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會治療咳嗽,就一定是大醫!

學會治療咳嗽,就一定是大醫!

(註:這是結合熊繼柏個人經驗總結的)

一、咳嗽的辨治要領

主要有兩點:一辨外感、內傷;二辨咳嗽之兼證。

(一)辨外感、內傷

1.外感咳嗽

臨床的外感咳嗽主要有風寒、風熱、風燥三種。在辨風寒、風熱、風燥之前,首先必須確定是否是外感咳嗽。辨是否是外感咳嗽有兩個要點:第一,看咳嗽發病的時間長短,如發病時間為幾天或半個月,多為外感,若發病時間為半年、幾年,肯定屬內傷。第二,看有無表證,所謂表證,就是有惡寒發熱、鼻塞噴嚏、脈浮等癥狀。確定為外感咳嗽後,再辨是風寒、風熱或是風燥。

(1)風寒咳嗽

癥狀:除咳嗽,惡寒發熱、鼻塞噴嚏等表證外,必有寒的表現,如口不渴,咽喉癢,咳痰稀白,苔薄白,脈浮緊。

治療:輕者用止嗽散。「風寒初起,頭痛鼻塞,發熱惡寒而咳嗽者,用止嗽散,加荊芥、防風、蘇葉、生薑以散邪。」

若是風寒咳嗽重證,惡寒明顯,咳痰稀白而多,往往是外寒與內飲相結合,治以小青龍湯。若出現以下幾點就可使用小青龍湯:①咳嗽痰多;②痰色稀白;③惡寒明顯;④咳而嘔或喘;⑤舌苔白滑或白膩。

(2)風熱咳嗽

癥狀:仍有咳嗽,惡寒發熱、鼻塞噴嚏、脈浮等表證,但惡寒較輕,喉中癢而干,甚至咽痛,口渴,咳痰黃稠,舌苔薄黃,脈浮數。

治療:輕者用桑菊飲。若咳甚,則用止嗽散加連翹、蘆根、薄荷、枇杷葉。

(3)風燥咳嗽

癥狀:除咳嗽,惡寒發熱、鼻塞噴嚏等表證外,兼咽干,口乾,咳嗽痰少而粘或痰中帶血,或咳而無痰。

治療:方用桑杏湯。桑菊飲亦可,吳鞠通《溫病條辨》說:「感燥而咳者,桑菊飲主之。」

2.內傷咳嗽

內傷咳嗽的特點是:第一,發病時間長,半年以上,甚至多年;第二,無表證。也有內傷咳嗽因外感而誘發的,那僅僅是開始時稍有感冒癥狀。常見的內傷咳嗽有痰飲咳嗽、肝火咳嗽以及陰虛咳嗽三種。

(1)痰飲咳嗽

痰飲咳嗽主要是因痰飲作祟,稍受風寒或飲食不慎即可觸發,其最突出的特點是痰多。臨床可見兩證:一是痰濕(寒飲)咳嗽;一是痰熱咳嗽。

①痰濕(寒飲)咳嗽

癥狀:咳嗽多痰,痰白而稀, 胸悶,甚則氣喘,口不渴,背部畏冷,遇冷則咳甚,舌苔白膩或白滑,脈象濡滑。

治療: 方用二陳湯合三子養親湯。若寒飲較重,則用小青龍湯。

②痰熱咳嗽

癥狀:咳嗽多痰,痰色黃稠,甚或痰中帶血,胸悶,口乾,口苦,舌苔黃膩或黃滑,脈滑數。

治療:方用小陷胸湯或清金化痰湯。

(2)肝火咳嗽

癥狀:咳嗽而嗆,咳則連聲為特點,甚則咳血,或痰帶血絲,胸脅脹痛,煩熱口苦,面紅目赤。舌苔薄黃,脈弦數。

治療:方用黛蛤散合瀉白散。若出現咳血者,用咳血方治療。

(3)陰虛咳嗽

癥狀:乾咳無痰,或痰少而粘,口乾,咽干,鼻干,還兼手足心熱、午後煩熱等陰虛表現,舌紅少苔或無苔,脈細數。

治療: 方用沙參麥冬湯。「燥傷肺胃陰分,或熱或咳者,沙參麥冬湯主之。」若陰虛咳嗽而兼有氣虛癥狀者,用清燥救肺湯。

(二)辨咳嗽之兼證

《素問·咳論》指出:「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五臟六腑的疾病都可影響肺而引起咳嗽,肺咳亦可影響五臟六腑而出現不同的兼證表現。《素問·咳論》中講到了五臟六腑的咳,但臨床並不是五臟六腑都易發生咳嗽,常見的咳嗽是前8種。

1.肝咳

癥狀特點:咳則兩脅下痛,甚則不可以轉,轉則兩胠下滿。

胠即脅下,滿即脹。因肝之經脈佈於兩脅,肝氣失疏,故兩脅下脹痛。

治療:可在用治咳嗽的主方前提下,合用四逆散。朱丹溪論及治肝咳時說:「咳引脅痛,宜疏肝氣,用青皮、枳殼、香附、白芥子之類。」

2.腎咳

癥狀特點:咳則腰背相引而痛,甚則咳涎。

在中醫理論中,五液分屬五臟,其中涎屬脾,唾屬腎,咳涎究竟是腎咳還是脾咳?此處的涎是指稀白痰涎,若患者咳涎味淡,屬脾;若咳涎味咸,則屬腎,乃腎之水飲為患。

治療:輕者用苓甘五味姜辛湯,重者用麻黃附子細辛湯,真武湯。

(馮某,女,80歲,92年農曆3月就診。訴91年冬月患咳嗽,兼氣喘,已病5個月不愈,且愈咳愈劇,不能平卧,咳吐稀白痰涎,其味咸。小便頻數清長,咳時每有小便遺出,伴畏寒肢冷,兩足浮腫,腰背酸痛。舌淡苔白,脈沉細。用苓甘五味姜辛湯加益智仁、桑螵蛸、菟絲子,服藥10劑後,患者遺尿已止,咳嗽大減,已能平卧。繼以腎氣丸加五味子,再服15劑,患者痊癒。)

3.胃咳

癥狀特點:咳而嘔。

《素問·咳論》說咳嗽「皆聚於胃關於肺」,張仲景亦說咳嗽是因「形寒寒飲」,此二者均說明外受寒邪(傷肺)、內傷寒飲(傷胃)是咳嗽的病因,而傷肺、傷胃是咳嗽的結果。因此,除咳嗽外,常常可見嘔吐,小兒咳嗽更是如此。《素問·咳論》中還提到:「胃咳之狀,咳而嘔,嘔甚則長蟲出。」長蟲即蛔蟲,古代的衛生條件與現代相差很遠,當時的腸道蛔蟲很普遍,故嘔甚則長蟲出,而現代已很少見。

治療:一要治肺,二要治胃。方用蘇杏二陳湯。

4.膽咳

癥狀特點:咳嘔膽汁。即嘔吐苦水,兼口苦、苔黃膩。

治療:方用小柴胡湯或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柴芩溫膽湯亦可。

5.大腸咳

癥狀特點:咳而遺屎。多見於老人、虛人,因久病虛弱、年老體弱而元氣不固所致。

治療:治咳同時加赤石脂禹餘糧湯或桃花湯。

6.小腸咳

癥狀特點:咳而失氣。兼見虛弱,乏力,呼吸氣短,言語低微等氣虛下陷的表現。

治療:方用麥味益氣湯,即李東垣的補中益氣湯加麥冬、五味子。

7.膀胱咳

癥狀特點:咳而遺溺。常見於孕婦及產後,老人亦可見,因腎氣不固或膀胱氣化失司所致。

治療:根據患者的小便多與不多,暢與不暢辨清虛實用藥。若咳而遺溺,但小便不利,是膀胱氣化不利,方用春澤湯;若咳而遺溺,但小便量多,夜尿多,是腎氣不固,方用縮泉丸。(另·朱進忠經驗:咳嗽遺尿在《素問》中早有記載。它說:「腎咳不已,則膀胱受之,膀胱咳狀,咳而遺溺。」通過觀察發現本病多見於年老體弱和產後之婦女,除咳嗽遺尿外,往往兼有頭暈乏力,胸滿心煩,心悸氣短,脈弦滑無力等症,而無「咳則腰背相引而痛,甚則咳涎」之腎咳證。偶讀方隅所著《醫林繩墨》小便不禁條,云:「婦人咳嗽而溺出者,宜生脈散加當歸、白朮、柴胡、黃芩。」才始有所悟。再細讀《素問》:「久咳不已,則三焦受之,三焦咳狀,咳而腹滿,不欲食飲,此皆聚於胃,關於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腫氣逆也。」「少陽屬腎,腎上連肺,故將兩臟,三焦者,中瀆之府也,水道出焉,屬膀胱,是孤之府也」句,才使我茅塞頓開。乃擬:柴胡、當歸、白芍、麥冬、党參、五味子、半夏、陳皮、青皮、紫菀、黃芩各9克,方一首,作為心肺不足,三焦氣滯,郁而化火的方劑,試用於臨床常效如桴鼓。

病案:鄭某,女,30歲。產後兩個月來,咳嗽遺尿,久用中、西藥物治療無效。審其脈證,見其面色蒼白,言語無力,心悸氣短,胸滿心煩,口乾,脈虛而弦滑。綜其脈證,診為心肺不足,三焦氣滯,郁而化火,予上方2劑症減,6劑愈。久而久之,雖見效者甚多,然無效者亦不少。

例如:唐某,男,64歲。前醫屢用上方無效,詢治於朱老。審其脈證,除咳而遺尿外,肺與三焦之證不見,面色微黑,腰酸背痛,小腹憋脹,排尿不暢,時而尿熱尿痛,舌苔薄白,脈弦澀不調,尺脈反較寸脈為大。反覆思考,正如《素問》所述之腎咳,乃擬八味地黃丸加五味子、車前子、懷牛膝以培補腎氣,果然2劑症減輕,10劑愈。)

8.三焦咳

癥狀特點:咳而腹滿不欲食飲。乃三焦氣機滯塞所致,因脾胃為全身氣機升降的樞紐,故腹滿不欲食飲實為中焦脾胃運轉不利。

治療:應健脾胃、助消化、疏通中焦氣機,方用五味異功散加厚朴、三仙(神曲、山楂、炒麥芽)。(類似於保和丸治療的咳嗽,食積咳嗽)

9.脾咳

特點:咳嗽伴氣短,痰多稀白,兼食少體倦,四肢乏力,大便溏薄等,系脾肺氣虛的咳嗽。常用六君子湯加枳殼、桔梗。

10.肺咳

特點:咳而喘息有音,甚則唾血,並「煩心胸滿」。

由於寒邪閉阻肺氣,肺氣不得宣降則上逆而為咳為喘,甚則肺絡損傷而唾血。

① 肺咳外寒內飲,用宣肺散寒化飲法,小青龍湯。

② 肺咳而甚則唾血者,千金葦莖湯或桑杏湯。

11.心咳

特點:「咳則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狀,甚則咽腫喉痹」

治療:桔梗湯合涼膈散去硝黃,加黃連竹葉。

例:陳某,男,48歲,咳嗽月余,咳劇,咳時痰粘極不易出,其色黃稠,並見胸中悶脹,每咳則胸中疼痛,咽中熱痛,伴口苦,咽干,小便黃,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方用小陷胸湯合桔梗湯加杏仁貝母,十劑而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西匯通 的精彩文章:

恢復人體科學研究的意義重大,否則中醫危矣!
關於「氣」概念的諸多疑問解答!

TAG:中西匯通 |