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烏龍茶焙火工藝特點介紹!

烏龍茶焙火工藝特點介紹!

烏龍茶焙火工藝特點介紹!

焙火,也有稱"烘焙"、"吃火"、"燉火",是烏龍茶加工過程中較為特殊的乾燥方法,工藝特點是烘乾的時間長。焙火的目的除去除多餘的水分,利於貯藏之外,主要目的是通過低溫慢焙形成烏龍茶特殊的香氣。用焙火技術乾燥生產最為典型的產品是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的烘焙特點是"高溫水焙"和"文火慢烤」。

高溫水焙也是我們常說的初烘,與其他茶的加工接近。初烘後,當茶葉在制品含水量達20%左右時,篩去碎末,簸去黃片,揀去梗朴,攤晾6~10小時。然後進行復焙(火),採用低溫慢烤的乾燥形式,溫度控制在90~110℃,時間1~2小時,烘至足干含水量為7%~8%.冷卻,整理後繼續烘焙,稱"吃火或燉火」,溫度控制在100~140℃,時間3~10小時,"吃火"後趁熱裝箱,從而形成武夷岩茶特有的"岩火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教你買茶 的精彩文章:

古樹單株以及古樹拼配純料的特點
手工紫砂壺與模具紫砂壺

TAG:教你買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