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不是大女主的你我,怎麼克服挫敗感?

不是大女主的你我,怎麼克服挫敗感?


之前看撒貝南主持的綜藝節目《放學別走》,00後喻言,作為一個擁有估值千萬的公司的CEO,語出驚人,怒懟成年人引起廣泛關注。






我這兩天又補看了《奇葩大會》,一個面容姣好的00後小姑娘說自己月薪10萬。馬東問,這麼多錢你怎麼花?答曰,就隨便花啊






我內心受到了連環暴擊之餘,忍不住的喟嘆,還真是江湖之大,能人輩出啊,大家都活得風生水起。

再焦慮的低頭看看自己。



一個心有不甘但普普通通的公司職員,想過為了理想每天努力向上,成為優秀的存在,但是總會撞到無形的天花板,反彈到地上。




就像《泰囧》里的徐朗一樣,心心念念就為一個授權,一路忍受千奇百怪的磨難結果發現離目標仍然遙遙無期,只能崩潰大喊「我不要了,我全砸了……」






這就是

人生瓶頸期

,每個人都想吶喊的台詞啊。




加班到10點做出來的PPT還是被否的時候,就破罐破摔地想,如果從一開始就接受自己是個平凡人,會不會活得輕鬆一些?




But,每當說完「算了算了,我認了」的第2天,爬起來除了感受到挫敗感之外,還是會有一絲不甘。

我如果一開始就接受這平凡人人設會不會好些呢?

可能會的,但再給我選,我還是不會一開始就接受。




既然不接受,索性就跟大家分享一下,

人生瓶頸期,我是如何硬著頭皮活下去的






 和老員工開會,總覺得格格不入




去年年底的時候,從上海轉調到北京工作。做決定、辦理手續、收拾行李、告別朋友,一個人處理完瑣碎的事情之後,發現原來生活永遠都是問題比解決方案多,還有很多問題在等著我。





我需要和一群平均年齡大我7歲的人一起工作。在這個團隊我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大家都覺得我是個小孩兒,沒人敢交給我一個完整的任務。




更因為這是一個初創團隊,大家都還在磨合期,沒有統一的步調,方向都是自己找。我每天上班的工作內容就是:??




1、想自己能幹些什麼?


2、開始干點什麼。






我的工作形式變成了,想到一個不錯的點子,就趕緊去實施,實施到一半,發現好像有另一個點子,又開始去想這個點子,腦子裡每天都點子不斷,但是輸出的交付物都是斷斷續續的拿不出手的殘次品。




沒有成就感之餘,也讓我焦慮的開始自我懷疑:

是不是確實是我的問題,是我太小了,我就是做不成什麼事兒




我開始每天給自己找資料輸入和學習,但是現狀依然沒有改變,反而更加沒有頭緒,像原地打轉的陀螺。




我一度特別害怕大Boss問我,「你有什麼產出」這句話,直到有一回開會,他盯著我的PPT看了很久之後,問我,「你這個PPT想給誰看」?我才發現了問題的癥結所在,我發現我沒有目標。




想出點子來也好,或者是大量輸入知識也好,都是漫無目的,散落成點的。沒有目的地,更不要提到達了。




這就像開會,我們坐在一起火熱朝天的討論一下午甚至更長,你一言我一句,我也熱烈的參與進去,提問、發表觀點、提建議,但總是感覺亂糟糟的,同事們也並沒有因為我積極的給建議就認可我。




現在想想,都是目的地的問題。




1、我自己是否有我想去的目的地;


2、整個團隊想去的目的地是哪兒;


3、兩者之間哪一部分是重合的。




當我想明白這些問題後,才能制定自己的工作計劃。







我剛來團隊,工作遇到困難,又覺得掣肘很多,每天晚上回家都在問自己,為什麼大家都否定我,認可我一句真的就這麼難嗎?為什麼都只針對我?憑什麼要這樣?





再回過頭來想這些問題,其中確實有一些實實在在的客觀困難,但還有一部分,只是因為自己沒有目標感而導致的應激反應。




外界戳我一下,我還一拳,踢我一下,我還一腿,全憑外界刺激我。好像我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反擊,要麼認慫。但或許還有第三個選擇,就是

當外界的某個刺激,對我來講並不是我去往必經之路上必須排除的那個難關,我為何不忽略它呢?




當我想明白我的目的地之後,我開始反思,年齡真的是我去往這條路上必經的難關嗎?




好像並不是。我沒必要一直去想這件事情,也不用為了證明自己如何厲害,就每天想多少點子出來。而是

沖著目標,聚焦一件事,蒙頭做事




當然,也不能像與世界為敵一樣閉門造車,而是想清楚自己要乾的事情,知道自己需要什麼資源,什麼輸入,羅列清楚,再去爭取拿到資源就好了。




事實就是,當我想明白我想要做什麼事情之後,大家並沒有質疑,更多的是支持。




所以一切都變簡單了,我們只需要知道,我有什麼?你需要什麼?哪些可以匹配?

去做自己能力範圍內的能滿足外界需求的事情就好了






 職場上受委屈,宣洩or忍受




我來北京後,有一段時間一度覺得80後和90後是不能正常交流的。我把所有在工作上溝通的失敗都歸結於兩個時代的人有代溝上。







總結一下我的心路歷程就是,剛開始覺得安排不合理,就生氣的忍受,默默委屈,但是忍受一次,就會有第2次,第3次,最後我實在無法忍受,直接爆發,但在外界看來就是,「她怎麼這樣啊,幹嘛脾氣這麼大,說爆發就爆發啊」。





再後來,想像自己是個戰士,一己肉身對待一切不公正,直接質疑,直接懟人。

但是,

直接質疑甚至懟人,並不能讓我解決眼前的問題

,我仍然需要和團隊的人溝通,需要繼續工作。




直到有一回,坐地鐵,無聊的時候翻到之前緩存的一部片子,其中有段情節是一個以理性著稱的記者去採訪,結果被採訪人打了一拳,當調停的人來之後,記者情緒激動,翻來覆去地說一句話,「他們憑什麼打人」……




我彷彿看到了自己,這多像我平常的溝通方式啊,質疑、宣洩,但是於事無補。我意識到

忍受和質疑都不是最好的方式之後,開始尋找新的方式






有一回,在分配任務的時候,我接到了很多奇奇怪怪的瑣碎事情,需要佔用我大量的工作時長,在我已經做好姿態準備質疑安排的時候,突然就記起那個片子。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想清楚我要表達的內容,我不滿意什麼?為什麼不滿意?我的思考是什麼?我計劃怎麼做?





當我心平氣和和大家對話時,反倒能夠得到我想要的結果。

我把這種溝通定義為我的邊界感。




我要定好與這個世界相處的規則,什麼是我能夠接受的,什麼是我不能夠接受的。當然這個過程需要雙方都妥協,彼此都讓步,但是我會努力去告訴世界我的邊界在哪裡。






 那些我眼裡覺得沒價值的事,都是坑




自我判斷力,是我離開一家公司後,除了錢,唯一能夠帶走的東西了。





很多文章鼓勵獨立思考,這一點我也十分認同,但是很多文章都沒說這麼做的風險,獨立思考有可能會讓你比「隨大流」的人犯更多的錯。






在工作中,我對這件事情感受頗深。




剛來新項目組,我不免自視甚高還帶著一些傲嬌情緒,一些邊緣工作,我覺得沒價值,索性就不做。等到與同事對接工作時,就會發現存在問題,配合不好。




雖然很多人都用經驗告訴我,你要去做那些「邊緣工作」,但是我的「自我判斷力」,選擇不做。很顯然我選錯了。選錯的結果就是

需要花更多的時間,重新撿起來做。




但錯的只是,我把這件事搞砸了。錯的不是我自己的判斷和選擇。這更不能證明大多數人的經驗絕對正確。




沒有誰不犯錯誤。




因為獨立思考已經被很多人所認可,我也沒必要說太多。

只是想說,就算犯錯,也要堅持






最後我要說的是,就算我按照以上3條準則做著事,不免仍然痛苦,也會多次覺得挫敗。





天地遼闊,星辰大海,

沒有什麼事情是必須在某個年齡段就要做好的

,一路打怪喝酒,這都是我們要經歷的珍貴人生。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余點的Queen主義 的精彩文章:

原來脫單有這麼多種方法!14個姑娘的真實經歷

TAG:余點的Queen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