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忙腳亂砸電腦撕文件:揭秘王偉撞停美機後,美軍機組的40分鐘
作者:平叔
王偉
引言
17年前,2001年4月1日的愚人節,發生了一件並不好笑的重大事件:美軍一架EP-3型電子偵察機侵入我海南島東南海域上空,我海軍航空兵兩架殲-8II戰機升空監視。在驅離過程中,美機突然向中方飛機轉向,與我發生撞機事件,造成我戰機墜海,飛行員王偉跳傘後失蹤,美EP-3受傷後迫降海南陵水機場。
從4月1日至6月18日,這架美軍裝備最廣泛的電子偵察機在中國待了兩個半月的時間。這其中,我們從這架EP3上獲得了什麼技術,總會引起人們的無限遐想……
有人說,我方組織了航空和電子領域的專家對該機進行了詳細的探查,使得中國特種電子戰飛機跨越了20年。
也有人說,美機組人員在EP3降落前,就破壞了飛機上的秘密資料和電子設備,中方什麼都沒得到……
而真相需要我們再度回到17年前的那個4月1日去尋找。
迫降在海南陵水的EP3電子偵察機,可以清晰地看到整流罩和一副螺旋槳嚴重損毀
1.EP3從天而降
作為一支國土防空力量,我海空軍在很長一段時間都處於一種畸形發展階段——重視殲擊機發展,對地對海攻擊能力不足,更何況像電子偵察機、預警機這種體系戰中才會使用到的機種。即使到了2001年,我們的電子偵察機也依然發展緩慢,舉步維艱。
而迫降在陵水機場的這架美國海軍裝備的EP-3,是美軍電子偵察任務的主力,裝有數據鏈系統以及高運算能力的中央計算機、配備了尖端的電子信息攔截系統,它可以探測並追蹤雷達、無線電以及其他電子通訊信號。利用感測器、接受器和碟型衛星電線,可以在我專屬經濟區上空即對我沿海區域進行電子信息的監聽,據稱甚至可從740公里外的地方截獲雷達和其他通訊信號。
2001年4月1日,上午10點,在海軍航空兵機關工作的我接到立即到作戰指揮室召開緊急會議的通知。
司令部參謀長隨後通報:我南海艦隊航空兵的一架殲8II與美國的一架軍用偵察機發生了一起嚴重的撞機事故,我方飛行員失蹤,美方的飛機和飛行員迫降到海南的陵水機場。
迫降在陵水機場的EP3螺旋槳葉特寫
隨後,司令部、政治部、後勤技術部組成了近20人的聯合工作組,立即從海軍在北京的專用機場飛赴海南陵水軍用機場。平叔作為工作組的一員,也隨專機到達陵水軍用機場。一下飛機就看到停在機場跑道盡頭、被撞掉了鼻子的「EP-3」。當時根本沒有想到,這架飛機上蘊藏著那麼多秘密,包括世界頂級的電子偵察技術……
到達機場後,我們便開始了緊張的工作,問詢了我方唯一見證人、王偉的長機趙宇,詢問了當時還駐在陵水機場的美軍機長奧斯本,然後開始起草報告。
我們當時並不知道,這一事件已經引起世界關注,陵水機場被包圍在記者們的「長槍短炮」中。只有一條街道的陵水縣城所有旅館爆滿,平時5毛錢一碗的大米粥已經賣到30元錢一碗。
而當時的陵水機場內部招待所也早已住滿,上級工作組越來越多。記得那天晚上至少已經一點多了,我在我房間一邊與海南的蚊子大戰,一邊寫著向上級的彙報材料。招待所所長來找我,讓我把房間騰出來,給另外一個工作組的同志住。他怕我不高興,對我說:領導講,這個工作組都是專家,有軍隊的,也有地方的,他們是來研究那架美國飛機的,讓我克服一下。
我心裡有些不太舒服,一邊收拾東西,一邊心裡嘀咕:就那架破飛機,有什麼好研究的?該銷毀的人家早就銷毀完了。
在迫降之前,EP-3上究竟發生了什麼?
到達陵水後,我們工作組的其他同志分別對24名美軍機組人員進行了詢問,也到EP-3飛機上看了現場,可以說是一片狼籍,所有的電腦都被砸毀了。我們組裡的同志說:從撞機到降落在陵水機場,他們有充足的時間啟動緊急摧毀計劃,銷毀應該銷毀的一切。
後來,機長奧斯本的回憶錄證實了工作組的判斷:
2001年4月1日那天,我們與中國軍機碰撞後,殲八迅速墜落,EP-3也受到重創急速下墜。我透過播音系統呼叫「啟動緊急摧毀計劃,準備迫降」,並準備讓全體機員跳傘。
當時機艙內亂成一團,操作員與技術員各自忙著收拾自己的機密資料,然後由約翰.科默福德中尉收集起來放進機密盒。約翰也負責消除所有的機密數字資訊,然後他會依照迫降程序,用消防斧砸毀所有電腦。
程序表最後一項,是把機密資料盒和砸毀的電腦從右方艙門丟出去。偵察機已經飛到外海,機密盒丟出去後會沉到海中,所有書寫的機密資料都會很快溶解。
儘管奧斯本機長在回憶錄中有竭力吹噓自己,但這段描述應該是真實的。
獲釋的美方機組人員移交現場
2.我軍絕非一無所獲
在當時,包括我們工作組在內的許多人都認為:我們不可能從那架一遍狼籍的飛機上得到什麼了。但專家們可能不那麼認為,因為我們看到,他們的房間,幾乎夜夜都是燈火通明。
其實,在專家眼中,即便是被執行過「緊急摧毀計劃」的EP-3仍然是一座情報富礦。更何況,當時我們高估了美軍的素質,他們在一片慌亂中執行「緊急摧毀計劃」並不那麼徹底。
最近,美國爆料網站「The Intercept」根據一份在該事件發生後3個月由美國海軍和安全局共同完成的綜合報告,以及斯諾登於2013年獲得的文件,透露了這起事件的細節。
報道稱,在撞機事件發生後,儘管美國機組人員趕在EP-3落入中國人手中之前,執行了緊急銷毀程序,但中國獲取該機機密信息的可能性仍「高度存在」。據稱,在撞機發生後,機上乘員的處置顯得「手忙腳亂且不專業」。機組成員沒有使用適當的工具破壞裝備,舉動非常隨意。由於從未進行過緊急破壞訓練,結果他們只是在一時衝動之下,隨意決定哪些設備需要破壞。
「從撞擊發生到降落中國機場之間有40分鐘的時間,調查人員認為這足夠拋棄或者毀壞所有的敏感材料,但實際上並沒有可供利用的便捷方式或者標準程序能及時毀壞計算機、電子媒介以及硬碟」。
根據美軍「降落在敵方領土的緊急行動計劃」要求,應該撕碎或者丟棄敏感材料並使用斧頭破壞裝備,但並沒有描述應該如何做。由於機上並沒有粉碎機,「他們只能用手撕文件並將其散落到整個飛機,把記錄截獲數據的磁帶拉斷,希望中國人不能復原它們」。
更糟糕的是,該機只有一把用於逃生的消防斧,機組乘員發現斧子太鈍,無法有效地毀壞裝備。「他們只能把筆記本電腦扔到地板上然後用腳猛跺,或者拎起來用力砸桌子」,但「所有方法都不能確保中國人無法恢復其中的數據」。
任務組成員提及的手提箱,內部裝有大量機密材料
一名任務組成員說,有人遞給他一個「超級重的手提箱」,建議他拿箱子當鎚子用。按照美海軍和安全局的報告,這個手提箱可能是一個鋁製的「通信安全措施箱」,內藏導航員的密鑰材料。當他用這個箱子猛擊其他裝備時,「箱子突然彈開,關於該機的機密材料散落一地」。
報道還說,機組乘員設法通過應急艙門丟掉了部分密鑰材料、密碼本和兩個攜帶型電腦,但16個密鑰、其他的密碼本和攜帶型電腦以及用於處理信號情報的大型電腦仍然在飛機上。至於敏感的信號收集裝備,他們銷毀了顯示終端和控制系統,但沒有毀掉無線電接收機和信號處理器,「後者是整套系統最關鍵的部分」。該機還儲存有大量的秘語和數據裝置,它們用於在飛機和基地之間進行保密通信和數據傳輸,也未遭到物理破壞。
被機組人員破壞的筆記本電腦
調查者認為,該機最敏感的信息是從中國收集數據的任務分布情況。這些泄露的信息包括美方對中國的哪些數據感興趣,以及數據里的代號,這將有助於中國改進保密方法。據稱,在其中一個用於收集通信的系統中,任務乘員不小心遺留了一段錄音,包括45分鐘我海軍的加密通信以及完成破譯的通信內容。這將幫助中國了解美國的破譯能力。泄露的另外一項重要情報,是暴露美國具備收集、定位中國對潛通信系統信號的能力。
儘管調查人員最終確定這次情報損失並非災難性的,不會幫中國更好地利用美國的加密系統,但可能幫助解放軍發展反偵察手段。如果中國將類似設計融入自己的系統內,將使得美國在未來分析中國的通信變得更困難。
3.「我們的方向走反了」
我們在食堂吃飯的時候,會經常碰到專家組的人。大家熟悉後也免不了聊幾句。其中有一名專家來自空軍,我們都叫他尹總,從運七、圖-154開始,他研究中國的電子偵察機已經很多年了。他告訴我們:我軍的電子偵察走了很多彎路,與美國相比差距太大。
我問他:主要差距在哪裡?
旁邊一位專家把話接過去說:不是差距多大的問題,差距再大,還是在一個方向上。而我們現在是方向走反了。就像現在已經數字化了,你還去研究如何用磁帶和膠片去記錄情報信息一樣。
在我們相處的時間裡,專家們的臉一直是沉重的。
後來回到北京後,與尹總和其他專家們聚過一次,聊天時他們講,當時這架EP-3飛機安裝著世界上最先進的聲音自動識別系統,功能強大。美方曾專門邀請軍職和文職語言學家,對被偵察國家的語言進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才開發出了這一套獨特的電子監聽系統,只要截獲到對方的通話,這套系統就能立即識別出通話者的身份,尤其是領導人的身份,從而判斷出所搜集到的情報的價值到底有多大。
飛機上還裝有美國情報部門最先進的信號攔截器和「感測系統提高程序」。它是由美國頂級情報專家和電腦專家聯手設計的,把戰術通信、電子支援措施、特別信號處理及利用系統有機結合起來,可對搜集到的情報進行一條龍處理,可以大大提高偵察時截獲的電子通信信號的在機處理能力。
美海軍EP-3電子偵察機
後來,我從美前情報官詹姆士·巴姆福德推出的新著《秘密》一書中,也了解到這套聲音識別系統的存在。巴姆福德指出:「監聽員甚至可以說出被監聽者是否感冒了!」他還透露,安全局擁有大量被監聽者的資料,有時候,監聽員在監聽時,旁邊就放著這些被監聽者的照片。
書中還提到:EP-3通常在被偵察國家的領空邊緣飛行,收集其國土上各種無線電設備發射出的電子信號,如廣播、無線電台、電報、對講機、手機等等。EP-3的厲害之處還在於,可以通過長期監聽,來建立對方戰鬥機飛行員和指揮官的音頻資料庫,更可以通過這些資料來分析敵方作戰人員的指揮習慣、反應時間、處事方式甚至個人性格。
美軍正是靠著這套功能異常強大的系統,掌握了其他國家大量的絕密情報。美軍認為,這套系統其他國家並不清楚,在撞機事件之前,我軍當然也不清楚。所以,美軍偵察機在飛行時才那麼放肆。
據《華盛頓時報》稱,美軍方認為:如果不是王偉,中國軍方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都不可能知道這些秘密。五角大樓已經對由此造成的可能損失進行了評估,但他們現在不敢肯定的是,中國方面是否解開了這些文件的秘密,是否採取了相應的對策,在無線電和通信設備上安裝了過濾和干擾系統,挫敗美偵察機的監聽行動。美方一位官員憂心忡忡地表示:「毫無疑問,如果中國採取對策,今後收集中國的情報將更加困難。」
4.我們從EP-3上到底收穫了什麼?
我記得當時專家們告訴我們說:美軍電子偵察機發出的信號可以激活已關機的手機,並接收到被激活的手機發出的信號。於是當時部隊就做了規定:開會時盡量不帶手機,或者將其電池取出。
至於我們到底從EP-3上收穫了什麼?沒有一家權威的機構進行總結;即使是總結了,也屬於機密,不可能對外發布。我們只能根據一些公開的信息進行分析和判斷。平叔梳理出比較靠譜的分析和判斷,僅供參考:
一是了解並全盤掌握了全部美軍EP-3飛機信號頻率,搞清了接收器的操作波段和通信頻率。
二是了解了EP-3飛機的調諧器能夠跟蹤跳頻無線電頻率的變化,我方掌握了這些數據,就可設計出頻率超越這些調諧器的處理能力的無線電台,讓美方沒法截獲電子信號。
三是搞清了EP-3飛機的天線組及新式無線電台基本原理,破譯了其基本構造。
四是基本理清了美軍最新型抗干擾超高頻通信系統,由於當時美軍ARC-187系統取代了被認為過時的ARC-156系統,美國與盟友進行的通信有可能被中國掌握。
五是基本知道了EP-3同類最新發射源區域的範圍及功率大小,不同距離截獲目標不同物理特徵。據媒體稱,有中國工程師看了EP3偵察機後的某電路板,一下子搞清楚了原理,恍然大悟說:「搞了一輩子這個東西,就差這點東西。」
六是深入了解美軍飛機上各種雷達和信號採集設備的天線硬體,以及空間布局的設計,機身內各種布線,防止互相電磁干擾的方式。而獲取到這些情況,對於一架電子偵察機的總體設計來說是非常關鍵和寶貴的。
5.撞機17年後,中國電子偵察機大發展
有一個不容質疑的事實是:王偉犧牲17年來,中國的電子偵察機獲得了極大的發展。
上個世紀90年代末的時候,平叔曾經登上過海軍航空兵的運8偵察機,機上的裝備與後來我見到的EP-3相比較,只能用寒酸來形容。除了機鼻子上安裝了一個雷達包外,整個機艙空蕩蕩的,幾乎沒有什麼設備,就一台攝像機和照相機,還要人工操作。
但就是這架偵察機竟然利用低空飛行,躲過了美國的雷達,穿透了美國航母編隊的空中警戒線,拍攝下了美軍「獨立」號航母的照片,各方都興奮不已。平叔見過那些照片,包括甲板上活動的美軍都清清楚楚。但由於裝備的簡陋,這次成功的突破並沒有收集到更多的情報。
自2001年南海撞機事件之後17年,中國最新型電子偵察機已經登台亮相,在運-8和運-9型運輸機的基礎上改進發展了十多型特種作戰偵察機,提高了我國海軍航空兵的信息獲取能力,同時削弱了美日在本地區信息獲取能力的優勢地位。目前,這些特種飛機已經成為我國海空軍的空中力量倍增器。
我軍裝備的運-9JB電子偵察機
近年來,我電子偵察機不斷「飛」出去,2014年,就有消息稱,中國空軍運8電子戰機與日海自的EP3C互相侵入電子訊道,雙方軍官隔空對罵。可以預計:將來中國的空中電子偵察戰將成為常態。
我們要感謝王偉,17年前,是他在南中國海上的驚天一撞,為我國電子對抗技術的發展贏得了機會。
最後這張圖致81192:
南中國海,終將成為中國人的南海!
前段時間,中國海軍超過40艘先進戰艦在南海集結,浩浩蕩蕩的縱列陣型令人「印象深刻」。在中美撞機事件17年後,我們的海空力量已不可同日而語。
※真實的川島芳子長什麼模樣?這些「芳照」很讓人意外
※她和丁玲的母親結拜姐妹,不當將軍夫人偏嫁「磨豆腐的」
TAG:兵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