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可以窮養孩子,但別把孩子養窮了

你可以窮養孩子,但別把孩子養窮了

無論貧富,我們傳遞給孩子的都應該是這樣一種信念:你的欲求很美好,你值得一切美好的事物。這樣,孩子在未來才能在精神和物質上雙重富有。


— 01 —

在知乎搜索關於「窮養」的信息,很多人都對這一說法「嗤之以鼻」,甚至說「誰再跟我提窮養就跟誰急」。

咪蒙的文章《男孩要窮養?你跟孩子多大仇啊》里的大明也很討厭「窮養」這一說法。

大明出生在小康之家,但他媽媽信奉窮養 ,所以對大明的物質生活嚴格控制。

從小,大明就只能穿堂哥剩下的舊衣服,甚至內褲;玩堂哥不要的玩具;蹭堂哥的零花錢;上大學後,只能看著別人用手機;生活費無法滿足日常開支,大明就只能去學校獻血換補貼……

這樣長大的大明,的確如媽媽所想,非常勤儉節約:即便月入4萬,但只要花一塊錢就心如刀割。

外出時 ,再渴也不捨得買一瓶礦泉水;吃自助餐不把自己吃到想吐絕不離開;老婆買一瓶400塊的面霜就罵罵咧咧;因為不捨得錢,跟同事也沒什麼交際,就連給父母買東西都要算計一番…

大明畢業後去了阿里巴巴工作,經過幾年的努力,月收入漲到了2萬多,後被上海一家公司以3萬月薪挖走。如果他當時能聽堂哥的勸告,把眼光放長遠一點,沒離開公司,那麼幾年後阿里巴巴上市時,他就能擁有千萬身家了。

再說2008年在上海買房時,如果他捨得買上海好地段1萬多的房子,現在肯定偷著樂了吧。不過他就想省錢,於是在老家買了8000多的房子,反正買了嘛,只是不能增值而已。

我覺得大明真是太悲劇了,一手好牌被華麗麗打爛的感覺。


近些年,「窮養」也一直被詬病,越來越多的人認為「窮養」會讓孩子變得不幸。

但我認為,造成這種結果並非「窮養」的錯,而是父母們根本沒明白什麼是「窮養」,就如大明媽,以為窮養就是節衣縮食 ,就是壓制慾望。

然而,真正的「窮養」絕非如此。正如教育專家孫雲曉所言:窮養應該是讓孩子多參加社會實踐和活動。

是的,只有通過各種實踐活動,才能讓孩子切身感受到生活的艱辛和不易,才能更好地培養他們的獨立能力和責任意識,這才是「窮養」的意義所在。

如果只是一味地節衣縮食,還總是告訴孩子:這個太貴了、那個買不起,這就等於是在孩子心裡播種貧窮的種子,只會讓孩子變得「心窮」。

心理學上有一個「太貴效應」:在孩子小的時候,如果父母和他說一百次「東西太貴了,家裡沒錢買」,那麼孩子的大腦里就會自動生出貧窮意識,一生都被困其中。

有句俗話「身窮窮一時,心窮窮三代」,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一個「心窮」的孩子,即便日後有錢了,也很難擺脫窮酸的桎梏。他們常常目光短淺,只看重眼前利益,輸不起也等不起。

就好像大明,即便如今他已經擁有了掙錢的能力,也不再像兒時那樣窘困,卻依然為金錢所困,活成了金錢的奴隸。

想起了《人民的名義》里的貪官趙德漢,他在被查到貪污時,說了這樣一句話:我們家祖祖輩輩都是農民,窮怕了。這些錢我一分都沒敢用。

可能吧,窮怕了,所以在面對金錢的誘惑時,就繳械投降了。大概是兒時窮困的經歷告訴他錢不能亂花,要省著,否則就沒了,所以,面對2.4億巨款時,他只敢看不敢用。

趙德漢的悲劇根源於他貧窮的心 ,這顆心讓他「嗜錢如命」,一生都被金錢所俘虜,大好前途也毀於一旦。

嗚呼哀哉!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小男孩和奶奶來到一個高檔小區,裡面有很多兒童遊樂設施,小男孩十分羨慕,兩眼放光地說:如果我們也能住在這裡就好了。奶奶聽後,哀嘆一句:這房子太貴了,可不是我們能住的。

頓時,小男孩明亮的眼神就黯淡了下來……

孩子奶奶說的可能是實情,他們的確買不起這樣的房子,可如果她告訴孩子 ,我們可以努力掙錢試試,這樣至少能讓孩子有一個向上的希望。

家庭經濟條件不好,對孩子物質上可能無法完全滿足,這本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因為家庭經濟條件不好,就給孩子傳遞這樣一種思想:我很窮,我不配擁有更好的東西,這無異於把孩子推向「貧窮」的深淵。

我以為 ,養育孩子時,物質上不富有並不是最大的問題,畢竟也不可能人人富有。只要孩子內心富足,長大了到社會上,一樣能活得豐盈快樂。

小艾就是一個被窮養大的姑娘。

不過,你一點也看不出她出身貧寒,她渾身上下都洋溢著一股樂觀向上的氣息,和誰都是笑呵呵的,周圍的人都很喜歡她。

雖然買不起名牌衣服,但總能把從小店淘來的衣服穿出別樣的氣質,可以說審美非常好了。

談到父母,小艾也總是一臉甜膩的微笑。她說媽媽是一個非常熱愛生活的人,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看到同學有漂亮的花裙子非常羨慕,於是媽媽就買來布料做出相似的款式,但總會弄出一些別出心裁的設計,看起來比原來的樣式更好看。

家裡雖然小,但媽媽總是收拾得很整潔,有時還會采來一些野花做裝飾,爸爸媽媽也相親相愛,小小的家裡處處充滿著溫馨,讓人心裡暖暖的。

小艾喜歡看書,可家裡買不起太多的書,於是媽媽就在周末帶她去縣城圖書館借些書回來。

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小艾 ,即便現在生活在大城市裡,也依然不怯場。她交往了一個男朋友,對方家裡經濟條件很好,但和男友在一起,小艾從不會自卑,不會覺得自己配不上他,去到男友家裡也是大大方方的。


精神分析心理學認為,童年的親子關係會內化成孩子的內在關係模式,從而決定孩子一生的性格命運。

打比方說,父母好比程序員,如果在孩子童年時期給孩子的潛意識裡編入了匱乏與沉重的代碼,那麼未來孩子帶著這種沉重感走進社會後,在潛意識的影響下,就會覺得自己配不上更好的工作,所以就會專門去找吃力不掙錢的活兒;也無法安心享受金錢帶來的快樂;有的還會喜歡囤東西卻又不用,直到東西壞掉或過期為止。

小時候,爸爸很喜歡在餐桌上和我們「憶苦思甜」,回憶他過往的苦難經歷。或許是聽多了,即便爸爸從未在金錢上苛刻過我,但我也很少向爸爸提各種不管合理還是不合理的物質要求。

上小學的時候,有一天,我的鉛筆用完了,可是我不想開口讓爸爸買新的 ,正好在座位底下撿到一隻鉛筆。為了不讓別人覺得我是拿了他們的筆,於是我用小刀把鉛筆表層颳得一乾二淨,好好的鉛筆也變得奇醜無比,雖然用起來有些膽戰心驚,卻有種說不出來的輕鬆感。

現在看了心理學的書,才明白了自己當時的心理。原來,爸爸的「憶苦思甜」教育,實際上傳達出了很多的負能量,讓我感到很沉重,導致我一跟爸爸提錢,就會受到這種沉重感的控制,覺得很壓抑。

但這並不意味著父母就要無限制地滿足孩子的各種需求。

要不要滿足孩子的需求,最主要的還是取決於父母的意願和能力。如果你有能力也願意滿足,那就痛快地滿足孩子;如果你沒能力或者不想滿足孩子,那就誠實地告訴孩子,是自己不願意滿足孩子,而不是他不值得擁有這樣東西。

孩子的慾望沒有對錯,你可以不滿足,但你應該尊重他的慾望,而不是去評判,去告訴他有這樣的需求是錯誤的。

無論貧富,我們傳遞給孩子的都應該是這樣一種信念:你的欲求很美好,你值得一切美好的事物。這樣,孩子在未來才能在精神和物質上雙重富有。

生活本就不易,再無端地給孩子製造匱乏感,讓孩子變得「心窮」,那就是在把孩子推往不幸的牢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超級媽媽 的精彩文章:

TAG:超級媽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