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被光緒破格欽點為狀元,臨終前卻有一個關於光緒帝的大遺憾!

被光緒破格欽點為狀元,臨終前卻有一個關於光緒帝的大遺憾!

駱成驤,清代四川資中人,在他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帶著他改嫁。好在養父將他視為己出,把他送到錦江書院讀書,希望他未來能考取功名利祿。駱成驤天資聰穎,記憶力非同一般,幾乎能達到過目成誦的地步,老師對他稱讚有加,且格外的照顧。

駱成驤的《殿試策》征服了副考官李若農,他認為應該判為第一,而主考官徐桐卻將他排名第三,欲點為探花。第二天,在御座前,徐桐將按名次順序排好的薦卷呈給光緒做最後裁決。光緒看完第一本,沒作聲;看完第二本,也沒反應,當他看到駱成驤的策論時眼前一亮,又反覆看了一次。光緒認為駱成驤的策論不但符合「祖制」,又勢在必行,當即「欽定第一」。駱成驤遂奇蹟般地成為了狀元。

在準備交卷的時候,他突然為光緒帝的境遇感慨萬千,再次拿起了毛筆,在試卷的最後揮筆寫下了「主憂臣辱,主辱臣死」這8個大字,表達了願為皇帝分憂的決心。他這並不是為了刻意討好皇帝,而是發自肺腑的,想施展自己的才華,輔佐皇帝治理好天下。所有考生都交卷後,光緒帝親自批閱試卷,能夠參加殿試之人,無不是學富五車、才高八斗,而駱成驤並不算太出眾。起初,光緒帝把駱成驤定為二甲第三名,也就是殿試的第六名,雖然該名次不算太低,駱成驤肯定也非常滿意,但與一甲第一名的狀元之間的差距還是蠻大的。

駱成驤一生致力於大清教育的發展,曾任京師大學堂的提調,山西提學使等職,把自己全部的工資和一些撰稿的酬金都捐給了自己熟知的學堂。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在四川雅安主持當地文官考試時,突發疾病而亡。

而駱成驤終其一生都沒有擔任過大的官職,最高的官職也不過是山西提學使,他清朝四川唯一的狀元,可是卻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但是他的為人是非常值得認可的,無論是他在試卷上為光緒寫下的那八個大字,還是他為官時期的所作所為,他都無愧於一個正直的人。在他當官的時期內。廉政愛明,不收賄賂,不行賄,為人坦坦蕩蕩。他不喜歡官場的官官相護,不喜歡那種勢力的嘴臉,也就不會去趨炎附勢。在他心中,光緒才應該是國家的統治者,他是一個很有思想,很有情懷的人,可惜未得重用。不過也難怪,這樣的近乎聖人的存在是很難在當時那個比較黑暗的時代立足的。

在他彌留之際,曾對自己的人家說出一個秘密:當年皇上要是聽了我的建議,或許就不會被囚禁了。原來光緒在發動戊戌變法之前的一個晚上,在自己的寢室里單獨對他進行了一次秘密召見,諮詢他對變法的看法。當時,駱成驤早就遇見到了形勢的變化,於是就提出了等一等,緩一緩的計策,強調改革要去詬病抓重點,三年也好五年也罷,要分階段實施,不能過於急躁,讓那些持反對意見的人有個接受和適應的過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緒 的精彩文章:

珍稀古幣具有哪些價值,附誠軒廣東省造系列銀幣萃珍賞析
罕見照片:圖三是傲氣十足的官員,最後一張光緒皇后看著好瘮人!

TAG:光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