此。自西向東的三個玉茲——小中大玉茲(玉茲可以理解為文化單位或地理單位,也可以是行政單位)構成了一個國家同一段歷史。根據19世紀早期俄國總督對當地進行的人口普查,三個玉茲總共有120-150萬之間的人口,考慮到16、17世紀哈薩克汗國邊界要比19世紀向南拓展許多(哈薩克人曾經是撒馬爾罕和整個費爾干納地區的主人),在生產力沒有改變的情況下,1513年-1720年的人口數量應該為130萬-180萬之間。
歷史上哈薩克汗國的版圖
按照蒙古人遺留的傳統,哈薩克汗國徵兵是按照「五口一兵或三口一兵」從定居居民和游牧民招募的,所以有部分哈薩克學者和俄國學者認為這一時期哈薩克汗國的兵力高達30多萬人。不過理論兵力終究是理論兵力,哈薩克汗國在對抗烏茲別克人或準噶爾人的重大戰役中從未抽調出超過10萬人的兵力。姑且,我們可以推斷這一時期的汗國的軍隊數量應為5萬以上10萬以下。
哈薩克人自稱是斯基泰人的後裔
哈薩克汗國軍隊的組織形式和蒙古人頗為相似,即由十人、百人、千人、萬人的部隊組成。萬人是最大的作戰單位類似於今天的「師」,千人是次級作戰單位類似於今天的「團」,百人和十人的單位類似今天的「連」和「班」。萬人隊由一位埃米爾(突厥語,即「首領」)指揮,他要麼是地方上德高望重的酋長要麼就是汗的大舅子。軍隊中的其他指揮官也由各級顯貴擔當。不過這一組織形式並不是蒙古人傳授的獨門秘笈,在當地可以追溯到公元8世紀以前,據說和那什麼斯基泰人或者白匈奴有那麼一丟丟的關係。
2·盔甲篇
作為一個有濃重部落公社色彩的封建國家,響應汗王徵召的戰士們需要自備包括坐騎、武器、盔甲、糧食在內等的傢伙什爬山涉水到預定的集結點,在那裡汗王會親自或命人檢閱他們的人數和裝備,然後再頒發給他們旗幟,最後才從開拔奔赴前線。
在自帶裝備的原則下,哈薩克戰士的裝備和個人家庭的財產成正比,所以顯得有些五花八門。高富帥穿板鏈甲戴有瓔珞的奇恰克頭盔,小布爾喬亞穿鎖子甲罩衣戴鍋蓋鎖甲盔,鳳凰男穿銅釘綿甲戴毛皮半盔,矮窮挫穿爛皮衣和破氈帽。
奇恰克頭盔+四合鏡板鏈甲
奇恰克頭盔+五合鏡板鏈甲
半盔(這頭盔我不會翻譯,籠統地稱為半盔吧)+樸素版板鏈甲
鍋蓋鎖子盔+鎖子甲罩衣
銅釘綿甲+氈帽,雖然他沒有鐵制頭盔,但他有一對漂亮的護臂。
網紋綿甲+綿盔,可以簡稱為網紋全套
貧下中農的裝束(你畫得再好看也無法掩蓋他們的階級成分)
3·武器·騎兵篇
哈薩克騎兵的標準武器(實際上會更多)
哈薩克戰士的武器之眼花繚亂比他們的護具過之而無不及。我們結合上圖,可以將他們的傳統武器劃分成兩大類:投射類和近戰類。
投射類:弓為主,標槍為輔。哈薩克所使用的複合弓射程為300多碼,可以擊穿100碼處的實木靶子。以哈薩克國內出土的文物來看,他們過去所使用的箭頭多達好幾十種,分別有用於殺傷的鏟形箭頭、破甲用的棱形箭頭和錐形箭頭、通用的扇形箭頭,等等。火器傳入中亞後,很多哈薩克騎士也會選擇在保留弓箭外多攜帶一把帶有槍叉的火繩槍。
同時攜帶火繩槍和弓箭的哈薩克騎兵
近戰類:
A·馬刀。縱然斯基泰風格的雙刃直劍從未退出中亞草原,但是這一時期哈薩克騎兵主要使用的還是歐亞大陸盛行的單刃彎刀,單刃彎刀一般被認為比雙刃直劍更適合在馬上劈砍,而這種單刃彎刀呈現出濃烈的波斯風格。刀柄上的皮繩在戰鬥時會系在手腕上,防止武器脫落。實際上,這些刀具不是產自中亞的武器製造中心塔什干,就是草原匠人的低劣仿製品。
B·長矛。扇形矛和柳葉矛為主。
C·骨朵和戰斧。骨朵和戰斧是非常實用的武器,他們除了是劈開「鐵罐頭」的必備良器外,還擁有很多種用途。骨朵作為鈍器,可以擊昏或打傷敵人獲得俘虜賣錢。戰斧嘛,可以在下馬攻堅作戰時破壞敵方的柵欄等工事。言而總之,用途多多。
持矛的哈薩克騎兵
4·武器·步兵篇
猥瑣的諾蓋人
哈薩克素來不以步兵見長,符合中國網民「游牧民族不擅長步戰和攻堅戰」的觀點。但哈薩克汗國在早期對南方的費爾干納等地區擴張時,面多眾多防禦堅固的城鎮,哈薩克騎士老爺還是離不開步兵的支援。
16世紀初早期哈薩克步兵的來源是一般是從城市和農村徵發來的定居居民,或者直接讓部分牧民下馬步戰。他們裝備普遍很差,是用填平壕溝的貨色。他們使用的武器有弓、矛、斧、圓木盾牌等等。
能砍能射是這個時代中亞步兵的特色
17世紀晚期,當哈薩克人見識到使用火繩槍或燧發槍的俄國步兵展現出來的強大戰鬥力後,他們才開始小規模訓練自己的火槍手部隊。有趣的是,他們所使用的火繩槍和同時期中國清朝所使用的火繩槍有一個類似的地方——那就是槍身都有叉子的設計。這種設計據說最早起源於印度的尼泊爾地區,便於槍手卧射和坐射,受到廣大第三世界火槍手的歡迎。
無叉火繩槍
有叉火繩槍
有叉火繩槍
燧發槍
5·戰術
哈薩克汗國的戰士具有一以貫之的靈活機動的特點,擅長伏擊、消耗戰,包圍戰,不擅長正面硬杠。
馬刀+鋼製小圓盾,火與劍玩家的標配
在野外,他們的軍隊通常編排成兩種陣型。一種陣型是外凸半月形陣,即將戰鬥最差的士兵布置在中亞的凸出部,兩翼末端是精銳士兵,同時還有預備隊在後方可以隨時提供支援,當莽撞的敵人突破炮灰的陣型並繼續深入時,他們就變成鑽進口袋的老鼠三面受敵,從兩翼末端變成前端的精銳戰士會迅速封住口袋的出口,對其展開殲滅戰。這種戰術對準噶爾蒙古人很有效,對擅長側翼突擊的烏茲別克人就沒多大效果。
第二種常見陣型是十字架陣,將軍隊分成六部分:前衛、中衛、後衛、左翼、右翼、遊走衛。前衛是先鋒隊,攻擊敵人時他們是第一個上的,被攻擊時他們往往也是最先受到打擊的。中衛一般由軍隊最高指揮官直接指揮,帳下的士兵都是軍中驕子。左翼和右翼是騎兵,他們的作用是保護己方中衛不受到對方側翼部隊的攻擊,並準備隨時對敵軍進行機動迂迴作戰。後衛士兵的任務是保護己方輜重。遊走衛也就是偵察部隊,他們數量最少,指責是偵察敵情、巡邏放哨、襲擾劫掠。
在防禦戰時,他們會使用車營。即將許多兩輪馬車首尾相連起來,搭建一座臨時「堡壘」來對抗敵人。這種車營戰術的優點是簡單快捷,缺點是難以對抗有更強大火力的敵人——比如俄國人。
【你們的關注是我們原創的動力】
TAG:日日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